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读书笔记《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近期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我被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它不单单是一本讲小学教育教学的书,而
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创新性教育教学的一本书,书中华老师的课
堂上总让我感到,他时刻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一
言一行。
从书中我领略到了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
全书共有六部分,即“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
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
读后的
感想有以下几点:
1.华老师的观察细致。
所作随笔大都从细处入手。
从老师的
教具掉地上,孩子捡起来交给老师,老师没有道谢。
到蹲下来和
孩子对话,到老师自己擦黑板,到究竟怎么读分数……等等。
这
些细节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都会经常出现有的我有所注意,有的
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读了华老师的这些随笔,对我太有启发了。
是的,教育就是要从小细节方面入手,小的不注意,大的即使注
意了,对一个教育者的进步来说,也不会有特别大的作用。
2.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热爱数学。
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氛
围并不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
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
学的爱。
而从字里行间更能看出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从
而他也换回了同学对他的爱和信任。
3.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学会
学习?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并积极实践。
就是“采取灵活多样
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采取活
动的形式。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
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
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
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
到很乏味,越学?诳翁媒萄е校瓷枨榫白プ≈兜纳さ悖
て鹧那笾銮垦暗男巳ぃ偈蛊渲鞫骄糠浅
V匾A硗庖扇“阎度の痘男问健=淌σ朴诎殉橄蟮母拍罹咛寤畎碌牡览硇蜗蠡菰锏氖挛锶の痘缥艘桓
黾虻サ牡既耄嗨技父鲂瞧冢钪照业叫『锘菡庖磺榫啊>】赡苁寡械叫掠薄⑿缕妫哂行孪矢泻臀Γ印耙
已А北湮拔乙А碧峁┪镏誓谌莺屯贫Α2扇『玫?教师的评价要根据差异原则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个标准,
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
子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
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有针对性、
导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题方法新颖,就能批上:“你的想
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
有的孩子学习进步
了,可写道:“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
去做,就会有所收获。
”对个别同学还能写上:“最近怎么了,
为什么错题比较多?应该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师。
”这样,把作业作为媒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通
过评价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利于
增强自信心。
最后以华老师的一个案例作结。
《中括号》一课,华老师带着一顶帽子上课,是磕破了头才戴的,但为了这顶帽子华老师就斟酌了很久,该怎么来跟孩子解释
戴着帽子上课。
最后终于让他想到了,请看以下案例:
“小朋友们,此时此刻,看到讲台上的我,你最好奇的是什么?”
“您的腰杆挺得特别直。
”
“您戴着帽子。
”
“我为什么戴帽子?”
“您没头发。
”“您的发型不好看。
”“戴帽子年
轻。
”“推广20**奥运。
”“帽子有各种各样的功能。
可以装饰,可以遮阳,可以保暖,还可以遮羞。
那我为什么戴帽子呢?不告
诉你,这是个迷。
”
……
下课了“我”深深一鞠躬,同学和老师都看到了后脑勺的白
纱布,轻轻地笑了。
“哈哈,脑袋上带个帽子和算式中加个中括号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某种需要,帽子和括号都有着特别的功能。
”
在华老师的课堂上一顶帽子可以成为教具,一次意外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
作为一青年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断自我反思,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
多读书,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我将循序渐进,踏实勤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自己锤炼成一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要求的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