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浅析 PPT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浅析 PPT


2、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生产 力落后,生产和生活主要还 是靠体力劳动,很多重体力 劳动需要男性承担,人们把 发家致富的希望都寄托于男 性。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 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 后顾之忧,这些是产生“男 孩偏好”的经济基础。
3、受生育政策的导向
我国原生育政策规定,农村“夫妻只有独生女的”可以生育 第二胎,而第二胎往往成为育龄夫妇生男孩的唯一合法机会,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强化了男女不平 等的思想。加之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低生育率也是出 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条件性原因。
四、带来的社会影响

1、婚姻性别挤压,配对困难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在我国不满20岁的人口中, 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了。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 女性富余l00多万人.
四、带来的社会影响
2、对家庭和社会形成冲击,性犯 罪增多 3、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 碍,造成人口萎缩
男女比例失衡,对一夫一妻制家 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 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和交 换价值“泛商品观念” 作用下, 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增多,离婚 率持续上升,现代社会婚姻关系 和婚姻制度趋于弱化和无序,传 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若干年 后,解决不了婚姻问题的男子可 能会在心理上出现急躁、 失控行 为,必然会出现性犯罪率进一步 升高、 同性恋进一步增多、性行 为严重错乱等现象,家庭和社会 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浅析
目录




一、简介 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状 三、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四、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影响 五、应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 对策 六、结语
一、简介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4月28日发布。此 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亿人。比2000年第 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大陆31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亿人, 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亿人,占48.73%。现阶段我 国男女出生性别比是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达到135: 100,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 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 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将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 “光棍”形势不容乐观。
5、出生性别比与母亲的文化程度负相关
文化程度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出生性别比(%) 132.08 125.25 120.98 117.53
三、我国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三、我国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1、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农耕社会 里,中国逐步形成了“重男 轻女”、“多子多福”、 “养儿防老”,靠男性“传 宗接代”、“祭祖送终”的 传统生育文化。这种传统文 化影响深远,至今在很多地 方还根深蒂固,是偏好生育 男孩的社会文化根源。
五、男女性别失衡的对策

1、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 区教育投入
2、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从历史原因可以看到,很多农村地区更愿意生育 男孩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由于农村地区 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基础差,很多人到年老时 面临着生活难题,他们自己养老困难,生活得不 到保障,因此,只有通过子女来赡养,而女儿基 本上都是外嫁别的家庭,这时养儿就成了他们的 唯一选择。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结合农 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民收入。同时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包括广大农村 老年人口在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健全 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养老保险制度落到实处。
4、社会性别的不平等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女性在 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劳动分配、政治生活参与程度等方 面与男性仍有一定差距,这也促使人们的生育意愿倾向男孩。
5、科技手段的滥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前从没有引发出 生人口性别比的明显失衡,直到近20多年才出现这一问题, 这是因为以往人们尽管有多生男孩的意愿,但是却无力左 右生男生女。20世纪80年代以来,B超、染色体技术用于 胎儿性别检测之后,使生育选择性别有了可能性,出生人 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才显现出来。
4、男性劳动力过剩,就业性别挤压加大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 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带来 一系列影响,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按照现在婴儿 出生性别比的状况,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 性别挤压”的问题将比较严 重。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 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 务等,将来不得已只能让男 子来承担,就业性别挤压进 一步加剧。
3、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而攀升
年份 1989 1994 2000 合计 111.3 115.6 116.9 一孩 105.2 106.4 107.1 二孩 121.0 141.1 151.9 三孩以上 127.0 154.3 159.4
4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生女孩人口/出生男孩人口*100%
二、我国性别失衡现状

1、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 升高 1982年人口普查时出生人 口性别比为108.5,出生性 别结构开始失衡;之后, 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快速 持续上升,1990年升至 111.3,2000年达到 116.9,,我国出生性别比 在80年代有升有降,起伏 较大,进入90年代后却毫 无缓和迹象,一直保持在 115以上。2004年进一步 攀升至121.2。
人口的再生产必须通过母亲 来实现。女性是直接的生育 者,肩负人类繁衍生息和永 续发展的重任。出生人口性 别比偏高,女性在社会人口 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 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出 生率水平下降,人口总量和 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减少,人 口老龄化加快,造成人口严 重萎缩,影响人口长期持续 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冲 击是全方位的。
2、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蔓延全国
1982年人口普查,只 有18个省份的出生人 口性别比偏高, 覆盖 人口78.58%,但是, 没有一个省份出生人 口性别比超过115。 2000年,除内蒙古、 黑龙江、贵州、青海、 宁夏、新疆和西藏等 7省区出生人口性别 比基本正常外,其它 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 比都高出正常范围。 2005年,除西藏外的 所有省份的出生人口 性别比均偏高,其中, 有3个省超过130,8 个省达到了120-1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