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内、外营养使用规范

肠内、外营养使用规范

肠内和肠外营养的使用规范
由于不良的营养状态直接影响了许多疾病的发展,并造成了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高,故需要对蛋白热量性营养不良的病人,或正发展为蛋白热量性抑扬
不良的病人的及时认识和评估,并加以适当的营养支持。

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时
要考虑以下因素: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目前的营养摄入方式是否能够供给足够的
营养;决定合适的总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发生营养性并发症的危险等。

一、成人营养不良的评估见表1
表1 成人营养不良程度估计指标
监测指标标准值正常轻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标准体重% 100 >90 80~90 60~80 <60
血清白蛋白(g/L)45 35~45 30~35 25~30 <25
血清转铁蛋白(g/L) 2.5~3.0 >2.0 1.5~2.0 1.0~1.5 <1.0 前白蛋白 (mg/L) 150~300 >150 100~150 50~100 <50 氮平衡(g/d) ±1 ±1 -5~-10 -10~-15 <-15
淋巴细胞总数(×109/L) >1.7 >1.7 1.2~1.7 0.8~1.2 <0.8
二、营养不良的类型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瘦型):总能量不足,内脏蛋白产生维持正常,体重下降。

肿瘤病人。

(二)蛋白质营养不良(恶性营养不良):分解代谢应激及营养素摄取量不足,内脏蛋白消耗,ALB、前白蛋白降低、免疫功能受损,人体测量值正常,
严重应激。

(三)混合型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由于高代谢应激导致饥饿状态的病人。

三、营养支持的途径:
(一)完全肠外营养支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二)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 PN);
(三)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
(四)混合性营养支持(PN+EN)。

四、营养支持的原则:
(一)当胃肠道有功能时,应采用肠内营养;
(二)给予充分的蛋白质较摄入热量的多少更为重要。

五、肠内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的优点:简便;安全;经济;高效;多种不同的肠道营养剂;符合生理功能;可能保护肠粘膜,防止细菌移位。

(二)肠内营养适应证:
1.经口摄食不足或禁忌:因口腔、咽喉炎症或食道肿瘤术后;厌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
者;
2.胃肠道疾病:肠内营养对多种原发性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有利,其有改变肠道菌丛、无渣、无乳糖以及对肠道与胰外分泌刺激较轻等优点。

3.其他:术前或术后营养补充;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衰竭;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三)肠内营养禁忌证:
1.小肠广泛切除后;
2.胃部分切除后;
3.空肠瘘的病人;
4.处于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或腹泻急性期;
5.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衰弱的病人;
6.症状明显的糖尿病人或接受高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的病人。

(四)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1.机械性:胃管误入气管;胃管堵塞;胃管误吸。

2.胃肠功能相关的: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

3.代谢方面:高血糖;低血糖;低磷血症;高碳酸血症。

六、肠外营养支持
(一)肠外营养的优点:
1.可调节的补液配方:纠正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
2.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胃肠道营养的不适应;
3.可靠的提供营养的途径;
4.很快达到所需的蛋白/热量补充比例;
5.相对方便;
6.病人容易忍受;
7.减少误入气管的可能。

(二)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1.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
●胃肠道梗阻;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广泛小肠切除术后(短肠综合征);
◆小肠疾病;
◆放射性肠炎;
◆严重腹泻;
◆顽固呕吐;
●大剂量放疗、化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
●中重度急性胰腺炎;
●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
●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

2.有疗效的中度适应证:
●大的手术创伤及复合性外伤;
●中度应激;
●肠瘘;
●肠道炎性疾病;
●入院后7~10天内不能建立充足的肠内营养;
●炎性粘连性肠梗阻。

(三)肠外营养支持的禁忌症:
1.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确定为不可治愈、无复活希望而继续盲目延长治
疗者;
2.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期间需要控制或纠正者;
3.病人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适应肠内营养者;
4.病人一般情况好、只需短期肠外营养、预计需要的时间少于5天者;
5.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者;
6.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

(四)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1. 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中心静脉插管所致的气胸、置管位置错误、血
管糜烂、穿孔和出血;中心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2.感染性:插管感染;导管败血症等。

3.代谢性:高渗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
代谢性骨病;微量元素代谢异常等。

2005年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