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计算表(全)

个人所得税计算表(全)


备注
倒推:应纳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 除数)=收入-3500
6
雇主为雇员定率负担个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 大于费用扣除标准)
7
8
工资薪金 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 所得 小于费用扣除标准)
1、确定税率:(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与费用标准差额)/12,找税率 2、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与费用标准差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当月工资小于费用扣除标准,应先将不含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差额,再按计算方法计算。
10
个人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 贴收入
内部退养一次性收入
11
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 济补偿金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12 13

投资者费用可以扣除,2011年9月1日后每月3500 元
14 15 劳务报酬 所得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6
个人取得拍卖收入
27 股权激励 28
股票增值权所得 限制性股票所得
29
限售股
30
年金
1、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 不扣除任何费用 2、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计算当月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企业 缴费不能归属个人部分,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准予退还 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的企 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
序号 1 2 3 4 5
税目
项目 雇佣单位、派遣单位分别支 付工资 境内境外分别取得工资 一般工资、薪金计算 雇主为雇员全额负担个税 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个税
计算方法或公式 雇佣单位可以扣除税法规定减除费用(3500)。派遣单位不得扣除,全额计算,对能提供 证明上缴派遣单位的部分由雇佣单位扣除。 能够提供有效证明,分别减除费用计算。 (收入-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获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确定税率:全年一次性奖金/12,找税率 2、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在本企业任职的董事费收入按劳务报酬计征 分国分项
25
个人股票期权
自2013年1月1日起,个人从公开发行和和转让市 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 行权按“工资薪金”(按月份数分摊入各月,找税率。长于12各月的按12个月计算)差额 (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 (市场价与购买价差额)征税。高管认购时也按照“工资薪金”税目差额纳税,行权时与 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的(含1 个人一致。 年),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 超过一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拍卖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复印件外的其他财产,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 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可以凭有效凭证扣除财产原值和相关税费,如不能提供原值凭证,按 转让收入额的3%征收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拍卖品为经文物部门认定的文物的,按转让 收入额的2%征收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行权日股票价格-授权日股票价格)*行权股票份数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 1、应纳税所得额=(股票登记日市价+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价格)/2*本批次股票解禁份数 -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资金总额*(本批次股票解禁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 份数)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 应提供成本原值详细资料以及鉴证报告,逾期未提供的,以实际转让收入15%的比例核定 成本原值和税费
必要费用为2011年9月1日后每月3500元每月3500 元 注意是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应纳 税所得额扣除标准一样 每次出版同一作品或加印合并一次;连载合并; 连载后再出版分次;两处或以上出版分次; 文字作品手稿拍卖、编剧剧本使用费、特许权赔 偿收入均按本税目,技术转让中介费有合法凭证 允许扣除。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无 扣除费用 依次扣除项目: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2 、向出租方支付租金 3、修缮费用(每次800元为 限)4、法定费用扣除标准
适用范围: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加薪、年薪、 绩效工资、单位低于建造成本房屋差额。 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一律 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 双薪就机关而言按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纳税、就 企业而言如果既有双薪又有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 合并按全年一次性奖金纳税,否则应并入工资。
9
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1、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12,查找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速算扣除数)/(1-税率) 3、用2的结果/12,重新查找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4、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税率-速算扣除数 1、确定税率: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的月份数平均分摊后减除费用标准,以 余额为基数查找税率。 2、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月份数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 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 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实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 性收入,减除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1、确定税率:以超过该地区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部分/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 年计算),算出折合月工资,查找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应纳税额:[(折合月工资数-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工作年限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损失)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扣除捐赠款 境外缴纳税额抵免 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 收入
1、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企业所得税-上缴承包费-必要费用+承包者工资薪金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应纳税所得额:4000以内减800(含4000),4000以上减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20000-50000,30%, 2000;50000以上,40%,7000) 1、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360的:(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超过3360的:【(不 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应纳税所得额:4000以内减800(含4000),4000以上减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注意减征30%) 1、应纳税所得额:4000以内减800(含4000),4000以上减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除9个可全额扣除的(红十字、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其他限额 (应纳税所得额)30% 先计算应纳税额,再与境外缴纳数比较计算最终应纳税额 先分、后扣、再计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