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知识大全整理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知识大全整理

一、工资、薪金所得(一)税目范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计算公式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费用3500元(如果适用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则可每月减除费用4800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再减除税法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按规定缴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项目金额,以其余额按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元及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税率表(四)计算举例某事业单位职工李某2016年9月份应发工资为5600元。

其中职务工资为3300元,岗位津贴1000元,职务补贴600元,岗位补贴160元,保留津贴30元,劳保费20元,城市补贴60元,水电补贴20元,住房公积金410元。

当月单位扣缴住房公积金820元,养老保险80元,医疗保险60元,失业保险16元,工会会费15元。

计算当月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

【解析】当月李某可以税前扣除的费用合计为:每月定额扣除3500元+住房公积金410元+养老保险80元+医疗保险60元+失业保险16元=4066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5600-4066)=1534元,对应10%的税率。

当月应纳税款为1534×10%-105=48.4元。

中国公民李某2016年在我国境内每月工资为3000元,12月31日又一次性领取年终资金(兑现的绩效工资)24500元。

请计算李某取得该笔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析】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按12个月分摊后,每月的奖金=[24500-(3500-3000)]÷12=2000(元),根据工资、薪金所得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元。

该笔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4500-(3500-3000)]×10%-105=24000×10%-105=2295(元)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一)税目范围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二)税率表适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三)计算公式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四)计算举例假定某运输个体工商户,2016年度有关经营情况如下:(1)取得劳动收入100万元;(2)发生劳动成本55万元;(3)发生劳动税费3.3元;(4)发生业务招待费用3万元;(5)3月20日购买小货车一辆支出6万元;(6)共有雇员6人,人均月工资1200元;个体户老板每月领取工资5000元;(7)当年向某单位借入流动资金10万元,支付利息费用1.2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率为6.8%;(8)10月30日小货车在运输途中发生车祸被损坏,损失达5.2万元,次月取得保险公司的赔款3.5万元;(9)对外投资,分得股息3万元;(10)通过当地民政部门对边远地区捐款6万元;【解析】1、按规定业务招待费只能按实际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

按实际发生额计算扣除额=3×60%=1.8(万元);按收入计算扣除限额=100×5‰=0.5(万元);按规定只能扣除0.5万元。

2、购买小货车的费用6万元应作固定资产处理,不能直接扣除。

本题中可按4年年限折旧(不考虑残值)计算扣除。

应扣除的折旧费用=6÷4÷12×7=0.875(万元)。

3、雇员工资可按实际数扣除,但雇主工资每月只能扣除3500元,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雇主工资费用扣除额=0.35×12=4.2(万元)。

4、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费用按同期银行的利率计算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利息费用扣除限额=10×6.8%=0.68(万元)5、小货车损失有赔偿的部分不能扣除。

小货车损失应扣除额=5.2-3.5=1.7(万元)。

6、对外投资分回的股息3万元,应按股息项目单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能并入营运的应纳税所得税一并计算纳税。

分回股息应纳个人所得税=3×20%=0.6(万元)。

7、对边远山区的捐赠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可以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8、该个体工商户2014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1)应纳税所得额=100-55-3.3-0.5-0.875-(0.12×6×12)-4.2-0.68-1.7=25.105(万元);(2)公益、救济捐赠扣除限额=25.105×30%=7.5315(元),实际捐赠金额6万元小于扣除7.5315万元,可按实际捐赠额6万元扣除;(3)2014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5.105-6)×35%-1.475+0.6=5.81175(万元);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一)税目范围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二)税率表税率表《适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三)计算公式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个人全年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3500元×12)×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计算举例范某2016年承包某商店,承包期限1年,取得承包经营所得47000元。

此外,范某还按月从商店领取工资,每月2500元。

计算范某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解析】1.每月领取的工资要并入所得,同时按税法规定每月可以减除3500元必要费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47000+12×2500-12×3500=35000(元);适用2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3750元。

2.全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5000×20%-3750=3250(元)四、劳务报酬所得(一)税目范围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税率表三:(三)计算公式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四)计算举例万某受某出版社委托,将某一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出版。

翻译工作完成后,出版社付给万某5000元报酬,万某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解析】万某非出版社员工,受托翻译作品行为属劳务报酬所得,收入额5000乘以(1-20%)为应纳税所得额=4000元,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万某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1-20%)×20%=800(元)。

演员王某某次受邀参加演出获得表演收入30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多少元?【解析】收入额30000乘以(1-20%)为应纳税所得额=24000元,应纳税所得超过20000元加5成征收,适用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

演员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为30000×(1-20%)×30%-2000=5200(元)。

五、稿酬所得(一)税目范围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合并为一次征税。

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的稿酬,则可以分别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分次征税。

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得为一次。

连载之后又出书取得稿酬的,或先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税。

作者去世后,对取得其遗作稿酬的个人,按稿酬所得征税。

(二)计算公式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减征3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三)计算举例某作家的长篇小说由出版社出版,按合同约定,出版社向作家预付稿酬5000元,作品出版后再付稿酬15000元;当年该作家还授权某晚报连载该小说,历时2个月,每天支付稿酬180元,共获得稿酬10800元。

该作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解析】出版和连载,分别作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出版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5000)×(1-20%)×20%×(1-30%)=2240(元)连载应纳个人所得税=10800×(1-20%)×20%×(1-30%)=1209.6(元)合计应纳稿酬所得个人所得税3449.6(元)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一)税目范围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1.根据税法规定,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故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赔款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

3.2002年5月1日起,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