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防科技大学演示文稿

国防科技大学演示文稿


该学校有教学科研人员近2000人,其中教授300余 人。现有在读学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400余 人,研究生5600余人。该学校设有25个本科专业、 112个硕士点、69个博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 构有着学术往来,与20余所知名高校签有合作协 议。每年来该校讲学、学术交流的外国学者达数百 人次,每年因公派出参加国际会议、访问进修、学 术交流和出国留学的人员700余人次。
该学校坐落在古城长沙,占地总面积6200余亩 (413万余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 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该学校是一所涵盖理学、 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 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大 学[1]。该学校现有10个学院,下设40多个系、所、 实验室,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1个[1]。以10个国家重点学科为代表的部分 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在2007-2009年 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科学、光学工程、管 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6个学科进 入前5名
该校有3个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 “”高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军队院校重点实验 室和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新建的现代 化教学大楼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图 书馆藏书200多万册,中外期刊4000多种,并建立 了整套“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检索系统。该 校计算机网络分别与国家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 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互联。全军军事训练信 息中南中心设在国防科技大学,由学校承建和管理。 全校教职员工均可方便地使用网络
国防科技大学是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下的国 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列入国家“985工程”和 “211工程”的重点建设[1]。该学校1953年创建 于哈尔滨,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简称“哈军工”。1959年3月22日被列为首批全 国重点大学。1970年,军事工程学院的主体迁至 湖南省长沙市,改名为长沙工学院,隶属于国务 院第七机械工业部。海军工程系及其它各系部分 教师留至当地,成立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今哈 尔滨工程大学)。1984年,学校经国务院、中央 军委和教育部批准首批成立研究生院,1978年, 长沙工学院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 大学,[1]回归军队序列。为军工六校之首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称国防科 技大学、国防科大,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培养 国防科学技术人才副大军区级综合类最高学府。 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 并获中央特殊专项资金的全国顶尖名校。学校 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 系。学校按照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文、管、 军、经、哲多学科相互渗透,口径宽、适应性 强、军队和国防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思路,长 期不懈地致力于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总体层 次高、紧跟高科技最新发展、适应未来要求的 一流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按照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文、管、军、经、哲多 学科相互渗透,口径宽、适应性强、军队和国防特色明 显的人才培养思路,长期不懈地致力于学科专业建设, 形成了总体层次高、紧跟高科技最新发展、适应未来要 求的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 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设有31个本科专业、112个 硕士点、69个博士点、11个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 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军队 “2110”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15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和 5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力学、航空 宇航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 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可按 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生
学校按照“面向军队,面向国防、立足前沿、突 出重点、加速转化”的科研方针,在先进武器装 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以银河系列 巨型计算机、“天河”千亿万次超级计算机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低速磁浮列车、 高性能路由器等为代表的4000多项成果,荣获国 家、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50多项。科研经 费总额和人均科研经费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