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气象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指挥中心大数据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气象指挥中心信息化设计方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X月目录目录 (2)第1章项目总论 (7)1.1 概述 (7)1.2 建设内容 (7)1.3 建设原则 (8)1.4 建设目标 (9)1.5 建设依据 (9)第2章气象指挥中心显示系统 (12)2.1 液晶拼接屏显示系统 (13)2.1.1 系统特点 (13)2.1.2 系统组成 (15)2.1.3 系统功能 (15)2.2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 (18)2.2.1 系统特点 (18)2.2.2 系统结构 (19)2.2.3 系统功能 (21)2.2.4 显示墙应用管理系统软件 (23)2.3 工程实施准备及环境设计 (24)2.3.1 供电设计 (24)2.3.2 空调设计 (25)2.3.3 温湿度设计 (26)2.3.4 灯光设计 (27)2.3.5 装修设计 (27)2.3.6 设备维修通道与地面设计 (28)2.3.7 承重设计 (28)2.3.8 防尘设计 (29)2.3.9 接地设计 (29)2.3.10 消防设计 (30)2.3.11 机械冲击和振动设计 (30)2.3.12 磁场设计 (30)2.3.13 综合布线设计 (30)2.3.14 墙体安装固定设计 (31)2.3.15 复合视频信号接口设计 (31)2.3.16 电脑信号接口设计 (31)2.3.17 设备数据配置 (31)2.4 气象指挥中心LED显示系统 (32)2.4.1 系统结构 (32)第3章气象指挥中心设计方案 (34)3.1 位置 (34)3.2 VCP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功能 (34)3.3 IBD交互数字平台 (35)3.3.1 专业大屏幕显示 (35)3.3.3 交互数字图板 (36)3.3.4 友好的人机界面 (37)3.3.5 多功能一体化 (37)3.3.6 网络投影 (38)3.3.7 会议纪要 (38)3.3.8 远程交互数据共享功能 (39)第4章网络基础建设 (44)4.1 中心网络基础 (44)4.1.1 概述 (44)4.1.2 建设原则 (44)4.1.3 系统架构描述 (46)4.1.4 计算机网络描述 (48)4.1.5 终端层设备描述 (49)4.1.6 应用层服务器描述 (49)4.1.7 数据库存储层服务器描述 (49)第5章可视化分布式综合管控平台 (50)5.1 本案项目需求和建设目标 (52)5.2 项目需求: (52)5.3 气象指挥中心建设目标: (52)5.4 气象指挥中心建设目标: (55)5.5 项目方案详细阐述 (61)5.6 用户操作界面 (69)5.7 选型产品详细资料 (73)5.8 调试及售后服务方案 (82)5.9 系统集成 (85)5.9.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85)5.9.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100)5.9.3 项目成果交付 (114)5.9.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117)5.9.5 项目服务承诺 (124)第6章消防系统建设 (130)第7章气象指挥中心装修 (136)7.1 总体装修设计 (136)7.1.1 装修原则 (136)7.2 供配电及UPS系统 (138)7.2.1 供配电建设总设计 (138)7.2.2 UPS (139)7.2.3 线路的布线方式 (140)7.2.4 照明系统 (141)7.3 空调系统及新风系统 (144)7.3.1 总体指标 (144)7.3.2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144)7.4 综合布线 (145)7.4.2 布线系统原则与依据 (145)7.4.3 工程内容 (147)7.5 防雷接地系统 (148)7.5.1 防雷系统 (148)7.5.2 接地系统 (148)7.6 机房环境监控子系统 (150)7.6.1 系统概述 (150)7.6.2 系统组成及功能 (151)7.6.3 系统结构 (154)7.7 消防子系统 (155)7.7.1 机房气体消防子系统 (155)7.8 系统集成 (157)7.8.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157)7.8.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172)7.8.3 项目成果交付 (186)7.8.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189)7.8.5 项目服务承诺 (196)7.9 指挥大厅等的桌椅 (201)7.10 其他相关建设考虑 (201)第8章施工组织方案 (202)8.1 项目概述 (202)8.2 项目设计依据 (203)8.2.1 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203)8.2.2 编制范围及内容 (203)8.2.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205)8.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07)8.4 工程实施组织计划 (208)8.4.1 工程进度安排 (208)8.4.2 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209)8.4.3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10)8.4.4 项目管理机制 (215)8.4.5 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215)8.4.6 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216)8.4.7 工程施工准备 (217)8.4.8 材料组织与管理 (220)8.5 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221)8.5.1 组织工作管理 (221)8.5.2 进度控制管理 (222)8.5.3 项目实施管理 (222)8.5.4 风险管理 (222)8.5.5 质量控制管理 (223)8.5.6 项目文档管理 (224)8.5.7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224)8.5.8 质量检验及不合格品的控制 (234)8.6 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236)8.6.2 项目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 (236)8.6.3 安全保证计划 (239)8.6.4 安全教育措施 (240)8.6.5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 (241)8.6.6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 (241)8.6.7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241)8.6.8 安全标志牌 (242)8.6.9 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处理 (242)8.6.10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44)8.6.11 防火措施 (246)8.7 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248)8.7.1 文明施工 (248)8.7.2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252)8.7.3 环保措施 (253)8.7.4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254)8.8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54)8.8.1 进度要求 (254)8.8.2 工期要求 (255)8.8.3 施工进度控制 (255)8.8.4 确保工期的措施 (259)8.9 施工中协调配合 (269)8.9.1 配合管理的内容 (269)8.9.2 工程配合管理 (272)8.9.3 总包配合管理承诺 (274)8.9.4 分包管理承诺 (275)8.9.5 各系统施工工序之间的协调和时间表 (276)8.10 成品保护措施 (277)8.10.1 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277)8.10.2 原材料保护措施 (277)8.10.3 施工前成品保护准备工作 (278)8.10.4 安装工程主要工序成品保护措施 (279)8.10.5 成品保护措施制度 (280)8.11 施工设计方案 (283)8.11.1 综合布线系统 (283)8.11.2 多媒体发布系统 (336)8.11.3 楼宇自控系统 (355)8.11.4 门禁系统 (369)8.11.5 视频监控系统 (378)8.11.6 无线对讲系统 (402)8.11.7 智能照明系统 (410)8.12 售后服务方案 (424)8.12.1 试运行及质保 (424)8.12.2 保修期外的服务方案 (424)8.12.3 售后服务方案 (427)8.12.4 售后服务承诺 (431)8.13 培训方案 (436)8.13.2 培训目的 (437)8.13.3 培训方式 (437)8.13.4 培训地点 (438)8.13.5 培训课程 (438)8.13.6 培训资料 (439)8.13.7 培训考核 (440)8.13.8 培训效果评估 (440)第1章项目总论1.1概述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增长,信息的可视化需求也急剧扩大,同时高端可视化的实现难度也越来越高。

单台显示设备所能显示的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一些监控中心、指挥中心、调度中心等重要场所,大屏幕背投拼接显示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可视化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系统。

具体表现在:1. 视讯设备从标准清晰度向高清晰度迈进,视讯内容也开始跨入数字高清时代;2. 网络技术飞跃发展,从百兆网到千兆网、万兆网,传输速度迅猛增高,传输信息量也随之呈几何级增长;3. 特别是在以上各种高清信息要求可视化管理和大量信息要求集中显示时,例如几十个视频信号和若干路超高分辨率计算机信息需要在一个系统平台下同时显示时,传统的显示方法和设备已经完全不能胜任。

以上技术要求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制造行业。

其突出特点是:显示面积大。

积木式拼接,可达几十、几百平方米,甚至更大;分辨率高、清晰度高。

理论上可以随着拼接规模增大而不断累加;1.2建设内容气象指挥中心建设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气象指挥中心装修气象指挥中心装修包括天花、墙面及隔断、地面、门窗、供电及UPS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综合布线、消防等内容。

2.气象指挥中心显示系统本期显示系统包括DLP大屏显示、LED显示系统、信息发布室LCD显示系统。

3.气象指挥中心气象指挥中心气象指挥中心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及IDB数字交互平台。

1.3建设原则1)先进性XXX市的社会经发展水平、机动化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等都居于国内前列,由此导致的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需求也相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中,必须结合当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领域中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的应用,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先进性的原则。

2)实用性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有良好实用效果的系统建设方案,采取成熟适用的设备、技术和系统机制,保证建设系统的良好应用。

3)创新性XXXX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机动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形态、地理区位、管理需求等都存在着独有的特点,在进行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地区特点。

4)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开放的结构意味着通信协议的开放和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开放和共享。

通信协议开放,系统接口透明,便于与其它系统组网,实现系统的集成与资源共享;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开放,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从系统中抽取所需要的各种交通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