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渝基 著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前 言钢笔彩画是由钢笔线条和色彩构成的画面,它有着优美高雅的情调、充满情趣的韵律。
钢笔彩画有别于以往的钢笔淡彩,由于当代金属制笔工业的发展,各种类型金属制笔的出现和可选用色彩材料的拓宽,加之画面颜色耐久问题的解决,为中国钢笔彩画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历史上大幅面的钢笔淡彩画成为艺术品的不多,尤其是那些注重形式美感的变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观赏性的大幅面作品和手卷形式的钢笔彩画更为罕见。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中国钢笔彩画的出现提供了沃土,从而使这种全新的钢笔画艺术表现形式走上了舞台。
这种新出现的钢笔彩画,我们称为中国新钢笔画。
该画种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画面墨色线条流畅,或刚劲或柔美,或交叉或平行,疏密有致,充满韵律和节奏感。
在多种色彩的渲染下,有的画面雅淡、绚丽,有的色彩深沉、大气、形象生动,充满动人的魅力,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同时,这种钢笔彩画的出现,打破了一般薄涂淡彩的规范,它用色浓厚,给人一种油画般的厚重感觉。
加上该画种讲究笔力气韵,不加雕饰,彩色干湿兼用,淡雅中有筋骨,浓重里有光泽。
绘制钢笔彩画时线条和笔触是画面的骨架,色彩是画面中突出的要素。
在这里,颜色是用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和光,由于黑色线条和色彩的多次反复使用,起到了调和画面色彩的作用,使画面的对比更为强烈、充满情趣。
钢笔彩画也可使画面具有一种高贵和威严,这种由黑色线条组成的画面并不呆板也不阴森,它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稳重的画风。
这种坚实而厚重的深色调,在一些主题性作品中,同样具有果断非凡的表现力。
色彩和线条的融合将钢笔彩画的表现力推向极致,这与早期的钢笔淡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同时,钢笔彩画的创作,不仅仅依赖于心灵的感应,更要依靠丰厚的艺术功力和修养及自己绘画语言的个性。
钢笔彩画的艺术表现力建立在严格、扎实的基础训练之上,并将艺术技巧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在钢笔彩画的绘制中,对线条的排列、疏密组成的韵律、情调的把握,对丰富色彩色调的控制,对富于节律的画面变化,对各部分形色的微妙处理等,都是作画者成熟把握的表现。
在强调线的表现力、用彩色的合理性和注重技法“程序化”的同时,我们应以真诚的情感、优美的形式、典型的形象去表达客观世界。
当下,中国钢笔彩画艺术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它的每一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并要求将其恰如其分地表现。
在这里,艺术的手法可以自由,但艺术的规律、绘画的法则必须认真遵循。
没有控制的自由、没有表现力的技术,绝对画不出好的钢笔彩画来。
对创作者来说,心灵和艺术二者应该是紧密交融缺一不可的。
有时,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分不清哪些是出于心灵和意会,哪些是出于色彩和线条,它既是受心灵和意会的驱使,也是受色彩和线条的左右,所有构成创作的因素都要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只有把自己的心灵感悟、思维情绪、视觉联想、笔触节律与色彩融为一体,画面才会生动并具有迷人魅力,才会符合现代主义美学对艺术作品的要求,成为好的作品。
众所周知,艺术的发展从来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没有什么艺术样式或风格能够凝固地永恒流传。
这些年来,各种形式的钢笔绘画艺术都在脱颖而出,对钢笔画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都有明显的促进与提高。
钢笔绘画的探索之旅仍在进行,一些钢笔画艺术工作者已从过去中外传统钢笔绘画风格中解脱出来,去实现一个关于新钢笔画艺术的梦想。
现在,架上绘画艺术又将增添上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与手法——那就是中国钢笔彩画。
我从事钢笔绘画多年,用钢笔彩画来表现大幅面作品,是我多年的梦想与追求,也是对传统钢笔画的挑战。
由于中国钢笔画源于欧洲,是与水彩画一道进入中国的舶来品,怎样使生于国外的钢笔画茁壮地长在中国的土壤中,从而创作出中国版本的钢笔彩画艺术,这些年来,我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找到了一条钢笔彩画的现代表达形式。
我在用笔、用色的材料上进行了全面的扩充,在作品的形式与规格上进行了全新的突破,在黑白钢笔线条和色彩的运用上,寻求实践超越,坚持用钢笔彩画来表现有深刻内涵的大幅面作品。
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与视觉冲击力,对钢笔画来说都上了一个台阶,基本完成了从老式传统钢笔画向现代中国新钢笔画的理论与技法的蜕变,它是对当代传统钢笔淡彩的发展。
当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钢笔彩画,它的绘画艺术语言必将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种持有“以我为新”的创作理念,描绘时代精神,宣传时代场景,展示时代形式与风格的钢笔彩画,必将成为中国新钢笔画前进的风向标。
李渝基 目 录前言一、钢笔彩画概论 (1)二、钢笔彩画用笔、用纸、色彩材料及辅助工具 (11)三、钢笔彩画的几个基本问题 (17)四、大幅面钢笔彩画的绘制 (38)五、手卷式钢笔彩画 (44)六、钢笔彩画中彩铅的实际运用 (49)七、钢笔彩画手绘效果图与园林景观设计作品艺术浅释 (54)八、钢笔彩画作品欣赏 (62)后记 (102)著者简介 (103)参考文献 (104)一、钢笔彩画概论在谈到钢笔彩画时,先介绍一下它的演进历史。
钢笔画(黑白)的作色表现形式最早为钢笔淡彩,它的出现在欧洲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文艺复兴之前。
写于羊皮上的“圣经”,就是用金属制的银尖笔或管笔之类的工具,蘸上墨水,在用线条勾出的画面上再涂上颜色,它就成了钢笔淡彩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制的蘸水笔富有了弹性,而且有的能储存一定量的墨水,画家们运用这些刚、柔、强、弱、顿、挫不同特性的线条,恰切地表现出了不同特点的景物,能达到艺术地再现形象的目的,当时人们也称为管笔画。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彩色加上黑白线条的绘画成了建筑师们常用的形式,用于表现建筑、描绘建筑风光、为建筑设计作图稿等。
这些钢笔淡彩作品色彩明朗、素雅,画得十分生动。
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如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等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到了十九世纪,英国水彩画崛起,获得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许多画家喜欢在水彩画中用钢笔勾上一些有力的黑线条,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也有的先画好形体后,再染上淡雅的水彩色。
那些既有线条又有色彩的画面,明显地区别于以往所见到的钢笔淡彩画风,使水彩画的技法和色彩非常自然地向钢笔淡彩中渗透,给钢笔淡彩画技法和色彩增添了新的血液和力量,进而促进了它的发展。
这种幅面不大的钢笔淡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在英国风靡,它的风格多样、技法精湛、色彩华丽,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艺术珍品。
在谈到钢笔淡彩画线条艺术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提到十九世纪英国的大卫·罗伯茨。
在他的版画绘制形式中(插图蚀刻作品),突破传统手法和欣赏的界限,以创新的方式,巧妙地运用多变线条描绘手法与色彩渲染相结合的造型手段,展现出世界绘画艺术不同的侧面。
他那线条彩画的旷世奇伟杰作《圣地》,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线条艺术对充满异国情调非凡古迹描画的神奇与魅力,让我们认识到世界拥有更多的艺术形式。
大卫·罗伯茨线条彩画艺术的不朽之作,造就了他作为艺术家一生成就的巅峰,它们从未因时间的流逝和艺术品周期性的变化而失掉光芒(图1-1)。
钢笔淡彩是何时由欧洲传入中国,现在很难做出确切的考证。
不过从工具的使用来看,应该是在钢笔工具及水彩画工具舶来之时。
钢笔淡彩的表现形式,与我国的传统国画用线勾勒后,再用水调和颜料渲染画面有相同之处,但不同的是在墨线表现上使用的是两种绝然不同的工具。
一种是使用柔性毛笔描画线条,另一种是使用金属制成的笔尖勾勒出硬质线条。
由于钢笔淡彩融汇了钢笔画的特点,也赋有水彩画的长处,在线和色的有机结合后,使画面显得更生动和谐。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在国内也曾有过一段光艳而令人不能忘怀的时光。
这就是当时用钢笔绘制的彩色连环图,它们在中国连环画美术创作活动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人们认知度的局限,钢笔画只是在插图中扮演角色,在小人书、连环画和刊物《儿童时代》、《少年文艺》等上面露露脸。
就是在这些小小的钢笔画连环画书上,我们记住了中国的华三川、颜梅华、戴敦邦等。
如1959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由颜梅华绘制的俄文版钢笔淡彩连环画《一幅僮锦》(图1-2);《儿童时代》刊登的戴敦邦绘制的钢笔淡彩连环画《勤工俭学的少年高尔基》(图1-3);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华三川绘制的用钢笔画技法处理的彩色连环画《白毛女》(图1-4),华三川采用中国传统勾勒造型方法,同时又用钢笔线条来丰富画面,并借助了钢笔画的长处,将两种方法巧妙结合,创造出了符合我们民族审美习惯的好作品。
就是这些作品影响了几代新中国的小朋友与年轻人,通过这些作品给少年朋友以心灵的启迪、抚爱与关怀,伴他们走上五彩人生。
钢笔淡彩画的连环画风格,在那个年代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
图1-1 [英]大卫·罗伯茨《通向派特拉的峡谷》 1893年图1-4 华三川 《白毛女》 1965年图1-3 戴敦邦 《勤工俭学的少年高尔基》1957年 《儿童时代》图1-2 颜梅华 《一幅僮锦》 1958年图1-5 李渝基《看看我们的河山·西峰》局部之三 88cm×270cm 中性笔彩铅 2008年然而,在文革期间,钢笔淡彩这朵艺术百花园中娇嫩的花朵,国内在很长时间已难觅它的踪影。
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它的新生注入了活力与希望。
钢笔绘画的色彩表现形式也不例外,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钢笔彩色绘画发展之路,我们一直在探索。
大家知道,钢笔淡彩的墨线用笔工具单一(主要是自来水笔),又受到水彩绘画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对大幅面作品的绘制上及在用色时对颜料多次叠加难以适应。
对描绘色彩厚重、场景复杂的大画面,单纯地使用水彩去表现,这对技法的处理与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早期色彩画的绘制,其颜色基本局限于油画颜料与水彩颜料,而水彩颜料也就成了过去彩色钢笔画的主要选择。
光阴荏苒,日复一日,现代文明的车轮已跃入了二十一世纪,各种艺术流派尽显异彩。
钢笔画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中性笔(一次性水笔)、针管笔的大量采用,改善了钢笔画使用工具的选择范围,也拓宽了钢笔画的表现能力,丰富了钢笔画的绘画语言。
随着新的绘画颜料相继出现,为中国新钢笔画的色彩表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并为其技法的日臻完善打下了基础。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探求用一种色泽品质好,表现力丰富,使用简捷方便,而颜色又可以多次叠加后形成新的色彩而易于涂画在纸面上的色彩材料,使画完后的作品既能表现出有水彩的风味,又能表现出具有油画凝重、沉稳的感觉。
通过不断地摸索,彩色铅笔就成了我必然的选择。
寻求出一种完全可以使多种规格线条组成的画面与丰富色彩层层交合的方法,它就是一种复合交叉描画墨线与色彩的全新钢笔画彩绘形式——钢笔彩画。
比较过去的钢笔淡彩,它的幅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提高,绘制的作品有了较强的色彩表现力,色彩和墨线的画面共同构成了新奇的色彩效果与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