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二、认真读“材料” 2.审材料的“有效信息”。 如“时间”“阶级本质”等关键信息。大家 在阅读时要注意圈出时间,并联系所学知识 理解材料。不同的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看问题,因而把握材料中人物的阶级属性, 有利于考生通过材料的文字表象分析出真实 含义。
一、认真审“设问”
先看设问,可减轻阅读的难度,提高解答的针对性。
1.审设问中的提示语。
(1) “根据材料回答”。必须要牢牢抓住材料,不能脱离 材料。如要你“归纳、概括”则应根据分值对材料进行高度 的浓缩。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 的答案,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 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 知识总结答案; (4)“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考察学生“独 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这就需 要将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运用判 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
• (2011海南)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 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 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 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 “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 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 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 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 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 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 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他的过失在于残暴苛政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最终使秦朝短命速亡。
一、认真审“设问”
先看设问,可减轻阅读的难度,提高解答的针对性。
2.审设问后附的分值。
高考卷每一设问所附的分值其实在某种程度上 暗示了判分的方向,一般而言,分值为6、4、3、 2分的分别可答为3、2、3(或1)、2(或1) 个要点,而分值为1分的要点则肯定是1个.
①同意第一种观点。
因为:春秋战国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秦王赢政通过兼并战 争,灭掉六国,完成国家统一,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所以他会 平天下。但他完成统一后施行暴政,致使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 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所以他不懂政治,不会治天下。
②同意第二种观点。
因为:当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秦始皇确有雄才大略,但这 不是国家统一的决定性因素。秦统一后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套完 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政治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线建设的背景。(7分) 美国对华采取遏制政策,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国防安全面临威胁; 工业与边境增设 重兵。(7分)
2008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试题
某中学历史课外小组在论及秦始皇时产生了争议:一部分 同学认为,秦始皇很懂军事,他凭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了国家的 统一,他会平天下;但他不懂得政治,导致秦朝短命速亡,他不 会治天下。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以上观点太片面。你同意哪种 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战后两极格局未被打破;美苏争霸;冷战思维占据主导地位。(4分)
(2010海南)27.(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 材料一
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 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 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 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 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 期 (注: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 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地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在答题时如果对所答要点不把握则要将自 己认为正确的要点写在前面醒目位置,补 充要点写在其后面。)
二、认真读“材料” 1.要特别注意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 和“省略号两边”的信息。
它们往往能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 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 而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 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 隐含着重要信息。 要将材料的基本信息 点与教材的基本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 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将材料 与教材挂靠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 化。(4分) 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水利工程衰
败;农业收获量减少。
(2010海南)31.(8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 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 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 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 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 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 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 “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 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 (1959年)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