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校组织开展了2020 年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关爱未成年人呵护祖国花朵
二、活动时间
2020 年 6 月集中宣传,从 7 月开始,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转为我校的常态化工作。
三、活动主要内容
(一)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未成年人社
区矫正特别规定;
(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防范交通事故、防火防灾、防
拐防电、防溺水等人身安全教育,以及预防网络沉迷、近视防治等教育活动;面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长,加强防治学生欺凌、防范性侵等教育活动。
四、开展主要活动
(一)开展公益宣传活动
宣传月期间,我校运用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解读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播放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教育片,制作、播放视频、漫画等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内容。
通过抖音、手机短视频等新技术新手段,采取线上直播、线上课堂等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结合“法律六进”“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三爱一践行”、暑期“亲子活动”“金秋助学”等活动,在学校、社区等未成年人集中场所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宣讲,向各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等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
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深度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条文,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三)开展未成年人自护教育活动
开展防范交通事故、防火防灾、防拐防电、防溺水等人身安全教育,以及预防网络沉迷、近视防治等教育活动。
面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长,加强防治学生欺凌、防范性侵等教育。
组织学生极参加“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儿童关爱保护法规政策宣传答题活动。
(四)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突出对弱势未成年人
群体的宣传教育
我校持续关注疫情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
成的影响,整合专业心理资源,对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家长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关爱服务。
着力加大对残疾未成年人、留守未成年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行未成年子女、感染艾滋病病毒未成年人、无监护状态未成年人等弱势未成年人群体的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及宣传教育,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注重思想引导,形成对弱势未成年人群体关爱保护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弱势未成年人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未保宣传月”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推进我县未成年人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校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推动“未保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
(二)统筹安排,形成合力。
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强信息交流,积极推广和报送本校未成年人保护的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三)创新形式,确保实效。
结合实际,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开展活动,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针对不同对象的特
点和需求,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为原则,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制定活动方案,注重采取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线上微课堂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线上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月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精心组织人员落实,确保了本次活动着实、有效、有序的开展。
在此期间我校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面向全体师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营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浓厚氛围。
学校围绕宣传周活动主题,举办了一次升旗仪式,召开了一次教职工大会,法制校长向全体老师讲解细读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及严峻性。
组织印发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致家长一封信》。
全校各中队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题队会,并出了一期主题板报。
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们更加牢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熟知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将其落实到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去全过程,悉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尊严。
让广大学生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措施。
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了法律法规的重要条款和精神,掌握了基本的维权渠道,培养了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会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次活动,将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从学校推广至全社会,动员社会力量关注未成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020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