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整理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记音】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⑤荷.蓧( ) ⑥黍.( ) ⑦怃.然( ) ⑧殆.(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⑪耦.而耕( ) ⑫耰.而不辍.( )【解释实词】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②使子路问津.焉: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④往者不可谏.: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不仕.无义:【通假举要】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鲁孔丘与: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植其杖而芸:【一词多义】(一)实词——见悠然见南山项伯即入见沛公吾未尝不得见也于是见公输盘汝真女子之见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其二子焉才美不外见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二)虚词——而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植其杖而芸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吾恂恂而起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词类活用】①耰而不辍:②子路从而后: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古今异义】①遇丈人古义:今义:②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文言句式判断及翻译】①隐者也②而谁以易之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名言名句】①,来者犹可追。

②,,孰为夫子?③,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二、当仁,不让与师1、为下列加线字注音。

绥之()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2、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循循然善诱人如有所立卓尔:当仁:子之武城:莞尔而笑:予所否者: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且知方也:以俟君子: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4、“是”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1)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2)偃之言是也(3)问今是何世5、“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2)夫子之得邦家者(3)仰之弥高(4)天厌之(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亡之,命矣夫(7)子之武城6、“焉”字意义与用法:(1)割鸡焉用宰牛刀(2)赡之在前,忽焉在后(3)愿为小相焉7、固定结构:(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2)予所否者,天厌之。

8、判断特殊句式并翻译:(1)吾无隐乎尔(2)居则曰:“不吾知也。

”(3)当仁,不让于师(4)浴乎沂,风乎舞雩(5)如或知尔,则何以哉(6)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7)小人学道则易使也9.名言积累:(1)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3)莫春者,,,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为下列词语注音。

诲_____ 弘_____ 莒父_____ 柏_____ 輗____ 軏____ 彫____ 昼_____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___。

(3)更也:____________。

(4)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________。

(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____________。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

3、指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是通什么字。

(1)无欲速_______通________。

(2)如日月之食焉_______通_______。

(3)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____通_ _。

(4)诲女知之乎 _______通_______。

4、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为____________ 子夏为莒父宰为____________ (2)过而不改而____________ 人而无信而____________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而____________ 必不得已而去而____________(3)过而不改过____________ 君子之过也过____________ 孔子过之过____________(4)人而无信信____________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_______信可乐也信____________5、指出词类活用(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欲速则不达(4)足食,足兵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其何以行之哉?(3)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7、名句积累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岁寒,。

,不舍昼夜。

无欲速,无见小利。

,。

,不知其可也。

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为下列字或词语注音。

雍_____ 樊_______ 皋陶_______ 伊尹_______ 恕_______ 譬_______2、解释下列加划线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______________(2)为仁由己______________(3)请问其目______________(4)回虽不敏______________(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__(7)尧舜其犹病诸______________(8)能近取譬______________(9)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10)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______________(12)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

子曰:“知人。

”________通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通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_________通__________ (4)知者利仁_________通__________4、明确词类活用现象。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举直错诸枉(3)不仁者远矣5、注意一词多义的用法。

举举直错诸枉病尧舜其犹病诸举大计亦死君之病在肌肤杀人如不能举病树前头万木春举头望明月6、请从本课中找出一古今异义现象。

7、判断句式类型并翻译。

克己复礼为仁。

问知,子曰:“知人。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8、名句积累己所不欲,。

,任重而道远。

志士仁人,,。

夫仁者,,。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给下列的字注音肱绰忿適谄恶卞2.解释下列通假现象①富而可求也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③若臧武仲之知3.解释古今异义现象①子路问成人②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③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④造次必于是4.解释下列划线实词的意义富而可求也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其然岂其然乎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颠沛必于是见危授命忿思难闻义不能徙今之成人何必然5.一词多义比义之与比尚君子尚勇乎比及三年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6.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义然后取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7.解释句式类型并翻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文之以礼乐以告者过也君子义以为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8.名句积累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人不厌其笑;,人不厌其取。

不义而富且贵,。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六、有教无类1.注音愠弑隅殆谄磋2.通假于吾言无所不说3.一词多义已始可与言《诗》已矣学不可以已殆思而不学则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诸闻斯行诸告诸往而知来者投诸渤海之尾4.辨析词类活用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古今异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古义: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至于他邦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6.判断句式类型并翻译回也非助我者也。

何谓也赤也惑,敢问。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必以告新令尹。

7.名句积累,不悱不发。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如切如磋,。

,思而不学则殆。

,则不复也。

贫而无谄,。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七、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1.给下列生字正音葸悌笃贰趋贰2.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贼:趋:其蔽也贼鲤趋而过庭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孔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几落贼手死就: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其太子丹乃阳会荆轲为贼就有道而正焉是天下之大贼也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闻:偷:楚有善为偷者子亦有异闻乎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善为国者,仓禀虽满,不偷于农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现象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好知不好学今也则亡出则弟4.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①其蔽也贼: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贤贤易色:④不贰过:⑩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⑤民斯为下矣:⑾不如丘之好学也:⑥古之学者为己:⑿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⑦勇而无礼则乱:⒀君子笃于亲:⑧鲤趋而过庭:⒁敏于事而慎于言:⑨生而知之者:5.古今异义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恭而无礼则劳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a生而知之者,上也。

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c好古、敏以求之者也d陈亢问于伯鱼日e敏于事而慎于言7.名句积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也已。

不学《诗》,。

学《礼》,。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选一选1.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曲肱(gōng) 有马十乘(shèng) 恶乎成名(wū) 自牖执其手(yǒu) B 皋陶(yáo) 臧武仲 (zāng) 木铎(yí) 一箪食(dān) C.仪封人请见(xiàn) 诲人不倦(huǐ) 能近取譬(bì) 莞尔(wǎn) D.怃然(wǔ) 绥之斯来(suí) 杀鸡为黍而食之(shí) 喟然(k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长沮耦耕接舆高山抑止景行行止 B.喟然哂笑户牖仰之弥高钻之弥艰 C.荷担舞雩弑君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D.畏葸谄媚切磋己之不欲勿施与人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莫春者,春服既成 B.举直错诸枉C.旧要不忘平生之言 D.闻斯行诸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 B.博我以文C.饭疏食饮水 D.鼓瑟希,铿尔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小人之过必文(掩饰) B.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C.可以语上也(语言) D.人能弘道(扩大,光大)6.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恕"乎②尧舜其犹病诸B.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②不如丘之好学也C.①仲尼岂贤于子乎②君子之于天下也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