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建筑风格鉴赏.

西方建筑风格鉴赏.


• 穹顶直径: 43.3米
• 顶端高度: 43.3米
• 顶端圆洞直 径:8.9米
拱券
• 拱和券的合称。块 状料(砖、石、土 坯)砌成的跨空砌 体。利用块料之间 的侧压力建成跨空 的承重结构的砌筑 方法称“发券”。 用此法砌于墙上做 门窗洞口的砌体称 券;多道券并列或 纵联的构筑物(水 道、屋顶)称筒拱; 用此法砌成的穹窿 称拱壳。
• 拜占庭式建筑,指的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 在古罗马巴西利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东方(主要 是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艺术,形成了新的 风格。对后来的东欧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很大影 响。
发展历史
• 前期(4-6世纪)
• 拜占庭帝国的强盛时期,也是拜占庭建筑最繁华的 时期。主要是延续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并且吸收东 方的艺术经验。6世纪中叶,帝国的极盛时期,建 筑了一些庞大纪念性建筑。
其他代表建筑
公共浴场是古罗马 建筑中功能、空间 组合和建筑技术最 复杂的一种类型。 罗马共和时期,公 共浴场主要包括热 水厅、温水厅、冷 水厅三部分。较大 的浴场还有休息厅、 娱乐厅和运动场。 浴场地下和墙体内 设管道通热空气和 烟以取暖。公共浴 场很早就采用拱券 结构,在拱顶里设 取暖管道。
拜占庭
主要建筑成就
• 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 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类制。 • 拜占庭建筑装饰艺术——马赛克
•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像克里姆林宫,是个洋葱头,或 者不是纯洋葱头,但是上面有个明显的十字架,而 且很柱子形状的时候,那多半是拜占庭风格。
意大利 拉文纳 圣维塔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
• 中期(7-12世纪)
• 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导致国土缩小,建筑也减少, 规模也大不如前。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 处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 并着重于装饰。
圣马可大教堂
• 后期(13-15世纪)
• 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和其建筑损坏不堪,尤以第 四次十字军东征为甚。以后巴列奥略王朝时期兴建 的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在被奥斯曼帝 国灭国后大多破损无存。 • 建于14世纪、位于萨洛尼卡的圣使徙教堂常被引用 为典型的晚期拜占庭建筑。其他在1453年,君士坦 丁堡的陷落前所兴建的教堂多数现存于希腊的阿索 斯山和米斯特拉斯。
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原意为长方形会堂,是古罗马的一种 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 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 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 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 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 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 场的豪华建筑。
建筑赏析
建筑赏析
罗马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风 发展,主要的成就是万神庙和巴西利卡类的建筑。古 罗马的拱券技术也达到一定的高度,为石材建筑的大 跨度提供了条件,同时对古希腊柱式进行了改进,出 现了券柱式这在今后欧洲的建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的成就是万神庙和巴西利卡类的建筑。
万神殿
• 万神殿(Pantheon) 是至今完整保存的 唯一一座罗马帝国 时期建筑,始建于 公元前27-25年,由 罗马帝国首任皇帝 屋大维的女婿阿格 里帕建造,用以供 奉奥林匹亚山上诸 神。万神殿是古罗 马精湛建筑技术的 典范。它是一个宽 度与高度相等的巨 大圆柱体,上面覆 盖着半圆形的屋顶。
特点
• • • • •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多立克柱式(Doric),2. 爱奥尼克柱式(Ionic),3. 科林斯式柱式(Corinthian),4. 女郎雕像柱式。 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 特定的手法。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 谐。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罗马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始建于公元306年—310年,由君土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337年完成 整个建筑平面呈矩形,穹窿及其支撑结构显得庄重,具有纪念性,因此, 这种巴西利卡也就成为后来基督教建筑的一种模式。

基督教沿用了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尤其罗马风时代 的大多数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 义也发生了变化,今天在罗马天主教的用语中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被 称为巴西利卡,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西方古典建筑风格鉴赏
建筑风格
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 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 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 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 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 影响而有所不同。
概述
• 西方古代建筑的范围,是指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 之前的建筑。主要以石块砌垒。 • 按时间排序可以大致分为:古希腊建筑——古罗马 建筑——拜占庭建筑——哥特式建筑——罗曼建 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古希腊建筑鉴赏
•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 是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 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 为止。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 主要建筑都用石料。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 度一般是4~5米,最大不过7~8米。石柱以 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 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 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虽然古希 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 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 中得到借鉴。
影响
古希腊建筑通过它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 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画及雕刻艺术给人以巨大 强烈的震撼,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令它经久不衰。它的梁 柱结构,它的建筑构件特定的组合方式及艺术修饰手法, 深深地久远地影响欧洲建筑达两千年之久。因此我们可以 说,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