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绪论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示新闻活动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4。
567),(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89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
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三本书:1919年,1923192712131415.16从1998年起,1718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19业发展的规律应用新闻学既含应用理论,也含应用技术,它所研究的是新闻学传播业务过程的操作方法和一般规律20早期新闻学以报纸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因此早期新闻学又称为报学。
报学最初侧重于业务技术探讨,直接为培训从业人员服务。
1845年德国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
《解放日报》改版前后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闻宣传主张,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1956年7月,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启动,改革中的报纸和通讯社以清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其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洪仁玕、王韬、梁启超、孙中山。
洪仁玕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论述新闻问题的中国政治家,他的《资政新篇》提出了设立报馆、出版报纸和新闻论著等一系列主张;最早在近代报刊上公开发表办报主张的中国人是王韬和郑观应;梁启超是改良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开拓者,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倾向于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说中反对封建的民主内涵,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陆定一发表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发表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了《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这些著作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1)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闻观。
2)明确了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原则。
3)首创了宣传党的政策和检验党的政策相统一的思想。
4)提出并确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新闻工作路线。
正本清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b 打开国门,引进了西方新闻学得研究成果,特别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传播学的引进 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体系 d 新闻教育快速发展,新闻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a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不断深化,从人民报刊思想发展到无产阶级报刊思想之后,又发展位为党报思想b 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新闻思想c 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事业,成为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构成的传播事业。
列宁指出:(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应当从服务对于说服和夺取俄国,转变为服务于管理和建设俄国,成为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工具;(2)应当“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少唱些高调,多注重些实事”(3)揭露和批判党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错误乃至罪行,是苏维埃新闻传媒任务之一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b 已形成自己多层次的科学体系 c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职业6.理论新闻学在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地位:a 如同法学理论在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一样,新闻理论处于新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学科地位,在理论层次阐发本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b 新闻理论回答新闻学的根本问题,对本学科体系中的其它学科起着统领作用,如果说新闻学的其它学科揭示新闻现象的初级本质和新闻活动的具体规律,新闻理论则揭示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c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形成由诸多观点构成的新闻观。
学好新闻理论,才能有效提高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在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地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b 深刻理解新闻活动的规律,全面熟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自觉地按新闻规律办事,既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能从根本上增强业务能力c 能正确指导新闻策划,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 能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1956年美国施拉姆等人。
集权主义理论:指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和体制,希特勒式的法西斯专制主义也包括其中。
自由主义理论:指的是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思想和体制.社会责任理论: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理论和体制。
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思想和管理体制。
诞生美国,形成于20世纪的20至40年代。
创始人施拉姆。
集大成者——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两极传播理论”;政治家拉斯韦尔:“五W模式”;心理学家卢因:“团体动力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有关态度改变和劝服艺术的理论。
1)研究对象不同。
新闻学以新闻传媒及其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学把研究对象扩展为所有大众传播手段。
2)研究方法有别。
新闻学运用的主要是定性描述,而大众传播学以定量分析作为基本方法。
3)研究重点不同。
新闻学重点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舆论效应,大众传播学重在研究传播行为与社会的一般互动关系。
1)“施拉姆学派”即传播学的传统学派,受美国的社会体制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为维护和巩固现有的传播制度服务。
2)20世纪60年代欧洲崛起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主张把传播现象放在具体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
就是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活动的规律。
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传播现象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也就是常说的新闻和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就是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
)第二章新闻精神交往包括知识、情感和意志的交往,也就是常说的信息交往。
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历史的新近变迁关系到团体和个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类社会眼前状态和未来命运。
有关事态和时局的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纪第一信息需求。
在古代人类既要应对自然灾害又要堤防猛兽突然袭击,还要警惕敌对部落的军事进攻,一旦信息交往滞后,整个部落就会陷入灾难之中。
所以人类社会自古就十分重视新闻信息的捕捉和传递,新闻传播这种社会行为就应运而生,万世不衰。
4在陈述内容上新闻信息与历史信息相近,如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我国夏代,史官已将当时的新闻事件记录史册,可以说是历史与新闻的混一。
在传播方式上,新闻信息与情报信息相同。
可以说新闻信息与历史、情报信息处于混一状态中。
“烽火报警”就是情报与新闻的混一。
6.发生和发展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意志说”8.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9.发展变化使事物以此时此刻的现态,往日往时的史态和未来性状的趋态呈现于世。
新闻的踪迹源头,不是事物的史态,而是事物的现态和趋态10.一种11.12.1961a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b 新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最近状态的记录:发展变化使事物以此时此刻的现态,往日往时的史态和未来性状的趋态呈现于世。
新闻的踪迹源头,不是事物的史态,而是事物的现态和趋态c 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1)揭示新闻现象本质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的重要概念。
从哲学本体论和现代物理学的高度来看,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表述(2)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信息是认识主体尚且未知的事理,或者说是接受者预先不知道的信息。
(3)从通讯伦的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是不确定性消除的量a 新鲜: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可单独出题)时新性是时序之新,指新闻是实都是新近发生,刚刚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新闻信息时事物发展变化最新状态的记录,是对事物现态和趋态的描述。
新近发生的事态早已尽人皆知,虽有时新性,但没有知新性,不能给人提供新情况和新知识。
凡新闻,一定要兼有时新性和知新性两重新意b真实:纪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新闻不是逻辑演绎出来的抽象概念,不是形象思维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不是对虚幻世界的向往和想象,而是对事物原模原样的复制和记录。
新闻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世界,并不意味着有文必录,凡事皆报。
新闻在描述事态时有曲有舍,新闻的取舍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选择。
c及时又公开的传播。
(可单独出题: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为了确保新闻之新,传播一定要迅速及时。
新闻发生的事实如果不及时传播,就会过时,成为明日黄花。
新闻是一种运用大众传播手段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
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兴趣。
如果不公开传播,只向一部分或个人传播,那就不是新闻,而是情报.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传播主体头脑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镜子式的被动反映,而是自觉接近和进入客观事物的主动反映;不是有闻必录、凡事皆传的自然主义反映,而是有取向有选择的能动反映。
做出选择的前提是对包罗万象的事物进行比较和评价,然后决定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多报道什么和少报道什么,先报道什么和后报道什么,这就是传播主体在反映客观事物时的能动性和倾向性。
这与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本源的根本观点是相辅相成的。
新闻与文学艺术有许多严格的区别界限,但最主要是文学艺术离不开虚构和想象,而新闻视虚构和想象为致命之伤。
新闻与历史的区别:新闻为当代历史的忠实记录,今日新闻便是明日的历史。
历史记载同新闻一样,都不是有文必录的。
反映内容有别,历史虽然也反映事物的现态,但却以研究史态为主;新闻虽然也是历史为参照系,但总是集中笔墨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
新闻与情报的区别:新闻是及时公开传向社会公众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情报是及时但未必公开传向特定接受者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优点:(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一新闻得主要特性;(3)文字简明,易记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