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教育———
站在孔子像前的思考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丛钰20161194
生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名词,它承载着不但是一个肉体,更是一具灵魂。
生命的意义在于衍生,在于其发展的过程。
人从一出生还是个一无所知的孩童,经历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各样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不同的人格,不同的特点,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是一件非常神奇而又充满惊奇的过程。
生命终有尽头,人总会面临死亡,但是能留下来的是人的精神,人所带给这个世界的贡献,这会让世人永远记得你,让你的名字你的过去你的一生代代相传。
孔子作为中国的早期教育者,无疑他也教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学子,留给世人到如今还能受用的教育经验,其提出的“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现在还是很多教师们口口相传的教育理念。
我记得那时候去实习的时候,我的实习老师和我说过孔子的这个思想,为此我还特地去查了一下资料呢。
教育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定会经历的过程,这个教育不是狭隘的学校教育,包括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其实一个生命从一出生起来,就已经收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最多的当然是来自母亲的教育,从你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来自外界的教育。
你懂得冷了要哭,饿了要哭,生病了要哭……后来逐渐学会了冷了要找衣服,饿了要找吃的,生病了要找医生。
这些不都是教育吗?
而作为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里最特殊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接受学校教育意味着你开始系统的接触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知识,你开始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是你所不了解的,但是渐渐地你也会发现你开始可以通过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教授学生们知识,其实是带领他们领悟世界的过程,领悟真善美,分别善与恶,明辨是与非,这是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其次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生命,很多老师说这个学生怎么这么笨,其实我们不妨可以把它理解为这个学生他领悟世界的过程比较慢,因此他更需要你的帮助,去让他能够更好的做到他最大限度的领悟这个世界。
这也是尊重学生,尊重生命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