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完美版1
(人教版)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完美版1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目
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 准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
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沧海桑田 1.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___地__壳__的__变__动_____和 ___海__平__面__的__升__降________。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 ___填__海__造__陆_____。
A. ① D. ④
B. ②
C. ③
7. 读图2-2-5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 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A ) A. 大陆漂移说 B. 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C. ①大洲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 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图2-2-6,完成8—9题。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 ____南__美__洲_____大陆凸出的部分与_____非__洲_____大陆凹进的部分几 乎是吻合的。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____大__陆__漂__移____说。 3.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___连__接_____的 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 缓慢地___漂__移_____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D.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5. 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B ) A. 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B. 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C. 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 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6.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读图2-2-4,其中表示现 代大陆的分布状况的是( A )
谷 ____海________;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_____山________。
洋
脉
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2亿年前的 分裂 一块大陆 漂移
分裂成 几块大陆
分裂 漂移
今天的七大洲、 四大洋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 成。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 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其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 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和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三、板块的运动
4.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 __板__块__构__造______学说。该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
体一块,而是由_____板________拼合而成。 块
5.填图:在图2-2-1适当位置分别填注六大板块的名称。
6.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稳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
板块
卑斯山脉形成
5.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主要有两大 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 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 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①:沧海桑田 1.贝壳堤(如图2-2-2所示)位于天津市东部的津南、大港、塘沽 等地,是距今五千余年至五百余年前的古海洋遗迹,是海生贝壳 及其碎片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 黏土薄层组成的堤状地貌堆积体,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 天津市贝壳堤的形成过程证明了( B )
A.此处曾经发生大地震 B.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变迁 C.河流泥沙长期在海岸堆积 D.现在的海平面比贝壳堤形成时上升了
2.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 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B ) A.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B.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
3.海陆变迁的原因不包括( A.地壳的变动
D) 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的活动
D.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②: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读图2-2-3,完成4—5题。
4.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D)
A.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B. 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C.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8.下列关于图中古地层的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C )
①美洲和非洲、欧洲古地层遥相对应
②美洲和亚洲、非洲古地层遥相对应
③非洲南端和南美洲东南古地层一致
④非洲南端和北美洲西南古地层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 D )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地球是个球体 D.陆地曾经连在一起,之后发生了分离漂移
知识点③:板块的运动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如图2-2-7所示的科学小实验:饼干板 块运动。实验材料:奶油、盘子、一碗水。实验步骤:盘子上涂上 厚厚的奶油,饼干沾水至柔软,把饼干从两侧一起向中间推形成一 座山。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实验可以解释为( D )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地理现象
所处板块位置
结果
喜马拉雅山脉“长高”
亚欧板块、印度 洋板块之间
挤压使喜马拉雅 山抬高
地形 形成
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非洲板块、印度 张裂使红海不断
洋板块之间
扩大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亚欧板块、非洲 板块之间
挤压使地中海缩 小
阿尔卑斯山脉形成
亚欧板块、非洲 碰撞挤压使阿尔
定 地带,地壳比较_____活______。世界上的_____火_______、___地_______,
跃
山
震
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例如____环__太__平__洋_____地带和
____地__中__海_______—_____喜__马__拉__雅_______地带。
7.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____裂______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