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2014年下半年下午真题(总分:75.00,做题时间:150分钟)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集团公司在全国不同城市拥有多个大型超市,为了有效管理各个超市的业务工作,需要构建一个超市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结果] (1)超市信息包括:超市名称、地址、经理和电话,其中超市名称唯一确定超市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每个超市只有一名经理。
(2)超市设有计划部、财务部、销售部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只有一名部门经理,有多名员工,每个员工只属于一个部门。
部门信息包括:超市名称、部门名称、部门经理和联系电话。
超市名称、部门名称唯一确定部门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3)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号、姓名、超市名称、部门名称、职位、联系方式和工资。
其中,职位信息包括:经理、部门经理、业务员等。
员工号唯一确定员工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4)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号、商品名称、型号、单价和数量。
商品号唯一确定商品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一名业务员可以负责超市内多种商品的配给,一种商品可以由多名业务员配给。
[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阶段收集的信息,设计的实体联系图和关系模式(不完整)如下:[关系模式设计] 超市(超市名称,经理,地址,电话) 部门(____(a)____,部门经理,联系电话) 员工(____(b)____,姓名,联系方式,职位,工资) 商品(商品号,商品名称,型号,单价,数量) 配给(____(c)____,配给时间,配给数量,业务员)(分数:15.00)(1).[问题1](4分) 根据问题描述,补充四个联系,完善图1—1的实体联系图。
联系名可用联系1、联系2、联系3和联系4代替,联系的类型分为1:1、1:n和m:n(或1:1、1:*和*:*)。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联系名称可不做要求,但不能出现重名。
)解析:试题一分析本题考查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及其向逻辑结构转换的过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题目对现实问题的描述,经过分类、聚集、概括等方法,从中确定实体及其联系。
题目已经给出了4个实体,需要根据需求描述,给出实体间的联系。
[问题1] 根据题意,“每个超市有一位经理”并且“部门经理也是超市的员工“,可以得出超市与经理之间的管理联系类型为1:1。
又由于“每个部门有一名部门经理”并且“部门经理也是超市的员工”,可以得出部门与部门经理之间的负责联系类型为1:1。
由“每个部门有多名员工,每个员工属于一个部门”可以得出部门与员工间的所属联系类型为1:*;并且员工是经理的超类型,经理是员工的子类型。
由“一名业务员可以负责超市内多种商品配置,一种商品可以由多名业务员配置”,可以得出业务员与商品之间的配置联系类型为*:*。
完整的ER图如下:(2).[问题2](7分) (1)根据实体联系图,将关系模式中的空(a)~(c)补充完整。
(2)给出部门和配给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 (1)完整的关系模式如下:超市(超市名称,经理,地址,电话) 部门(超市名称,部门名称,部门经理,联系电话) 员工(员工号,超市名称,部门名称,姓名,联系方式,职位,工资) 商品(商品号,商品名称,型号,单价,数量) 配置(商品号,配置时间,配置数量,业务员) (2)部门和配置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的分析如下:在部门关系模式中,由于每个超市都设有计划部、财务部、销售部等多个部门,因此为了区分部门关系的每一个元组,需要“超市名称、部门名称”作为部门的主键。
又因为部门经理也是员工,因此部门经理为员工关系的外键。
在配置关系模式中,“商品号,配置时间,业务员”唯一标识配置关系的每一个元组,故为配置关系的主键,外键为商品号,业务员。
(3).[问题3](4分) (1)超市关系的地址可以进一步分为邮编、省、市、街道,那么该属性是属于简单属性还是复合属性?请用100字以内文字说明。
(2)假设超市需要增设一个经理的职位,那么超市与经理之间的联系类型应修改为____(d)____,超市关系应修改为____(e)____。
(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 (1)超市的地址属性不属于简单属性。
因为根据题意,超市关系的地址可以进一步分为邮编、省、市、街道,而简单属性是原子的、不可再分的,复合属性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部分(即划分为别的属性)。
本小题问的超市的地址可以进一步分为邮编、省、市、街道,故属于复合属性。
(2)因为根据题意,超市需要增设一位经理的职位,那么超市与经理之间的联系类型应修改为1:n,超市的主键应修改为超市名称,经理,电话。
试题二(共15分)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辛月和同学在参加大学生创业竞赛时创建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毕业后几名团队成员决定自主创业,他们租了一个办公场所,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场地规划和装修。
他们将装修分解为水路、电路、网络、办公环境、办公设备配置、办公家具配置等9部分。
他们确定了各任务负责人、进度计划和监控措施,项目按照进度如期完成。
该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如图2-1所示。
(分数:15.00)(1).【问题1】(5分)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该任务的紧前工作。
7.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1) B、D (2) C、E (3) D (4) E、H (5) I、F)解析:本问题考査双代号网络计划图的概念及解读。
双代号网络图又称箭线式网络图,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箭线两端的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或结束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状态的一种网络计划表示方法。
箭线起点端的工作对应于箭线指向端的工作为紧前工作,反之为紧后工作,如图2-1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中A的紧后工作是B, B的紧前工作是A。
所以可得到该题的解答。
(2).【问题2】(10分)下图是该项目的各节点网络参数,各参数内容如图2-2所示。
已知任务A、B、F、J的相关网络参数如图2-3所示,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填写任务C、D、E、I、H的网络参数。
(分数:7.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解析:本问题考查网络计划参数的概念及计算。
工作持续时间是指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S)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F)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工作的总时差(TF)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工作的自由时差(FF)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问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
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完成时间(EF)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ES=max{紧前工作的EF}。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EF=ES+本工作持续时间。
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完成时间(LF)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节点,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
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项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LF=min{紧后工作的LS}。
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减本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LS=LF-工作的持续时间。
某项工作总时差(TF)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TF=LF-EF或TF=LS-ES。
某项工作自由时差(FF)的计算有两种情况,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FF=min{ES (紧后工作)}-EF;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试题三(共15分)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小张等同学在大学生创新活动中承担一个小型电子商务系统的项目开发,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进行开发,为保证开发质量,专门安排了同学负责测试工作。
(分数:15.00)(1).【问题1】(5分)在一个模块完成后,进行测试应该从(1)、(2)、(3)、(4)、(5)五个方面入手。
(分数:3.7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模块接口(2)局部数据结构(3)边界条件 (4)执行路径(5)错误处理注:(1)?(5)答案位置可互换)解析:模块测试也称为单元测试,是通过对每个最小的软件模块进行测试,对源代码的每一个程序单元实行测试,检查各个程序模块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规定的功能,确保其能正常工作。
单元测试主要针对程序模块进行测试,主要有5个任务: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执行路径和错误处理。
(2).【问题2】(4分)在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时,完成了数据库测试、连接速度测试、负载测试、表单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