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表格系统Excel2003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子表格系统Excel2003》。
一、说教材
1、本章内容节选自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山东省教育厅”组编的山东省高校统编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
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本章所学的内容是在Excel这个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Excel 这个软件有着更深程度的了解,能认识电子表格、掌握如何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格式化工作表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
2、说教学作用及地位: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在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处理,像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通讯录以及个人信息的管理、工资表格的统计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处理数据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Excel成为最有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之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就更有必要了解和学习数据的处理,所以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软件窗口界面的组成及各部分使用;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概念及各自的关系;
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及关闭的各种方法;
工作表的管理(工作表的选择、插入、重命名、删除、移动和复制);
页面设置,插入分页符,打印预览,打印工作表;
工作表中各种数据类型(包括文本、数字、日期/时间、公式和函数、批注)的输入方法和技巧;
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
(2)技能目标
工作表中数据的编辑方法(复制、移动、清除和修改等);
工作表的编辑(行高和列宽的调整;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
格式化工作表的各种方法(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底纹和边框的设置;格式、样式、模板的使用);
会建立Excel数据库的数据清单;
数据清单中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设置图表格式;在工作表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3)教学重点
行高和列宽的调整;
工作表中数据的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对齐方式等);
工作表标题设置;底纹和边框的设置;
公式和函数的输入方法及应用;
数据清单中数据的排序。
(4)教学难点
公式和函数的输入方法;
单元格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数据清单中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5)课时安排
本章共安排6课时,讲授课4课时,实验课2课时。
二、说学生
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Word文字处理软件,与Excel 界面的基本操作有相同之处,而在具体操作应用方面却不同,所以学生需要多比较,多实践。
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因此,本章内容在教师进行演示操作和讲解后,更多的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再及时的给予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如何使用Excel并掌握好本章内容。
三、说教学策略
1、实例演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章的内容,我通过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一边讲解教学内容,一边完成相应的课堂实例的操作演示,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
解,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识。
2、任务驱动法
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知识传递、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讲授课前两课时
前两课时主要学习Excel的基本功能,窗口界面的组成及各部分使用,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建立、复制、移动和删除,单元格与单元格区域的编辑,数据的输入,工作表的格式化这些知识。
在课程导入环节,首先要回顾之前学习的字处理软件Word,在软件界面和基本操作上Word与Excel有相同之处,回顾Word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过渡,接收新的知识。
在讲解Excel时,可以以本专业几个班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单为例,给学生讲解,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如何去制作一个成绩单,如何实现成绩单各种格式的设置和对原始成绩的录入。
找就在学生身边的例子,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Excel的积极性。
同时对于后续课程中对数据的处理排序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讲授课后两课时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后两课时主要学习数据清单的建立;公式的应用;数据的处理、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页面设置、分页符的插入;工作表的打印。
在讲解和演示过程中,可继续利用上节课创建的学生期末成绩表,利用表中的数据,给学生演示如何利用公式。
例如计算学生总分、平均分、排名次;按班级分类汇班级平均分、建立班级各科成绩图表等等。
这样的安排提高了课程的连贯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3、实验课时安排
本章共安排了实验课两课时,在理解上课所讲的期末考试成绩表的基础上,制作一个本专业学生基本信息表,需要包含每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学号、性别、年龄、籍贯、宿舍号、电话号码等等信息,并在信息表后增加若干列把每人的各科期末成绩附加到表后。
通过上机的练习,学生可及时地发现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及时的向教师提出疑问。
教师通过巡回指导的方式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内容,检验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五、说课件
关于课件部分,制作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本章的内容全部都是演示教学,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绝大部分时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都是软件的内容,所以课件只是在开始的时候有个目录,还有整章的内容提纲、对重点难点的介绍,以及对于个别概念以及小知识点(如主要功能、运算符等)的介绍。
六、总结
在讲授本章内容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入手,给学生讲解了“电子表格系统Excel 2003”的知识。
通过课堂学到的知识和实验课上机的练习,能使学生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功能和对数据的处理,一方面可将此软件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也为以后Access 和数据库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