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精短文言文阅读题训练精编

高考精短文言文阅读题训练精编

高考精短文言文阅读题训练精编一、晏子教太卜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

”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

’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

晏子曰:“吾言之,恐子之死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

子言,君臣俱得焉。

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

”陈子阳闻之,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

晏子,仁人也。

可谓忠上而惠下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臣能动地动:______________(2)地固将动也固: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厕线句子。

3、联系全文,说说太卜为什么说他能“动地”?4、晏子处理太卜一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蒋琬二三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

古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愤愤,诚非及前人。

”或以白琬。

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

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愤愦矣。

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

得免重罪。

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三国志》)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作事愦愦愦愦:__________(2)杨敏曾毁琬毁: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简洁的话概述短文所写的三件事。

4、蒋琬正确处理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三、不死之药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

因夺而食之。

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

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

”王乃不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谒者操以入操:_________(2)因夺而食之因: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用简洁的话概述本文的内容。

4、阅读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四、介之推不言禄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予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

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不亦诬乎诬:________(2)且旌善人旌: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盍亦求之,以死谁怼?(2)能如是乎?与女偕隐。

3、读短文,说说介之推是个怎样的人。

4、你对介之推的观点有何看法?五、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魏明帝时,少府杨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

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

”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房玄龄、高士廉问少府少监窦德素北门近有何营造,德素以闻。

太宗大怒,谓玄龄等曰:“北门小小营造,何预君事耶?”玄龄等拜谢。

夫太宗之与明帝,不待比似,观所以责玄龄之语,不迨远矣;贤君一话一言,为后世法。

惜哉!《魏史》以谓“群臣直谏之言,帝虽不能尽用,然皆优容之,虽非谊主,亦可谓有君人之量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杖吏一百杖:___________ (2)帝愈严惮之惮: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魏明帝和唐太宗处理两件相似的事,态度却不同,你认为谁做得好些,为什么?4、文章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对比,意在说什么?六、司马迁评项羽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遥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

自矜功伐:经营墨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何兴之暴也暴:__________(2)自矜功伐,伐: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是什么?4、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里有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七、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

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盍去诸盍:________(2)弗食鸡则已耳耳: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若所知也。

(2)若之何去夫猫也?3、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八、诸葛亮诫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夫君子之行行:__________(2)意与日去意: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4、诸葛亮的《诫子书》流传千古,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其中也许有你不同意的观点,请你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现由。

九、佝偻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

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

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其佝偻丈人之谓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仲尼适楚适:______________(2)犹掇之也掇:________________(3)则失者十一十一:___________(4)顾谓弟子顾: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驼背老人捕蝉的惊人绝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十、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公事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太夫人以荻画地以:__________(2)教以书字书:___________(3)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就:__________(4)或因而抄录或: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3、简要概括这则故事里表现的欧阳修的可贵之处。

十一、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谓君不善学,信乎信:_____________(2)王生不说说:__________(3)学而不思则罔罔;__________(4)君但志之而不思之志: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3、李生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善于学习的人?十二、七录斋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所读书必手钞钞:___________(2)如是者六七始已已:__________(3)日沃汤数次汤:__________(4)后名读书之斋曰……名:___________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②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联系故事内容,概括张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的原因。

十三、壬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宋学士文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窃入学舍窃:__________(2)辄默记辄:__________(3)儿痴如此痴:__________(4)恬若不见恬:__________ 2、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操军兼以疾疫,死者大半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刀劈狼首,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4、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十四、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秦青弗止止:__________(2)饯于郊衢饯:__________(3)响遏行云遏:__________(4)薛谭乃谢而求反谢:__________2、与“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中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得复见将军于此B、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4、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十五、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