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

弱冠随父在粱州立功。

魏正光中,稍为别将。

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归奉东朝。

”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

魏帝闻之,使授侃骠骑大将军,长为兖州刺史.,侃斩其使者以徇。

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栅中矢尽,南军不进,乃夜溃围而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诏授散骑常侍。

八年,迁都官尚书。

时尚书令何敬容用事,与之并省①,未尝游造。

有宦者张僧胤候侃,侃曰:“我床非阉人所坐。

”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太清元年,会大举北线。

侃劝元帅贞阳侯乘水攻彭城,不纳;既而魏援大至,侃频劝乘其远来可击,旦日又劝出战,并不从。

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

及众军败,侃结阵而还。

二年,侯景反,攻陷历阳,及逼京师,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

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

初,侃长子鷟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侃。

侃谓曰:“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幸汝早能杀之。

”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贼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圃。

朱异、张绾议欲出击之,高祖②以问侃,侃曰:“不可。

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

今击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贼;若多,则—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

此乃示弱,非骋王威也。

”不从,遂使千余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大半。

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选择自《梁书?羊侃传》,有删改)
【注】①省:中央官署名,此指尚书省。

②高祖:即粱武帝;在位的年号有大通、太清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生安可久淹异域埋没B.侃斩其使者以徇示众
C.侃乃率所领出顿堰上驻扎D.岂复计此一子考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夜溃围而出/侃结阵而还
B.侃以大通三年至京师/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大半
C.我床非阉人所坐/侃长子鷟为景所获
D.一日一夜乃出魏境/既既攻不捷,乃筑长围
7.下列选项中,分别能够表现羊侃“谋”和“勇”的一组是(3分)()
A.侃至是将举河济以成先志/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B.侃频劝乘其远来可击/一日一夜乃出魏境
C.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
D.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 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侃先是拒绝魏帝高官厚禄的拉拢,后又无惧魏军重重围堵,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突破重围,一同归梁朝,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B.羊侃回到梁朝之后,得到了梁高租的赏识,并且受到器重,在任尚书时,他能够坚守节操。

不和当时朝中的权贵、宦官结交。

C.太清元年,梁朝发兵攻打北魏,羊侃数次献策,但都不被接纳,最终梁军大败,而羊侃的部队由于指挥有方,得以安全撤退。

D.京师被围,朝中有人主张出城迎战,羊侃坚决反对,梁高祖依然派羊侃率领军队出城迎战,结果梁军不战而退,死者大半。

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今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2)翻译下面的句子。

(7分)
①竟不前之,时论美其贞正。

(4分)
②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

(3分)
参考答案
5A 淹:滞留。

6A.均表承接关系(或均看作表修饰关系亦可),连词。

B.在,介词;因为,连词。

C.与“坐”组成“所”字结构,助词;与“为”连用,表被动,介词。

D.才,副词;于是,连词。

7C.前句表现其“谋”,后句表现其“勇”。

A.前句言羊侃准备完成父亲的心愿,后句言羊侃方死伤很多;两句均不表现“谋”与“勇”。

B.前句言羊侃之“谋”,后句仅言其离开魏境之艰难,并未表现其“勇”。

D.前句言其“忠”,后句言其“勇”。

8D“率领一千多将士迎战”的并非羊侃。

9.【断句与翻译】(10分)
(1)后大雨/城内土山崩/贼乘之垂入/苦战不能禁/侃乃令多掷火/为火城以断其路/徐于里筑城/贼不能进/十二月遘疾/卒于台内/时年五十四
[3分。

每错、漏三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为火城/以断其路”和“十二月/遘疾”,亦可。


(2)①(羊侃)最终没有让他(张僧胤)前来,当时的舆论赞美(羊侃)节操坚贞、品行端正。

[4分。

“前”1分,“美”1分,大意2分。


②叛军被他(羊侃)的忠义感动,也就没有杀害他的儿子。

[3分。

“感”1分,“不之害”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羊侃,字祖忻,汉朝南阳太守羊续的后代。

羊侃二十岁时跟随父亲在梁州立下战功。

北魏正光年间,逐渐升到别将。

当初,他的父亲常有南归的心愿,经常对儿子们说:“人生怎能
长久滞留在异国他乡,你们应该回归南方侍奉朝廷。

”羊侃自此就准备率领河济地区的部众归顺南朝,来完成父亲的心愿。

魏帝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使者授予羊侃骠骑大将军,并让他永久担任兖州刺史。

羊侃斩杀北魏使者来示众。

魏朝大惊,于是命令仆射于晖率领几十万军队,将羊侃团团包围,杀死杀伤了很多(羊侃的)士兵。

军营中的弓箭都用完了,可是南边接应的军队却未到,于是羊侃就在夜里突围而出,边战边走,一日一夜才冲出魏境。

羊侃在大通三年到达梁朝的京都,梁武帝下诏任命他为散骑常侍。

大通八年,羊侃升任都官尚书。

当时尚书令何敬容当权,羊侃和他同在尚书省任职,但羊侃不曾拜访过他。

有个宦官张僧胤想来拜访羊侃,羊侃说:“我的坐床不是给阉人坐的。

”羊侃最终没有让他前来,当时的舆论称赞羊侃节操坚贞、品行端正。

太清元年,适逢梁朝大举北伐。

羊侃劝说元帅贞阳侯从水路攻打彭城,不被采纳。

不久,北魏的援兵大批赶到,羊侃多次劝说贞阳侯趁着魏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可以出击,第二天,又劝说贞阳侯出战,但贞阳侯都不听从。

羊侃于是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城驻扎在堤坝上。

等到多数梁军被打败时,羊侃的部队却能够保持队形,安全撤回。

太清二年,侯景反叛。

叛军攻陷历阳,直逼京城,众人都十分恐慌,羊侃假称得到城外射进的书信,说“邵陵王、西昌侯的援兵已到京城附近”。

众人这才稍稍安定下来。

叛军进攻东掖门,放火烧城,火势十分猛烈。

羊侃亲自率军抵抗,用水浇灭大火。

羊侃又用弓箭射杀多人,叛军这才败退。

先前,羊侃的大儿子羊鷟被侯景抓住,绑到
城下让羊侃看。

羊侃对叛军说:“我倾尽全部宗族之力来报效国君,还深感不够,难道还会考虑这一个儿子吗?希望你们能早点杀掉他。

”叛军被他的忠义感动,也就没有杀害他的儿子。

叛军在多次攻城不能得手之后,于是就修筑起高大的壁垒。

朱异、张绾商议要出城去攻打叛军,梁武帝向羊侃征询对这件事的意见,羊侃说:“不行。

叛军攻城多日,既然攻不下来,就特地修筑高大的壁垒,想引诱城里要投降的人罢了。

现今要攻打它,出城的人如果太少,则不能打败叛军;如果派出的人多,一旦失利,士兵就会自相奔逃践踏,城门狭窄,吊桥又小,必定导致重大挫败,这是向叛军显示我们的弱小,而不是展示王朝的威势。

”梁武帝不听,于是派朱异、张绾率领一千多人出战。

结果未等到交锋,军士便望风而逃,果然因为抢着过桥而跌落护城河中,大半人被淹死。

后来下起了暴雨,城内的土山崩塌,叛军乘机攻城,眼看就要攻入了,守成将士极力奋战也难以阻止。

羊侃于是命令大量投掷火把,形成火城,截断叛军进城的道路,然后在火城的后面从容修筑城墙。

叛军不能进城。

这年十二月,羊侃染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四岁。

上一页
2
下一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