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试卷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幽寂(jì)哽咽(yè)蝉蜕(tuì)九曲连环(qǔ) B. 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ǐ)脑髓(suí)C. 犹豫(yù)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 D. 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清晨,我走在校园中,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让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

②刑警队员们表示,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查个_________。

③在这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中,市工商局清查并_________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④招聘会上,面对考官们略带挑剔的提问,王虹_________,对答如流。

A. 清晰水落石出烧毁滔滔不绝 B. 清脆山穷水尽烧毁胸有成竹C. 清晰山穷水尽销毁滔滔不绝 D. 清脆水落石出销毁胸有成竹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 老师那和蔼可亲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D. 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B. 《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C. 《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B.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C. 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D. 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E.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6.选出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B.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C.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7.下列对文章《卖油翁》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详写了陈尧咨射箭,略写卖油翁酌油。

B. 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能骄傲。

D. 本文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默写(共1题;共8分)8.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导读(共1题;共8分)9.走近名著。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1)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

(2)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4分)10.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3分)11.读下面这幅漫画,说说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六、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20分)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年花开钱海燕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

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

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

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

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

”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

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

”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

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

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

”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

“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

”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

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

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

”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

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

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

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

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⑯B 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选自《中学生阅读》2016年第 2期有删改)(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②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3分)1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这里指父母。

③汩: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家乡的人。

⑥无忝:不要辱没。

忝,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③然今遣汝者________④力改故习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3)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4)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八、写作题(共1题;共50分)1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及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诗)【解析】【分析】A.“曲”读qū。

B.“祈”qí。

C完全正确 D.“氛”读fēn故答案为:C【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

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