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平时佳作考场巧变式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习作,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现场发挥,根本没有过多时间去细细构思,那么如何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呢?
考试题目与平时习作较为接近的情况下,用平时佳作上考场:利用自己平时的优秀习作,在不同作文题目的要求下,对首段、过渡段、结尾段等关键内容进行点题、扣题及其他内容的改动,使之成为符合新题目的新作文。
技巧点拨
1.换标题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变式作文当中换标题是最基本的方法。
如果中考作文题目与平时某篇优秀习作题目相近或是平时优秀习作与中考作文主题吻合,材料也适宜,这时就无需“大动干戈”,只需将作文题目更换一下,将文内的词句稍作改动,与新题目相呼应即可。
假如中考作文题目的选材、主题等与自己平时的优秀习作相差甚远,那就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来进行变式。
2.“扣题改头”法。
“头”,即作文的开头,就是开头要紧扣文题,对平时习作的开头进行适当修改,甚至重新写作。
这样的开头,才能符合新作文的要求。
3.主体部分删补法。
主体部分,有些词语或句子不符合新文题的要求,可考虑适当删改增补。
4.“扣题换尾”法。
“尾”,即作文的结尾,根据文题,对平时习作的结尾进行适当的修改,甚至重新写作,以达到扣题的效果。
这样才能符合新作文的要求,确保作文不跑题。
5.描写内容增删法。
写同一件事,因为扣题的关系,需要表达的主旨不一样,语句描写的详略也就有所不同。
要针对不同的作文题目,针对所要表现的主旨增加一些关键的描写内容,反之,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就可以适当删减。
总之,一切要为新作文的主旨服务。
6.修改感悟法。
平时写作时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突显主旨,一般会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处抒情和议论,即抒发感悟。
那么为了适应新的作文题目,我们需要修改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感悟内容或重新写作新的感悟内容,以达到扣题和突显主旨的目的。
7.调整写作顺序法。
一个好的材料,叙述的方式多种多样。
按时间发展顺序叙事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如果采用倒叙,“精彩”开场,则更能吸引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如果将事情变得一波三折,则更能增添文章的生动性;如果巧设伏笔,则更能彰显叙事的技巧。
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适当调整叙事的顺序,从而充分发挥原材料的功能。
当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8.题记揭示主旨法。
为了适应新的作文题目,我们一般会根据平时习作的内容以及新题目的主旨在其前加新的题记或改变原有的题记,用来更好地突显新题目的主旨,也起到了为文章的展开而蓄势的作用。
变式演练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
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变式二(2017福建)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主旨。
文章是由一个或多个小素材组成的,反过来一个或多个小素材经过灵活运用就能成就多篇新作文。
考场作文同样如此,只要你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小素材,经过灵活运用,就可以成就一篇考场佳作,这无疑为考场写作节省了大量时间。
素材展示:暑假终于来了,我们组织了一次夏令营,这次我们游历的是安庆太湖的文博园。
参观时,我先游览了奇石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藏在园内一处不太明显的角落里的钟乳石,最令我感慨的则是特殊的地貌环境让它的形成过程充满了曲折,受数万年地下水的侵蚀,它已面目全非,在终日不见阳光的溶洞里,它一边忍受着阴暗潮湿和孤独寂寞,一边笨拙地积蓄力量,一毫米一毫米地向外伸展,最终长成让世人惊叹的模样。
还看到了“清明上河图”的雕塑群,感受到大国工匠的精神。
最后我们观赏的是以人物雕塑、实景微缩的形式复原的茶马古道滇藏路线的一段场景,我不禁感叹汉藏人民翻山越岭完成茶马互市这一壮举的勇敢无畏和开拓创新。
观奇石,学忍耐;看塑像,品匠心;走古道,怀勇敢。
【点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游学的经历,这样的素材可以从多角度立意。
如上文表达对自然的惊叹,对工匠精神的赞美,对民族精神的思考和传承。
这些角度可以让你感受源于大自然和工匠精心创造的最好的作品,为你“充电”,给你的人生经历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你还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并获得思考和感悟。
变式一(2019福建)题目:最好的作品
最好的作品
神秘、梦幻的奇石,是大自然最好的作品;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清明上河图”的雕塑群,是工匠最好的作品;蜿蜒、古老的茶马古道,是历史与人民最好的作品……
我带着对这些美好作品的向往与好奇,开启了期待已久的夏令营之旅——游览安庆太湖的文博园。
旁批
→运用排比句,巧妙点题。
技巧点拨
小素材变式
变式二(2018福建)题目:充电
变式三(2020原创)题目:纽带
一篇好文章是由一个或多个素材通过加工组织而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没有素材不行,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素材,才能够轻松应对各类作文题目,因此学生应该注意积累平时的小素材,以备习作中灵活选用。
提示:素材可以是平时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也可以是人生中一次偶然的感悟;可以是他人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