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中化学第五章抛体运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竖直墙MN,小球从O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v a,将打在墙上的a点;若初速度为v b,将打在墙上的b点.已知Oa、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v a与v b的比值为()A.sinsinαβB.coscosβαC.tantanαβD.tantanβα2.小船横渡一条河,船头开行方向始终与河岸垂直.若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小船的一段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A.由A到B水速一直增大B.由A到B水速一直减小C.由A到B水速先增大后减小D.由A到B水速先减小后增大3.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A.B.C.D .4.一质点在水平面内运动,在xOy 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坐标(x, y)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x=t+t 2m ,y=t+35t 2m ,则( ) A .质点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质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 .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D .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5.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 点正上方高度为6 m 处的O 点,以1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210/g m s = ) ( )A .0.1 sB .1 sC .1.2 sD .2 s6.光滑平面上一运动质点以速度v 通过原点O ,v 与x 轴正方向成α角,已知质点沿x 轴正方向以x a 做匀加速运动,沿y 轴正方向以y a 做匀加速运动,则( )A .质点一定做匀加速曲线运动B .若y x a a >,质点向y 轴一侧做曲线运动C .若cot x y a a α>,质点向x 轴一侧做曲线运动D .若cot x y a a α>,质点向y 轴一侧做曲线运动7.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前提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绳中拉力 ( ).A.大于A所受的重力B.等于A所受的重力C.小于A所受的重力D.先大于A所受的重力,后等于A所受的重力8.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半球形的碗的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点.在碗的边缘向着球心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抛出点及 O、B点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左侧内壁上B.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C.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右侧内壁上D.小球不能垂直打在碗内任何一个位置9.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A.越接近B岸水速越大B.越接近B岸水速越小C.由A到B水速先增后减D.水流速度恒定10.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点.OA、 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OB=12m.若水流速度为2.0m/s 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均为2.5m/s,他们所用时间分别用t甲、t乙表示,则( )A.t甲=9.6sB.t甲=15sC.t乙=12sD.t乙=16s11.如图所示为一半球形的坑,其中坑边缘两点M 、N 与圆心等高且在同一竖直面内。
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M 、N 两点,同时将两个小球以v 1、v 2的速度沿图示方向水平抛出,发现两球刚好落在坑中同一点Q ,已知∠MOQ =60°,忽略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球抛出的速率之比为1∶4B .若仅增大v 1,则两球将在落入坑中之前相撞C .两球的初速度无论怎样变化,只要落在坑中的同一点,两球抛出的速率之和不变D .若仅从M 点水平抛出小球,改变小球抛出的速度,小球可能垂直坑壁落入坑中12.消防车利用云梯进行高层灭火,消防水炮出水口离地的高度为40m ,出水口始终保持水平且出水方向可以水平调节,水平射出水的初速度0v 在05m/s 15m/s v ≤≤之间可以调节.着火点在离地高为20m 的楼层,出水口与着火点不能靠得太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s g =,则( )A .如果要有效灭火,出水口与着火点的水平距离最大为40mB .如果要有效灭火,出水口与着火点的水平距离最小为10mC .如果出水口与着火点的水平距离不能小于15m ,则水平射出水的初速度最小为6m/sD .若该着火点离地高为40m ,该消防车此时仍能有效灭火13.如图所示是倾角为45°的斜坡,在斜坡底端P 点正上方某一位置Q 处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左抛出一个小球A ,小球恰好能垂直落在斜坡上,运动时间为1t ;小球B 从Q 处自由下落,下落至P 点的时间为2t 。
不计空气阻力,12:t t 等于( )A .1:2B .2C .1:3D .1314.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O 、BO 与水平面夹角均为45°。
现从A 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恰能垂直于BO 落在C 点,若OA =6m ,则O 、C 的距离为( )A.22m B.2mC.2m D.3m15.物体A做平抛运动,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两束光分别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照射物体A,在坐标轴上留下两个“影子”,则两个“影子”的位移x、y和速度v x、v y描述了物体在x、y两个方向上的运动。
若从物体自O点抛出时开始计时,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16.甲、乙两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分别为5m/s和3m/s,两船从同一渡口过河,已知甲船以最短时间过河,乙船以最短航程过河,结果两船抵达对岸的地点恰好相同。
则水的流速为()A.3m/s B.3.75m/s C.4m/s D.4.75m/s17.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甲、乙两物体连接,两物体分别套在水平、竖直杆上。
控制乙物体以v=2m/s的速度由C点匀速向下运动到D点,同时甲由A点向右运动到B点,四个位置绳子与杆的夹角分别如图所示,绳子一直绷直。
已知sin37°=0.6,cos37°=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A点的速度为2m/sB.甲在A点的速度为2.5m/sC.甲由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D.甲由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8.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绕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位置(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物M先超重后失重ω,此时杆水平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L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9.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A.能到达正对岸B.渡河的时间不少于50s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渡河的位移大小为200m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m20.如图所示,一条河岸笔直的河流水速恒定,甲、乙两小船同时从河岸的A点沿与河岸的夹角均为θ的两个不同方向渡河。
已知两小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先到达对岸B.乙先到达对岸C.渡河过程中,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D.渡河过程中,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二、多选题21.“套圈圈”是小孩和大人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者站在界外从手中水平抛出一个圆形圈圈,落下后套中前方的物体,所套即所得.如图所示,小孩站在界外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一物体,若大人也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同一物体,则 ( )A.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B.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C.大人退后并下蹲至与小孩等高,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D.大人退后并下蹲至与小孩等高,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22.如图,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2t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A.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23.如图所示,两个挨得很近的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O以不同的初速度v A、v B做平抛运动,斜面足够长,在斜面上的落点分别为A、B,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A、t B,碰撞斜面前瞬间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已知OB=2OA.则有()A.v A:v B=12B.t A:t B = 1:2C.α> βD.B球离斜面最远的位置在A点的正上方24.在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相互紧靠的三角形斜面,将a、b、c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时其落点如图所示,小球a落点距水平面的高度最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c的飞行时间最长B.小球c的初速度最大C.小球a的速度偏向角最大D.小球a的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小25.一小船渡河,河宽d=150m,水流速度1v=3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2v=5m/s,则下列正确的是()A.渡河的最短时间为t=30sB.渡河的最小位移为d=150mC.船不可能垂直到达正对岸D.以最小位移过河时,船头与上游河岸之间的夹角为53°三、实验题26.(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现把两个小铁球分别吸在电磁铁C、E上,然后切断电磁铁C的电源,使电磁铁C上的小铁球从轨道A射出,并在射出时碰到碰撞开关S,使电磁铁E断电释放它吸着的小铁球,两铁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_________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取g=10 m/s2,那么:①闪光频率是____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是______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27.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从同样高度处自由下落,频闪照相仪拍到了B球下落过程的四个位置和A球的第1、2、4个位置,如图所示.已知背景的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为2.4 cm,频闪照相仪的闪光频率为10 Hz.(1)请在图中标出A球的第3个位置_______;(2)利用这张照片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3)A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8.(1)图甲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的仪器外,还必须在图乙中选取的仪器有____(填字母),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调节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实验选用的斜槽必须要光滑,以消除摩擦力影响D.在斜槽上选定小球运动起点,使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