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修复学考试试题1答案

口腔修复学考试试题1答案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口腔修复学考试试题(1套)
一名词解释
(15分)
1轴面最突点所画出的连线。

2、义齿的固位:指义齿在口腔内就位后,不因口腔生理运动的外力作用而向牙合方或就位道相反方向脱位。

3、颌位关系记录:指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牙合关系。

4、垂直距离: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5、桩冠:是利用冠桩或钉插入残根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冠修复体。

二、A1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10分) A :牙冠短小 B :缺损范围大 C :老年患者牙龈退缩 D :青少年牙冠
2、磨牙铸造牙合支托的长度为其( )
A 、近远中径的1/4
B 、近远中径的1/3
C 、 近远中径的1/2
D 、近远中径的2/3
3、理想的冠桩直径应为
A .根径的1/4
B .根径的1/3
C .根径的1/2
D .根径的2/3 4、粘膜支持式义齿的设计要点是( )
A 、 减轻基牙牙合力
B 、减小支持组织承受的牙合力
C 、减小基托范围
D 、增加牙尖高度
5、RPI 卡环邻面板的作用是( )
A 、防止基托下沉
B 、增强义齿的固位
C 、有利美观
D 、减少牙槽嵴受力
6、单双侧游离缺失采用混合支持式义齿设计时,应取( )
A 、解剖式印模
B 、无压力印模
C 、功能性印模
D 、初印模 7、金属烤瓷冠的唇面龈边缘一般为
A .0.5mm 肩台
B .1mm 肩台
C .1.2mm 肩台
D .1.5mm 肩台 8、与大气压力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基托面积
B 、牙槽嵴高度
C 、边缘封闭
D 、后堤区宽度 9、与吸附力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基托组织面粘膜的密合程度
B、唾液的质和量
C、是否用软衬材料
D、是否戴过旧义齿
10、全口义齿静止时固位好,说话时脱位,如何处理()
A、加强基基托后缘封闭
B、检查并磨改基托边缘
C、调牙合选磨
D、
基托衬垫
三、A2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10分)
A.尽可能保留残冠硬组织 B. 尽可能利用根管的密合度C. 增加桩与管壁的密合度 D. 根管预备成柱形
2、减轻固定桥桥体所受牙合力的方法,除了
A.减少牙合面颊舌径B.扩大牙合面舌外展隙C.加深牙合面颊舌沟D.脱离牙合接触
3、以下关于全冠取印模前排龈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增强印模的准确性B.排龈线中用肾上腺素最佳
C.排龈线中用血管收缩剂D.可止血
4、金属全冠初戴就位困难的主要原因哪项不对
A.接触点过紧B.组织面有小结节C.基牙上有倒凹D.基牙表面过于粗糙
5、可摘局部义齿基托具有以下功能,除了()
A 连接义齿各部件成一整体
B 承担、传递和分散牙合力
C 恢复缺损牙槽骨、
颌骨和软组织D 建立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
6、关于圈形卡环设计,哪项不正确()
A 常设计在远中孤立磨牙上B上颌牙卡环臂位于颊侧 C 下颌牙卡环臂位
于舌侧 D 倾斜基牙一般不设计
7、牙合支托具有以下作用,除了()
A、支持、传导牙合力
B、作间接固位体
C、固位作用
D、防止食物嵌塞
8、戴上颌义齿后恶心、唾液增多有下列原因,除了()
A、义齿基托后缘过长
B、义齿基托后缘过短
C、义齿基托后缘过厚
D、
义齿基托后缘不贴合
9、以下关于后堤区的描述,哪条不对()
A、后堤区在后颤动线之后
B、后堤区平均宽约8㎜
C、腭穹隆较高,后堤
区则窄D、有利于边缘封闭
10、恢复适当的垂直距离的作用不包括()
A、避免下颌前伸
B、面部比例和谐
C、肌张力正常
D、发挥最大咀嚼效能
四、B型选择题(10分)
疼痛
1、基托后缘伸展过多、与粘膜不密合会引起()
2、卡环过紧,基牙受力过大时会造成()
3、卡臂尖过长,抵住了邻牙会出现()
4、义齿恢复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会造成()
A、1\4
B、1\3
C、2\3
D、1\5
E、1\2
5、冠桩的长度一般为根长的()
6、鸠尾峡的宽度不小于牙合面宽度的()
7、桩冠中桩的直径一般为根直径的()
A卡环臂B卡环尖C邻面板D牙合支托
8、其坚硬部分有稳定作用,弹性部分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牙合向脱位()
9、在基牙的远中面,预备导平面,防止义齿脱位()
10、起支持作用,防止义齿龈向移位()
五、简答题(35分)
1、观测线的种类?
一型观测线: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小,非倒凹区大,而远缺牙区的倒凹区大,非倒凹区小。

二型观测线:近缺牙区的倒凹区大,非倒凹区小。

三型观测线:观测线在近缺牙区或远离缺牙区均离基牙牙合面近,离龈方远,故倒区均大,非倒凹区均小。

2、基托的功能?
(1)将义齿各部分连接成一整体(2)承受义齿在生理限度范围内的牙合力,将其分散传导到口腔组织,给予口腔生理性的刺激,使牙槽嵴和牙周组织不致产生废用性萎缩。

(3)修复缺损的牙槽骨、颌骨和软组织,恢复外观和功能(4)加强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3、牙列缺损的肯氏分类?
1) 第一类:牙弓两侧后牙缺失,远中为游离端而无天然牙存在
2) 第二类:牙弓一侧后牙缺失,远中为游离端而无天然牙存在
3) 第三类:牙弓的一侧或两侧有缺失牙, 远中无游离端而有天然牙存在
4) 第四类:牙弓前部有牙缺失,天然牙在缺隙的远中。

4、增强桩冠固位的方法?
1)保证冠桩长度2)充分利用根管口
3)预备小肩台4)螺纹结构固位5)调整邻牙
5、确定垂直距离的常用方法?
(1)利用下颌息止颌位测定(2)面部比例测定(3)面部外形观察(4)利用旧义齿作参考。

6、牙合支托凹的预备原则?
(1)支托凹一般预备在缺隙两侧基牙的近、远牙合面边缘嵴中点处(2)支托凹的位置尽量利用天然间隙(3)若上下颌牙的牙合接触过紧则不应免强磨出牙合支托凹(4)支托凹应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5)支托传递垂直向的力应与基牙长轴一致,以减小对基牙的损伤(6)支托凹应放在釉质上,也可放在修复体上,基托的底与邻面相交的线角应圆钝(7)必要时可调磨对牙合牙
7、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1)正确恢复形态和功能;(2)尽量保存牙体组织和牙髓活力(3)要求修复体
能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4)合乎抗力和固位的要求。

六、论述题
1、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1)颌骨的改变:①上颌骨的改变上颌牙槽骨唇、颊侧骨板薄,因此外侧骨板吸收快而多,缺牙后牙槽骨向上、后、内方向吸收,结果使上颌弓逐渐变小,牙槽嵴变低变窄。

②下颌骨的改变下颌牙槽骨舌侧较唇颊侧骨板薄,因此内侧骨板吸收快而多,缺牙后牙槽骨向下、前、外方向吸收,结果使下颌弓逐渐变大,牙槽嵴变低变窄(2)软组织改变:①唇、颊、舌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唇、颊、舌沟变浅②舌失去牙的限制,向前向外侧扩张,舌体变大③口腔黏膜发生萎缩,变薄变平④面颊部软组织失去正常的张力和弹性而内陷,面下1/3高度变短,口角下垂,鼻唇沟加深。

(3)颞下颌关节的改变:上下颌失去牙咬合的支持,咀嚼肌失去正常张力,髁突后移,久之可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

2、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
(1)颌骨的解剖形态颌弓宽大,牙槽嵴高而宽,基托覆盖的面积大,义齿固位好,反之固位差(2)口腔黏膜的性质口腔黏膜的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基托边缘易于形成良好的封闭,利于义齿的固位,黏膜过薄或过厚均不利于义齿的固位(3)唾液的性质唾液的粘稠度、流动性和量适中对义齿固位有利,反之对义齿的固位不利(4)基托边缘伸展的范围和形状在不影响周围软组织正
常功能活动的情况下,基托面积应尽量扩展,基托边缘呈圆钝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