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入科宣教 ppt课件
实习生入科宣教
神经内科五区
实习生入科宣教
角色转变
护生
转
色
变
学生
角
目录
1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2
规范仪容仪表、礼节礼貌
3
介绍本科室的环境、人员及日常工作要求
4
本科室教学计划安排、教学目标
5
强调实习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二、规范仪容仪表、礼节礼貌
日常工作You要r text求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or
严Cop格y Yo按ur照text带an教d pa老ste师it h的ere排班上班,不私自调班、迟到、
早退或旷工(若未办理请假手续不上班者视为旷工)。
01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护士长说明,征得护士长同意,
否则视为违规违纪行为,未经护士长批准不得擅离岗。
仪容仪表1 符合护士规范的要求
v 精神饱满,语言文明,举止端庄; v 服装保持干净整洁、庄重;胸牌佩戴位置合适、端正。衣服口袋里
不要放置很多物品;
v 工作时要求3穿戴:护士服、护士鞋、护士裤、
v 袜子颜色衣肤色或白色为宜;工作服内衣领不可过高,颜色反差不
可过于明显4,自己的衣、裤、裙不得超露出工作服
v 合适的淡妆,不得佩戴耳环、手镯、戒指、手链脚链,不留长指甲、 Nhomakorabea甲不涂5色。
v 头发不能过肩,过肩则须盘起头发;长发需佩戴头花。
二、规范仪容仪表、礼节礼貌
语言、行为符合护士规范的要求
保护病人隐私,进病房时先敲门;在做 有可能暴露病人身体的操作时请同病房的家 属尽量回避;对病人的提问不可做不确定或 不正确的解释,不能与患者发生争执,不在 公共场合议论病人病情。见到老师、护长及 护理部主任们要有礼貌。
1.掌握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了解 查询的方法及内容。
1.能掌握病历书写。
2.熟悉掌握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 2.能掌握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
1.检查实习大纲完成情况,进行操作技 术考核,基础护理和专科理论考核。
2.开带教老师及护生座谈会进行评教评 学。
1.完成各项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 90%以上。
2.完成评教评学。
实习生入科宣教
理论知识点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帕金森病 癫痫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操作技能
静脉输液 肌肉注射 男女病人尿护 口腔护理 膀胱冲洗
实习生入科宣教
强化查对 意识。
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提 高无菌观念。
强调各种护理 行为和护理活 动必须在带教 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
四、本科室教学计划安排、教学目标
时间 项目
培训内容
考核目标
环境 第一周 熟悉
第二周 技能
第三周 知识
第四周
考核 评价
1.熟悉病区环境、病种和病员概况
1.了解我科室病种的分类; 2.能够说出各项工作流程。
1.了解各班工作职责
2.了解护生掌握技术操作情况,进行护 理操作示教。
1.能说出各班的基本工作职责 2 .能掌握技术操作。
请假制度:本人写请假条—科室护士长签
06
字—护理部主任签字方可,带教老师无准假权 力,望您自觉遵守。
消毒隔离注意事项
熟悉病区环境及治疗室、处置室、抢救药品、物品摆 放。 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接触病人污染物时应带手套操作, 严禁戴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用品,操作后应先到处 置室进行垃圾分类处置,刷洗治疗盘完毕后进入治疗 室。 消毒液、洗手液、棉签、利器盒开包前注明开始时间, 用后及时归位。 医疗垃圾分为感染性垃圾(输液器、注射器)、药物 性垃圾(输液瓶、过期药品)、损伤性垃圾(安瓿、 刀片、针头)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必须用不同颜色的 垃圾袋分开,分别为黄色和黑色,口罩帽子请放入医 疗垃圾袋内。
接电话时,请说: 您好!神内五区
实习生入科宣教 Ø 环境
内部环境
工作环境
•医生办公室 •护士站
•治疗室 •病室结构等
生活环境
•更衣室 •值班室 •餐厅 •卫生间等
外部环境
•检验科 •放射科 •CT室 •药房等
实习生入科宣教
科主任:钟有安
护士长: 戴玉琴
实习生入科宣教
黄玲 甘妮川 李夙枝 卢雪怡 兰静 黄燕妮 李艳锋 陈志欣
03
日常工作要求
04 05
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按时参加病区组织的讲 座及护理查房,做好学习记录,遇到不明白的 问题随时向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请教,做到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风险意识 ,操作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规范,防止针刺伤。针刺伤的处理:立即挤出 伤口血液(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 反复冲洗—消毒包扎—伤口处理—注射(乙肝 免疫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人 事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实习护士应爱护科室公共设施,要节约用品,用后
的物品物归原处,公共物品不得作为私有,不得私自
02
带离科室。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独自执 行各项护理操作和医嘱;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严格 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 有疑问的操作要先核实后确认无误再进行操作,防止 差错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