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资料汇编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集锦资料汇编


20.食品袋里的双吸剂是铁粉,所吸收的物质是 02 和 H2O。 2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 1 常省略不写。
22.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3.原子核不一定都有中子( 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
2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25.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 _最外层电子数 (选化学性质相似一般找最外层
化合价一定改变的是,置换反应。(单化变単化)
化学价可能改变的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2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其成分是 CaCO3,形成的原因是石 灰水与空气中的 CO2 发生反应。方程式:CO2+Ca(OH)2 = CaCO3↓+H2O,除去它 的最好方法是用稀盐酸洗涤。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其中能产生能量的是 蛋白质、糖类、脂肪
人体能量主要来自 糖类
等质量的营养素,供能最大的是 油脂
在体内一般不能自身合成的是 维生素
45.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是 大豆、鱼、肉、蛋、奶
46.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二氧
化锰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5
47.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后的残渣是氯化钾(KCl)和二氧化锰
馏 ,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0.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
51.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过滤
52.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 肥皂水 ,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且易
起浮渣的是硬水 。
53.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 煮沸 ; 实验室用 蒸馏
54.在实验室里这个前提下,不能尝任何药品
55.配制溶液的步骤
2
( 21) 工 业 上 可 用 于 除 去 金 属 表 面 锈 的 物 质 是 稀 盐 酸 ( HCl) 稀 硫 酸
(H2SO4)
(22) 厨房调味品种 pH 小于 7 的是 食醋(CH3COOH)
(23) 工业上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的是 纯碱 (Na2CO3)
(24) 工业上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生产的碱是 烧碱(NaOH)
NaOH 溶液完全变质
14. 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原子或分子的 间隙 发生改变,不能说 分子大小 改变.
15. 按要求填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看清楚题目要求) (1) 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 氯化钠(NaCl)
(2) 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 一氧化碳(CO) (3) 最清洁的燃料 氢气(H2);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H2);最理想的燃料氢
(1)固体配 如用氯化钠
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 装瓶贴签
4
30.金属与酸溶液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
31.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的物质是硫酸铜(有毒,制造波尔多液
农药)
32.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氧分子或氧气,不能说
是氧元素,氧原子。
(因为鱼儿呼吸需要的是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3. 测定溶液的 PH 不能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也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正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1. 人体代谢产生的 CO2 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 PH 偏低 . 2. 动植物呼吸作用 放出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消耗二氧化碳 3. 实验室制 CO2 一般不能用 浓盐酸 ,因为 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的二氧化碳
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 一般不能用稀 H2SO4,因为 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 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不能用浓硫酸或浓稀硝酸,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一般不能用 Na2CO3,因为 碳酸钠粉末反应剧烈,不易收集二氧化碳 4. 检验 CO2 常用 澄清石灰水 ,不能用 燃着的木条 5. 除去 CO2常用 氢氧化钠溶液 既能检验又能除去 CO2的是 足量澄清石灰水 (或氢氧化钡溶液) 6. 除去 CO2 中的水用 浓硫酸 不能用 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生石灰) 7. 除去 CO2 中的 HCl 只能用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不能用 氢氧化钠溶液 8. 除去 CO2 中的 CO 常用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且不可 点燃 9. 除去 CO 中的 CO2 常用 氢氧化钠溶液 或 澄清石灰水 10. 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 单质、纯净物、混合物 ,绝不可能 是 化合物 。 1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 CO 和 CO2、O2 和 O3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不同的原因 碳的含量不同 Na(原子)和 Na+(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和 O 不同的原因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H2SO4 和 HCl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都含有 H+(氢离子) NaOH 和 Ca(OH)2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都含有 OH--(氢氧根离子) 13. 证明 CO2 和 NaOH 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或者说证明 NaOH 溶液变质的方法) (1)加酸:加 稀盐酸 ,现象有 气泡 产生
气(H2) (4) 配制波尔多液的成分 碱是氢氧化钙(Ca(OH)2) 盐是硫酸铜(CuSO4) (5)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Ca(OH)2) (6) 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活性炭( C ),因其具有 吸附性 (7) 用于急救人的气体是 氧气 ( O2 ),空气中较活泼的气体是 氧气 (8) 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石墨( C ),也是铅笔芯的成分。石墨是具有导电
(CO2 ) (16) 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氖气 ( Ne ) (17) 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NO2)也是形
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18)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且属于有机物的是 甲烷(CH4) (19) 混入一定量的空气点火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气体是 氢气、甲烷 、一氧化碳 (20) 在冶金工业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气体是 一氧化碳 (CO )
(36)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银 ( Ag )
(37) 硬度最高的金属是 铬 ( Cr )
(38)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钨
(W)
(39)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汞(又称水银)(Hg)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也是汞
(40)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 锂 ( Li )
16.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现象
1
证明 NaOH 溶液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的方法:(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足量 CaCl2 溶液,再滴加无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酚酞溶液。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足量 CaCl2 溶液,再滴加无色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酚酞溶液。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 氧、硅(Si)、铝、铁(Fe)、钙
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Al)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钙 (Ca)
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钠(Na)
18.能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是 注射器或分液漏斗。
19.能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是 带隔板和弹簧夹
3
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 遇酸变红色 遇碱液变蓝色 中性不变色
无色酚酞 遇酸不变色 遇碱液变红色 中性不变色
(注意:指示剂与酸碱作用,变色的是指示剂)
⑩羊毛、棉纤维、化纤纤维的区别:
方法
现象
羊毛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棉纤维
灼烧
烧热后成一团灰烬
化纤纤维
燃烧时熔化成一团,有刺激性气味

17.元素之最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N)
①硫(S)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 O2 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②磷(P)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不能说白雾 ) ③打开盛有浓盐酸(HCl)(或 HNO3)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不能说白
烟) ④铁丝(Fe)在氧气(O2)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
氧化三铁,但不能说出名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⑤干冰升华,产生白雾 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⑦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表面产生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MnO2),分离它们的方法是 过滤, 若要回收二氧化锰,操作步骤是: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若要得到氯化钾,操作步骤是: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48.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离子(Ca2+)、镁离子(M g2+), 用 肥皂水 区别,
现象:产生泡沫少,浮渣多。
49.净化水的方法由低到高有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活性炭吸附、过滤、蒸
电子数相同,但是一层的例外)。
26.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均属于 化学变化。
2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的质量总和,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或分子的结构。
可能变化的是: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28.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不变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互换成分价不变)
性的非金属单质。
(9) 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C)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金刚石( C ) (10)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氮气( N2 ) (11) 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氮气 ( N2 ) (12) 用于填充食品袋内做防腐气体的是 氮气 ( N2 ) (13) 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 二氧化碳 ( CO2) (14)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二氧化碳 ( CO2),还有 甲烷(CH4) ( 15) 可 用 作 人 工 降 雨 的 是 干 冰 ( CO2) 可 用 作 灭 火 剂 的 是 二 氧 化 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