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示范基地工作报告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及承担单位:xx年,在贵州省烟草公司的组织指导下,毕节地区烟草公司联合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向国家局申报“毕节地区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获国家局批准立项(国烟科〔xx〕371号),xx年6月签订了项目合同,合同号为110xx01012。
项目实施时间为xx年至xx年。
项目承担单位为毕节地区烟草公司、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贵州省烟科所)。
协助单位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贵州中烟工业公司(黄果树烟草集团)、湖南中烟工业公司(白沙烟草集团)、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厦门卷烟厂)。
(二)目的和意义:中国从九十年代开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探索,特别是 1992年实行 * 市场经济体制,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各地萌生。
农业示范园区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成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
在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国家局于xx年开始建设烤烟科技示范园区,到xx年为止,共批准立项了三批共十家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
姜成康局长在全国烟草科技大会上指出:要把烟草行业建设成创新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走自主创新道路;国家局制定的《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明确了烟草中长期科技任务是“围绕中式卷烟发展需要,推动烟草育种、烟叶原料、卷烟调香、特色工艺、减害降焦、技术装备、循环经济、数字烟草等8个重点领域的整体进步,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项目,正是围绕姜成康局长和《纲要》的要求,搭建科技平台,整合科研、工业企业及烟草商业各方技术力量,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中式卷烟对原料需求为目标,以特色烟叶生产、现代烟草农业为重点工程,在生产组织方式、烟草品种、烟叶原料、特色技术、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种烟效益,促进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毕节地区是烤烟生产大区,常年种植烤烟面积70万亩,烟叶产量185万担左右,是国内十多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之一,烤烟在农村 * 中占重要地位,是农村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节地区是 * * 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提出经 * 批准建立的“生态建设、开发扶贫”试验区,在毕节地区开展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有利于开发毕节烟叶特色、稳定烟叶规模、提高烟叶质量、提高山区农民种烟效益,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进程,对毕节试验区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以及 * 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1、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核心区开展特色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烟叶质量区划研究,烟地连作障碍因素及对策措施研究,农业降焦减害技术研究,特色烟叶工业验证及质量改进路线研究等。
2、技术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
在示范区将引进和自主创新的生产技术进一步验证,并进行组装集成、生产示范。
3、优质烟叶规模化生产。
在辐射区将深化研究和示范集成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高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辐射带动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4、围绕中式卷烟和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质量的要求,深入挖掘产区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完善配套技术,进行基地烟叶的特色定位、区域定位和技术定位。
5、建立生产管理机制、科技支撑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市场开拓机制、经营管理机制、风险保障机制等六大机制。
(四)经济技术指标1、建立完善的提高烟叶质量的生产技术体系,并全面推广,推广应用率达到85%以上。
2、毕节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自主配套资金完成基本烟田规划60万亩,烟水配套60万亩,新(改)建密集型烤房2万座以上;3、毕节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烟叶平均亩产量提高到130公斤,平均亩产值提高到1375元;4、完成科技示范基地三级园区技术创新、发展体系和六大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基地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培训教育和增收增效功能,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示范带动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
5、在基地产区生产质量稳定、特色鲜明的优质烟叶,完成区域定位,完善配套技术,满足中式卷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
(五)指导思想及技术路线:紧扣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题,以国家局烟叶方针为指导,以“生态、质量、安全、效益”为原则,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基地单元建设为抓手、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通过烤烟生产技术的引进、筛选、集成、推广,研究解决影响毕节烟叶质量的关键技术,提高烟叶质量,提高卷烟原料保障能力,推进毕节烟草商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路线:搜集基层、科技院所、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原料信息、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信息,结合本地区烤烟生产发展规划及存在问题,筛选项目,开展试验示范,进行技术的组装集成及示范推广,打造毕节烟叶特色,提高毕节烟草商业烟叶市场竞争力。
项目实施四年来,在贵州省烟草公司和毕节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围绕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以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研究、开发、集成、推广为主线,认真组织实施,在技术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任务,取得了以下成绩: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由试点向整县推进发展,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完成了烟叶特色定位、区域定位和技术定位研究,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卷烟原料保障能力得到提升,烟农收入、财政收入、企业效益持续增长,烟草产业稳步发展,为地方经济和 * 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项目实施期间,得到了国家局领导和科技司以及贵州省烟草公司的关心和支持,姜成康局长xx年到毕节调研,何泽华副局长、潘家华组长、张玉征经理多次到毕节调研,充分肯定了毕节地区烟草商业在两烟生产经营、现代烟草农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工作。
贵州省公司陈卫东局长(经理)、杨俊副局长、李智勇副经理多次到毕节检查、调研工作,省局(公司)科技处、烟叶处、监测站等相关部门长期到基层指导工作,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条件。
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二、工作开展情况(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职责明确,运行有效为了保障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之初,我们与技术依托单位分别拟发了建立项目组织机构文件(毕地烟生[xx]82号、中烟西南站[xx]4号),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小组、专家顾问组及执行小组,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1、成立领导小组。
毕节地区公司成立了以 * 为组长,分管副经理为副组长、各县(市)分公司一把手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
技术依托单位成立以站长李继新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基地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落实国家局有关政策和省局配套政策,指导基地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实施督促检查。
2、成立技术小组。
毕节地区公司成立以分管副经理为组长的基地技术小组。
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成立以副站长陈尧为组长的技术小组,共同制定基地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及研究课题试验、示范方案,负责烟叶样品土壤样品的收集送检,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应用,负责技术人员和烟农的培训。
做好基地建设中综合标准体系撰写、技术资料的收集、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的撰写。
3、组建专家顾问组。
组建以唐远驹为组长、毛学军、李志宏、李继新、韩晓红为成员的项目顾问组,负责基地技术咨询,相关项目的论证、评审和考核工作。
4、成立执行小组。
由地区公司技术中心、生产收购科、各县(市)分管生产副经理组成基地执行小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各项工作。
5、成立工作小组。
县(市)分公司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县(市)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执行上级的有关政策,落实下达的任务。
各县(市)分公司的分管副经理具体负责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技术推广站人员负责具体落实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承担科技试验、示范工作,开展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烟叶站明确站长负责示范区人员、土地、物资、技术的落实,辐射带动全区的大面积生产。
(二)加强协作与沟通,建立良好的科工研协作机制毕节地区烟草公司与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贵州省烟科所)一向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项目启动后,双方及时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xx年以来,西南农业试验站每年派出专人长期驻点。
四年共派科技人员15名,常年驻点人员9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名,中级技术人员6名,累计在基地上工作3659天。
试验站与地区烟草公司共同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及技术研发,四年来双方合作开展了烤烟品种韭菜坪2号系统选育、烟叶质量区划、毕节地区烟草种植区划、密集型烤房推广应用、烤烟托盘育苗技术开发与应用、连作烟地障碍因子研究与应用、贵州省烟草病虫害监控技术与防控体系、西南部分烟区特色烟叶研究与开发等10多个项目,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上海烟草集团、贵州、湖南、安徽、广东等卷烟工业企业在贵州烟叶基地的技术依托单位,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为毕节地区烟草商业与卷烟工业企业搭建了技术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在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等方面密切协作,发挥了工业主导、科技主力、商业主体的作用,为深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卷烟原料保障能力、建立品牌导向型基地提供了条件。
项目立项后,地区烟草公司与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及时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安排部署项目工作任务,邀请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南、贵州、江苏、浙江等中烟工业公司相关人员以及中国土壤与环境研究所、贵州大学、中国农科院烟草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共同讨论基地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分工、明确目标任务。
以后每年都召开项目年度会议,及时总结及安排项目工作任务。
xx年,毕节地区烟草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农科院烟草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展项目,与湖北中烟黄鹤楼原料研究所共建技术中心,与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广东中烟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与湖南中烟实施威宁基地单元新农村建设,科工商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毕节地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三)深入基地调研,明确研究目标、科学制订方案为了找出毕节烤烟生产上存在的关键问题,项目组对烟区生产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了解烤烟生产环节工作及烟叶质量,认为毕节烤烟生产存在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烟叶特色定位不明确、特色彰显不够、烤烟品种单一、上部烟叶质量不高、春旱较为严重、烟地连作问题突出等6个关键技术问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规模小、组织方式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到位率、种烟效益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