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23《贾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题23《贾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答案)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宣室求贤访逐臣,
。
2、
,不问苍生问鬼神。
【答案】
1、贾生才调更无伦
2、可怜夜半虚前席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
注意“贾”“伦”“虚”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理解型默写:
1 、《 贾 生 》 ( 李 商 隐 ) 和 《 泊 秦 准 》 ( 杜 牧 ) 均 有 借 古 讽 今 批 评 统 治 者 的 诗 句 。《 贾 生 》 中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在诗中,用“贾生才调更无伦”一句对贾谊的才能作了高度
评价。作者借助贾谊怀才不遇的故事,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4.这首诗运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答案】 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
; 后两句写讨
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遭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
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 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
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 “宣室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
逐臣: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贾谊。④前席: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席,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倾听。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是一首七言绝句,绝句由四句构成,其中二、四两句必须押韵。
B.第二句点明“贾生”就是汉文帝所访的“逐臣”,井赞叹其才华无人能比。
C.第三句中“夜半”突出了时间之晚,“前席”表现了汉文帝倾听时的专注。
“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 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 “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 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
“虚” 者, 徒然之谓。 虽只轻轻一点, 却使读者对文帝 “夜半前席” 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
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李商隐 (约 813—约 858),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 号玉溪 (谿)生,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 (今
河南沁阳),祖辈迁荥( xíng)阳(今河南荥阳市) 。
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
可谓举重而若轻。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 。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
,不是
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
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总结:
《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
初步感知诗意;然后根据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并抓住关键字词,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
感情,在此基础上,结合整首诗歌和具体语境,联系诗歌主旨和作者情感,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这首诗第三句中“可怜”即可惜之意,表现出作者对文帝夜对行为的深深遗憾与嘲讽,也流露出作者对贾
生(贾谊)怀才不遇的感慨。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 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可怜皇帝不关心百姓而关心鬼神。
注意 “贾”“伦”
“虚”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2019·河南初一期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 ①
李商隐 宣室 ②求贤访逐臣 ③,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④,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①贾生: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②宜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这里指汉代文帝。③
讽刺效果颇好。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
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
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两首诗情感不同。
2.第三句中的“可怜”一词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人可怜什么。
D.这首诗写汉代事,实际是借古讽今,其思想情感与杜牧的《泊秦淮》相同。
【答案】 D
【解析】 D 项“其思想情感与杜牧的《泊秦淮》相同”错误。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
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 夜半倾谈的情节, 写文帝不能识贤, 任贤;“不
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
【答案】 ①可怜贾生才华无与伦比,却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可怜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②可怜
自己像贾生一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③可怜天下苍生,因为皇帝关心“鬼神”甚于关心他们(可怜皇帝
不关心百姓而关心鬼神)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语的含义和效果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时,首先要反复诵读诗歌,
(二)(2018·枣庄市第三十二中学初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案】 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 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作答要立足于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之上。 《贾生》
九、诗歌主旨
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其实是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
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十、板书设计
【基础过关】
1. 李商隐(约 813—约 858),
(朝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
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祖辈迁荥( xíng)阳(今河南荥阳市) 。
专题 23《贾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何当共剪西窗烛,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夕阳无限好,
。
身无彩凤双飞翼,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这些都是李商隐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题目是《贾生》
。
二、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
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
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3、写作背景
晚唐时期,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
2、作者生平
李商隐,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
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
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
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擅长诗歌写作Leabharlann 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合称“小李杜” ,与
合称为“温李” 。
【答案】 晚唐 杜牧 温庭筠
【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贾生 【答案】 ① ji ǎ 【解析】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3.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 1)访: ( 2)逐臣: ( 3)才调: ( 4)无伦: ( 5)可怜: ( 6)虚: ( 7)苍生: 【答案】 ( 1)咨询,征求意见。 ( 2)被贬谪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 3)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 4)无人能比。 ( 5)可惜。 ( 6)徒然。 ( 7)百姓。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凡。
( 2)第三句中的“可怜”一词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人可怜什么。
参考:
①可怜贾生才华无与伦比,却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可怜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
②可怜自己像贾生一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③可怜天下苍生,因为皇帝关心“鬼神”甚于关心他们(可怜皇帝不关心百姓而关心鬼神)
。
( 3)用现代语言翻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一句。
,
”。
4、李商 隐 《贾 生》中 表 现汉文 帝 诚意 十足, 贾 生才华 横 溢的 句子
是:
,
。
【答案】
1、不问苍生问鬼神
隔江犹唱后庭花
2、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3、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4、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两句则写朝廷与贾谊探讨如何服药求仙的事情,而不去关心民生。用这样的方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寄寓诗
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据此作答。
(三)(2018·九江市同文中学初一期中)诗歌鉴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下列对诗歌情感解读正确是(
)
A.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贫困的生活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