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描写人物的作文【篇一:写作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写作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常见的写作手法。
能够识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深刻理解二者的关系以及彼此配合运用的好处,能够熟练的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对于阅读和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涵正面描写:作为小说,有作者极力塑造的主人公;作为记叙文,有作者极力表现的主要人物。
为了表现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直接刻画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身体、心理,以实现作者的表现目的,就是正面描写。
简单理解为——要表现谁,就直接刻画谁。
因此,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
例如:要表现一个人长得英武潇洒,就直接刻画这个人本身,而不刻画他意外的任何其他事物。
他身高八尺有余,一身白盔白甲,骑着一匹日行千里的枣红马,手中一把三尖两刃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细细打量,脸如明月,雪肤皓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两道浓眉如剑,直插鬓角,一对虎目,炯炯有神,笔直口方,面沉似水。
这里虽然刻画了他的盔甲、坐骑和兵刃,也不属于其他事物——因为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衣着、饰物、手提肩扛背背骑乘推拖等一些列事物。
这些都是正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主要人物或主人公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必然置身一定的环境,在具体环境中做事,除了环境整体意外,其中必然有其他人的存在、物的存在,必然有影响主要人物行为的各种客观、主观条件。
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为因,常常要引起环境以及环境中人和物的变化,同时各种主客观条件又限制这主要人物或主人公的行为。
我们可以从他们周围的环境、人物、具体事物、主客观条件四个要素,反过来表现主要人物或主人公。
我们把要表现甲,却去写与之相关的人、事、物、环境、条件的部分,称谓侧面描写。
例如:台上的相声演员表演得风趣、幽默,台下的观众就会笑得前仰后合,掌声就会此起彼伏,环境就会变得轻松愉悦,现场的很多事物都会给人愉悦的感受。
台上台下的表现是一种因果关系——台上的表演越幽默,台下的笑声就会越响亮,掌声就会越热烈。
台下的笑声越响亮,掌声越热烈,也就说明台上的表演越幽默风趣。
根据这个原理,作者在写作时,要表现台上的相声演员,却把视角离开台上的演员,以描写台下观众的表现、环境的氛围、事物的状态、演出的条件来间接表现台上相声演员的演技高超。
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关系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主人公服务。
形象一点说正面描写是正规军,侧面描写是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正规军正面作战,地方游击队根据需要随时配合,多角度辅助,共同完成同一个作战任务。
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以正面描写为主线,以侧面描写为陪衬。
侧面描写的表达目的服从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并始终与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保持高度一致。
添加侧面描写的目的,是从更多的角度凸显正面描写要表达的内容,使之更突出,更精彩。
例如《陌上桑》中的正面描写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其表现的目的是:极力表现罗敷容貌之美。
侧面描写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其表现目的是:描写侧面人物——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使君,直接表现这些人对罗敷的痴迷,间接表现罗敷之美——因此我们说侧面描写的最终表达目的是配合正面描写,进一步表达正面描写要表达的内容,二者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一)正面描写的内容选择主要人物或主人公的典型事件,整体上叙写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叙事过程中,除了表述事件发展的过程,主要刻画主要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以表现他的情感、品质、精神、情趣、志向,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生哲理。
(二)侧面描写的主要内容在正面叙事,描写主要人物和主人公的同时,根据正面描写的表达目的,对应不同的情节发展点,着眼当时的环境、人物、事物、影响主要人物行为的条件,进行补充穿插描写,配合正面描写,突出正面描写要表达的内容。
例如,表现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正面刻画:主人公帮助一个收废品的人推车上坡。
侧面刻画:(一)借助环境:时间正直盛夏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闷热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起来,37度的高温似乎要把每个人蒸熟。
——极言环境之酷热,间接突出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借助人物:从旁边走过的路人,大多数装作没看见,偶尔有几个善良的人,想帮帮这位老人,一看到这脏兮兮的垃圾车,一感受这火热的天气,也都放弃了出手相助的念头——其他人的视而不见和畏惧不前,和主人公的毅然出手构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它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借助具体事物:路旁的树木奄奄一息,无精打采地注视着老人,现出爱莫能助的神情。
而那个可恶的陡坡,兀自倾斜着身子,像邪恶者狰狞的眼神。
借助具体事物,再次突出人物品质。
(四)借助影响主人公的条件:那天,他患了重感冒,高烧39度始终不退,烧得他昏昏沉沉的,如果不是实在支撑不住,他绝不会在这样的中午出来,到医院去。
——他得了重病,这个条件对于帮人推车,是及其不利的条件,然而他还是伸手了,进一步突出主人公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相对位置安排(一)整体安排:以正面描写为主线,侧面描写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当时故事情节发展提供的客观便利,穿插在正面描写过程中,与正面描写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表达目的。
(二)通常顺序:一般情况下,侧面描写的内容是由正面描写的内容引发的,所以侧面描写一般放在正面描写之后。
(三)事件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条件位置处理。
因为这是相对独立的部分。
可以放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放在起因部分写作。
先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再具体描述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件怎样的小事,是很常见的一种写法。
而事件发生的条件,既可以揉在环境中交代,也可以放在起因中交代,还可以以插叙的方式,在叙事过程中加以增补。
五、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带来的艺术效果(一)能够立体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角度多变,笔法灵活。
(二)能够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鲜明。
(三)故事情节发展张弛有致——正面描写情节紧凑,侧面描写会让情节发展变得舒缓。
(四)使叙事过程详略得当,详写部分内容丰满,有血有肉。
六、实战训练看戏叶君健时间是晚上八点。
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
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
树叶子也是静静的。
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
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
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
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
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
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
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
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她开始唱了。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
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
潮在涨。
没有谁能控制住它。
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
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
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观众和他打成一片。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
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篇二: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篇一: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描写人物特点作文每天早上七点,楼道里总会响起那熟悉的脚步声和洪亮的叫门声“牛奶来了!每当听到这一声响起时,我便知道那为送奶工来了,我就会爬起被窝去开门。
那位送奶工很普通,是一位50多岁的伯伯。
那位伯伯的皮肤黝黑黝黑的,一看就知道是长年在外风吹日晒的结果;在他花白的头发下,有一双不大却炯炯有神的眼睛。
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因为他的牛奶又浓又香,所以很多楼层的住户都订了牛奶的。
其中一家在六楼,六楼那家订户也就是我们家,12层楼,这上上下下一趟,不拿东西就已经把人累得够呛了,何况那牛奶瓶又圆又滑,一不小心就要摔坏几瓶。
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披上了银色的时装,漫长而又寂寞的严冬提前来到了。
但不管刮风还是下雪,那位伯伯总是会来送牛奶。
清晨,还是跟往常一样冷。
“丁零”门铃又响了起来,我还想在被窝里睡觉,可又必须去开门,无赖中,我慢吞吞的去开门。
打开门,只见往常一样站在门口,面带着微笑,穿着一件黑大衣,额头上有深深的皱纹,好像能把蚊子夹住似的,但是这样看起来也很有精神。
我随手拿过牛奶瓶,哪知牛奶瓶一下重重地摔倒了地上,我失望地自言道:“哎,今天的牛奶算是泡汤了!”那位伯伯笑呵呵地说:“不打紧,今天再补一瓶,不收费。
”我接过牛奶,道了一声谢。
又是寒风呼啸的早晨,这位伯伯又来送奶,他小心翼翼地把流奶递给我,当我接过牛奶瓶时,发现他的手都已经被无情的寒风给吹裂了,皮肤好象老松树的皮,皱皱巴巴的,有一道道的口子,他的头发被冷风吹的微微颤动,我见他的嘴皮在颤抖,显然他非常冷,尽管还是笑着的。
我问他:“天这么冷,您不带手套吗,要不我叫爸爸送你一双?”他边说边指着瓶子:“你看,这瓶子外有一层冰珠,戴上手套,瓶子就容易滑掉,而且我已经习惯了。
”他走时,我趁他没注意,把爸爸的黑色手套轻轻放在了他的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