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向集团信贷风险评估的报告

万向集团信贷风险评估的报告

附件八情况说明:根据上海银监局的相关要求,本次我行应提供对万向集团的信贷风险评估报告,但考虑到万向集团注册在浙江省的集团客户,其在上海主要的经营管理平台为万向资源有限公司,而我行也仅与万向资源有限公司建立了较长时间的授信合作关系,鉴于上述情况,我行本次仅对万向资源有限公司的信贷风险提供评估报告,敬请谅解。

评级结果年度2007 2008 2009 等级AA AAA A 企业概况万向资源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已全部到位,由万向集团公司全资持有,以进口贸易及转口贸易为主营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获得有色金属(含贵金属)、能源、黑色金属三大类产品的流通服务贸易资质,目前年贸易收入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粗铜及铜产品贸易商之一,与上下游企业均建立了长期的采购、供货关系,经营趋向稳定。

评级观点●公司处于鲁冠球所控制企业群的核心地位,其对下属子公司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公司在有色金属、能源等贸易领域经营多年,应收账款周转情况较好,主营业务获现能力较强;●有色金属、能源贸易板块经营前景尚可,且人民币升值也将为公司带来较高的汇兑收益。

风险揭示●整个集团未完全摆脱家族经营管理模式,领导人个人能力、个人魅力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司存货、期货保证金对资金占用较大,近年来对外投资力度持续增加,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公司负债增长迅速,银行贷款、关联借款大幅增加,资产负债率上升明显,财务状况并不理想。

万向资源有限公司信贷风险评估报告A级表明: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较强;企业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未来经营与发展易受企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会产生波动。

目录集团企业历史沿革及概况集团企业关联关系集团企业法人治理分析集团企业涉及的主要行业及业务经营情况分析集团企业财务状况分析集团企业授信情况分析集团企业的其他重要事项万向资源有限公司信贷风险评估报告一、集团企业历史沿革及概况(一)万向资源股东背景介绍万向资源的股东万向集团由自然人鲁冠球于1969年创立,目前已形成万向集团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三农集团三大核心板块的集团企业格局;旗下控股了4家国内上市公司,分别是万向钱潮(000559)、万向德农(600371)、承德露露(000848)、顺发恒业(000631),另参股华冠科技等4家上市公司;组建了万向财务、民生人寿保险,参股了浙江省工商信托及浙商银行等金融产业。

各核心板块间通过法人的交叉持股,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由于缺少最终的合并数据,就外部而言,很难看清集团内的产权结构,不宜判断其整体的资产规模及经营财务状况。

从根本而言,万向集团由鲁冠球及其子女控制,整个集团未完全摆脱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治理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领导人个人能力、个人魅力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1945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乡。

从60年代开始做过锻工,自办个体修车铺、粮食加工厂;1969年创办萧山宁围农机厂,逐步发展为万向集团公司。

现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香港理工大学博士。

他先后荣获全国新闻人物、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职工、中国经营大师、中国乡镇企业功勋、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国际优秀企业家、全国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等几十种国家及国际荣誉;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机械工业发展规划审议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等;当选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和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万向资源所属的万向集团公司属于集团的核心板块之一,注册资本为4.5亿元人民币,以上市公司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及销售业务,辅以贸易公司、房地产业。

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之一,为国内大部分厂商提供配套供应及相关服务。

万向集团公司2008年末合并资产为236.3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71.44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69.77%;年内完成营业收入41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实现净利润13.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当年净利润率为3.29%。

万向资源是万向集团公司内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并随着万向集团公司资产的注入,逐步成为其最主要的子公司及投融资平台之一。

(二)万向资源情况简析万向资源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已全部到位,由万向集团公司全资持有,以进口贸易及转口贸易为主营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获得有色金属(含贵金属)、能源、黑色金属三大类产品的流通服务贸易资质,目前年贸易收入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粗铜及铜产品贸易商之一,与上下游企业均建立了长期的采购、供货关系,经营趋向稳定。

万向资源的战略目标是:立足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石油化工三大业务领域,通过专业贸易、辅以行业投资和金融工具的应用,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成为在金属和能源领域内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全球贸易服务供应商。

在未来的三至五年,万向资源将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具有专业市场配置能力的业务运行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赢利体系构成逐步均衡化。

三是战略实施单位实现事业部运作。

万向资源是万向集团市场流通业的管理、信息和资源配置中心,公司的销售及采购网络分布国内10多个省市及全球8个国家。

公司目前在华东地区业界具备明显的优势,凭借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完全有可能在中国资源类商品市场上发挥更大的能量。

有色金属贸易为借款人主要业务,其中又以铜相关产品为主,近两年的收入结构如下表所示:从上下游情况看,万向资源客户较为分散,往来时间相对较长,上游结算周期相对短于下游,且主要采用自营贸易形式,对其资金调度及存货处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同时,为抵御上游价格波动及汇率波动的影响,万向资源选择期货方式对进口长单及存货进行保值,整体经营模式较为稳健,但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价格透明,利润率有限。

万向资源主要的上下游客户情况如下表所示:二、集团企业关联关系从投资目的来看,万向新加坡与万向资源的主营业务互为补充,有利于拓展海外贸易网络;万向物流、中矿国际、万向石油储运、东展油运是万向资源未来贸易产业链上的延伸环节,有利于提升经营价值;顺发恒业是集团战略投资安排,与其主业无关。

从投资效益来看(暂不考虑顺发恒业),目前仅有万向新加坡盈利情况良好,其他公司均处于投入阶段,对资金占用及需求量较大,短期内难以对主营业务形成反哺效应。

但从长期来看,矿石开采、石油储运、化学品运输及物流仓储均属市场投资热点,未来投资前景较佳。

从投资规模来看,合计出资金额为118816万元,93%的投资是在2007年以后增加的,其中顺发恒业为集团安排财务公司提供的股权收购贷款,实际并不占用借款人自有资金,剔除后经我行计算,万向资源在2007年以后用于投资的资金量约在32048万元。

除投资资金外,万向资源还向子公司提供了关联借款(计入其他应收款),约2.8亿元,其中中矿国际的1.8亿元资金来源是万向资源向进出口银行申请的专项长期贷款。

另据我行了解,万向石油储运项目已获得发改委批复,先期启动的一期项目总投资55479万元,按35%的自有资金比例,万向资源还需追加1亿元投资。

整体来看,2007年以后万向资源对外投资规模、速度逐步放大,投资项目虽与产业链有一定的关联度,但由于投资见效较慢,目前对资金的占用量较大,对万向资源形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三、集团企业法人治理分析(一)集团治理结构分析万向资源所属的万向集团由鲁冠球创立并在其领导下逐步成长,虽分离为多级组织管理,但各级企业实质关系密切,依然受鲁冠球父子控制,整个集团未完全摆脱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治理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领导人个人能力、个人魅力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集团近年来涉足先前并不熟悉的行业,如房地产、酒店、股权投资等,家族式的集权管理模式能否支持集团长远发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二)集团发展战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征,即存在较强烈的扩张冲动,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

就万向集团而言,根据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其发展战略尚属稳健,但同时也进行多元化扩张,进入金融、投资、农业、贸易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万向资源所属的万向集团扩张较快,在购并、投资了一些企业的同时,贷款上升幅度也较大,负债率上升。

多元化扩张对集团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术、人才、管理方面可能会出现一定问题。

(三)集团资金管理分析集团特殊的资金管理方式形成贷款发放后由万向财务有限公司统一调配,形成对各个集团成员的生产性投入和资本性投入,银行贷后监控资金流向困难,容易出现授信实际用途与既定用途不符,挪用信贷资金进行资本运作的情况,形成账面资产虚增、出现泡沫。

经过近40年的奋斗,万向如今资产超百亿元,长期占用银行资金的迹象明显,大规模投资扩张导致大规模对外举债,目前及未来该集团财务负担较重。

因集团规模较大,各行对集团整体的银行负债情况难以做到即时跟踪、详细了解。

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比较隐蔽和频繁,加大了资金监控的难度。

四、集团企业涉及的主要行业及业务经营情况分析(一)集团主要经营情况分析链。

万向资源有限公司立足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石油化工三大业务领域,目标成为在金属和能源领域内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全球贸易服务供应商。

2008年度公司在专业贸易、产业投资和金融工具运用和服务三个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发展形势良好。

2008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35亿元(合并口径);实现利润总额10.08亿元(合并口径);实现进出口结算总额12亿美元。

09-2010年,公司经营的应对措施:公司的经营方针是维持并提升铜、铝、锌、铜精矿市场规模及盈利能力,开发锌精矿、铅等市场并培育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能源战略发展体系,谨慎利用金融工具为现货贸易服务,强化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完善公司风险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

具体业务应对措施如下,其中:1、铜业务:(1)提升经营质量,关注资金风险,巩固市场规模,稳中求胜;(2)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夯实与国内重点客户的合作基础,培育新的大型客户,立足于建立长远、稳定的合作,确保重点客户成为公司铜业务稳定的盈利来源;(3)创新销售管理模式,推行分市场、片区管理,并建立配套的考核奖罚机制,以维护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4)发挥广东办事处的资源配置作用,继续开拓、挖掘华南铜市场;开拓山东新疆等新兴市场;2、铜精矿(含粗铜)业务:(1)发展国外进口、代理、卖TC/RC等多种形式的贸易形式;加大与国外厂商联合操作,全球化配置铜精矿资源;在控制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做大做强铜精矿业务;(2)逐步发展合作配矿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3)在现有客户基础上,争取发展1~2家流动性强、资信好的冶炼厂作为其供货商;(4)与冶炼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展铜精矿加工贸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