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小学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方案为贯彻落实学校行政会关于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打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不断美化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内容及目标1、范围:主要包括教室、清洁区、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各功能室、教师宿命楼道、厕所。
2、整治目标: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文明意识,保持校园的卫生持久整洁,初步养成人人参与卫生管理的习惯。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肖华副组长:向其平成员:廖昌林马庭华柏开娥宋北平鲁霞各年级成立相应的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组长为年级负责人,成员为各班主任。
2、领导及教职工职责划分:(1)副校级领导负责蹲点处室的卫生工作。
(2)年级负责人负责所包年级的卫生工作。
(3)各班班主任负责安排、搞好本班教室、清洁区的清洁卫生工作。
(4)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及各功能室管理人员负责本室清洁卫生的打扫和保洁。
三、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境卫生“脸面”意识。
学校班子思想要统一,要把环境卫生整治,上升到“脸面工程”的高度,利用集会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少先队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多角度的宣传,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做到垃圾入篓,提醒和制止乱扔垃圾的行为。
倡“弯腰精神”,随时拾起地面上的零星垃圾,确保地面的干净。
同时,小买部购买的零食只能在小买部附近或教室内吃,不得在大厅、楼道、走廊、操场或功能室边走边吃;在校园外购买的粉、麻辣烫等不得带入校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为净化、美化校园做出努力。
2、落实责任到位。
学校将校园各区域划分到人,由责任人负责区域内的环境卫生。
其中,教室、清洁区责任人为各班主任;年级办公室责任人为办公室主任;会议室、各功能室责任人为相关管理责任人;教师宿舍楼道责任人为楼长;厕所责任人为学校门卫。
学校将对教室、办公室、清洁区、楼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要求提出硬性标准(附后)。
各班主任要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学校环境卫生标准,并将班级责任区细化后,由班级学生干部轮流管理,确保落实到人。
3、坚持“周一大扫除”和常规打扫制度。
每周周一放学后学校实行大扫除制度,各班级、办公室、功能室等要按照卫生管理的各项标准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彻底清扫,清除卫生死角。
各教室由少先队值日生进行考核打分,确定“最清洁”、“清洁”和“不清洁”三个等次;各办公室、功能室由校办、政教处检查评比。
平时各班级对教室、清洁区每天坚持早、中、晚“三扫”,并做好保洁。
保洁时,要求班级清洁值日生必须携带卫生工具。
各办公室、功能室每天要在第一节课前做好清洁整理。
4、坚持常规检查与重点抽查制度。
(1)常规检查:每天早上、中午校园飞歌时间和放学整理后,由少先队组织学生干部集中对教室、清洁区进行卫生常规检查。
晚上检查时,各班教室不得上锁,重点检查教室地面、门窗、桌凳摆放、讲台、黑板、卫生用具摆放等。
少先队每日要将检查结果在黑板上及时公布,并计入班级量化管理,同时结合学生行规考核得分情况,每周颁发一次流动红旗。
分管年级领导每天至少一次要对所管年级及对口处室办公室进行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重点抽查:值日领导、值日老师和政教处同志要对教室、清洁区卫生进行重点抽查,每次抽查时只抽查一个年级,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将抽查结果计入值班记载,每周汇总公布,要彻底消灭校园脏、乱、差。
5、加强奖励和处罚力度。
具体办法如下:(1)各班要设置表扬栏、批评角,及时曝光班级不良的卫生行为,并坚持一周一次评比制度,每周开展“保洁卫士”、“劳动之星”等评选活动,实行班级奖励,强化学生的文明卫生意识。
(2)班主任津贴实行每月按时发放制度,从班主任津贴总数拿出1000元津贴作为环境卫生管理专项津贴实行考核发放,拉开差距,奖罚分明。
(3)每月在学校环境卫生抽查中,被学校值日领导、政教处督查存在问题四次以上的班级,期末“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学生表彰比率降2%,优秀班主任评先中将一票否决。
(4)实行责任追究制。
学校环境卫生领导小组每周不定期抽查校园环境卫生状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追查到人,对卫生状况“不合格”等次的,追究责任区班主任和区域内当天值日老师的责任,每次从当月安全奖中扣除20元。
(5)校园环境卫生在市教育局、郢中教育办的日常检查中,发现环境卫生存在问题,并被上级领导部门通报批评,给学校形象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的,学校将严肃追究责任区相关班主任、区域内值日老师、当天值日领导和政教处负责人的责任。
凡被市教育局通报批评的一律扣50元,被教育办通报批评的一律扣30元。
四、整治步骤:第一阶段:宣传发动(4.18-4.22)宣传教育,统一思想,拟定方案,划分清洁区。
第二阶段:检查整改(4.25-4.29)查找环卫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5.2-6.24)检查评估,落实奖罚措施。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6.27-6.30)召开班主任会,交流典型做法,总结先进经验。
小学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根据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川东北宜居业中等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城乡环境综合“进学校”,充分发挥我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表率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决策和省、市、县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部署为指导,以建设安全和谐美好校园为目标,发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以整治脏乱差,净化、绿化、美化为内容,以建管并重,标本兼治为原则,使我校环境面貌得到根本改变,从而推进带河小学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学校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坚持治理与管理相结合,整治与教育相结合,以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为重点,创建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的校园。
使我校脏乱差得到全面的治理,安全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师生文明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校园更加优美和谐,学校综合环境治理达到“净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1.创建整洁优美校园实现校园洁净卫生。
保持校园清洁,不出现痰迹、烟头、纸屑、果皮等,生活服务区基本做到无蝇、无鼠、无蟑、无蛛网、无尘、无污物、无异味、无乱写乱画等。
做到整齐规范。
杜绝车辆乱停、物品乱放、摊点乱摆、广告乱贴、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学生食堂生产加工流程规范有序,师生宿舍、办公室、实验室、保管室、小卖铺等物品摆放整齐。
达到环境宜人。
积极绿化、美化校园,营造自然优美、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环境。
2.创建节约环保校园节约能源资源。
树立节约观念,养成节约的习惯,推广节能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加强节能管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
保护校园环境。
增强环保意识,使用环保材料,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净化学习、生活空间。
3.创造文明和谐校园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预案,开展防灾救灾演练,建立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提升文明素养。
进一步倡导“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严格遵守《学生守则》,树立文明新风,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环保意识。
营造和谐氛围。
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师生员工意愿,以师生满意为目标,建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干部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工作机构(一)领导小组带河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冯柏成副组长:莫永东、陈波、周国春成员:李翼、龚伟、冯飚、胡友升、陈明、杨爱国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1)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挥;2)副组长陈波负责具体管理;副组长莫永东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副组长周国春负责一村村校的综合治理。
3)小组成员负责相关方面的工作,相互配合完成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搞好指定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二)工作小组为了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落到实处,成了了以下工作小组: 1.带河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办公室主任:陈波副主任:周国春成员:陈明、各办公室人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带河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日常事务。
2.带河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督查小组组长:冯柏成副组长:莫永东成员:李翼、龚伟、胡友升、冯飚职责: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阶段督促检查、纪律追究,促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正常地开展。
四、活动内容1.治理校园脏乱差建立健全学校环境卫生清扫制度,实行定人、定点、定时、定质量,分片包干,责任到位确保校园整洁达标。
2.治理学校食堂餐厅、宿舍环境卫生进一步建立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堂加工操作制度、学生就餐管理制度、学校小卖铺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等,确保校园食堂餐厅和生活服务器具洁净卫生,达到规定标准。
3.治理校园环境秩序加强校园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校内杜绝车辆乱停、物品乱放、摊点乱摆、广告乱贴、房屋乱建、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确保校园环境秩序规范整齐。
4.治理校园安全隐患认真组织排查安全隐患,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开展一些演练,建立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文明、安全、和谐校园。
5.进一步开展文明礼仪卫生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将文明礼仪、卫生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活动中,举办文明卫生教育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公德意识、卫生意识、责任意识。
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文明卫生主题活动,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将综合治理活动深入到教育活动中去,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活动步骤(一)暑假前(6月底前):制定活动方案,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重点整治脏乱差;(二)暑假中7——8月):进行全面的整治,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建设;(三)开学后(9月):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巩固成果,完善措施,形成文明校园的长效机制。
六、主要措施办法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部署上来,有助于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2.分工负责,明确职责,狠抓落实;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按照方案认真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陈波同志负责实行旬报制度,按时报告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报送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等信息,上报电子邮箱:ysjw539@16。
3.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校教育的规律与特点,针对不同的现状开展好活动。
坚持校园环境与文明素养教育相结合,创建整洁优美文明校园与建设良好育人环境相结合,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加强自我管理和建立专业队伍相结合,校园环境治理与“小手拉大手”相结合,集体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