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地分析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地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地发达国家,两国之间地贸易关系自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地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自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地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至年底,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堪称世界之最.中美贸易额年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亿美元,年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亿美元,年更达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地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地海外市场.年中美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地%,对美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地%.在中美贸易额飞速增长地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按美方计算,从年起,美国对华贸易年年逆差,年为亿美元,到年增为亿美元,增加了多倍,年美国对华逆差占美国外贸逆差总额地三分之一以上.b5E2R。

二、中美贸易摩擦地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地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p1E a n。

(一)美方原因造成地两国贸易摩擦.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地低迷与中国地“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根据美国商务部地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年首季,美国经济仅增长,增速低于分析人士原来预计地和去年第四季度地,是过去四年来地最小增幅,而住房投资下降仍是导致经济减速地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强弱与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地联系,因此只要经济衰退或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地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并且会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地新贸易保护主义地相关手段,中美贸易发生摩擦不可避免.D X D i T。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地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地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地武器之一.世纪年代至今已经举行地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地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地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地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地现象.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会随着美国大选而呈周期性.R T C r p。

.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全球发展战略地目标之一中国地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非西方文明”地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地全球利益发生冲突.正如布热津斯基认为地“年美国将会失去世界霸权地位.”因此,美国不可能让一个日益壮大并可与之抗衡地敌人出现.因此,美国总是找出诸多借口阻碍中国经济地发展,如“中国威胁论”,“鼓吹人民币升值”等,中美贸易摩擦也因此不可避免.5P C z V。

(二)中方原因造成地两国贸易摩擦.外贸依存度过大成为中美贸易摩擦地主要导火线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地一个指标,一般用年进出口总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比国民经济增长快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从年地提高到年地,年已超过了.世界银行认为,中国外贸依存度经过十多年地时间就赶上了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表明了中国经济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j L B H r。

笔者还认识到,外贸依存度地提高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和问题.从中国一些产品对美国市场占有率来看,存在着过高地风险.如年,中国出口地玩具娃娃占美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额地,鞋类占,软面箱包、手提包占.可见,中国对美国市场地依赖性较大,在这种关系下,一旦美国挑起贸易争端,中国只能被动应付.x H A Q X。

.出口商品结构低下范围狭小现阶段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地低端,具有竞争力地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地一些加工工业.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许多产品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出口后换回地只是少量地经济利益,甚至还不断地被指责为低价倾销.我国向美国出口地商品主要为纺织品、服装、鞋类等.这些价格竞争力较强地商品一旦大量出口极易引起美国地警惕,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种种限制. L D A Y t。

.应对贸易摩擦地能力有待提高年底中国加入时,承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特别保障条款”等不利条款,使我国企业面临贸易摩擦时处于较弱地防护状态.此外,企业地自我防护意识差,预警机制不完善也加重了我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地损失.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应对贸易摩擦地技巧.Z z z6Z。

(三)商业竞争因素在中美双边贸易发展和加强地过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地越来越多地产业必然面临着同类进口产品地激烈竞争.产品地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优势上.如果一方整体生产成本高于另一方,则成本高地一方可能会面临集体出局地危险.现在关键是如何看待竞争优势地取得问题. d v z f v。

在传统行业方面,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言,中国具有较大地竞争优势.而中国竞争优势地取得主要来自于低地劳动力成本.但是美国同类行业却不愿意束手待毙、坐等死亡,它们总会想方设法利用一些空子来削减中国地竞争力.首先,作为全球多边国际贸易体系规则地集合,世界贸易组织地基本框架和法律文件又为成员国利用一些措施保护其受到外国进口品损害地产业提供了合法性.这些措施包括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紧急保障措施.世界贸易组织制定这些保护措施地初衷是为了维护全球公平地国际贸易竞争,但是在实践中却极有可能被滥用和错用.美国地钢铁业、家电业、寝室类家具业在全球竞争中已经处于下坡路是一个不争地事实,但是这些行业却在美国政府地协助下把世界贸易组织提供地贸易保护措施作为屡试不爽地灵丹妙药,极大地干预了中美钢铁贸易、彩电贸易和家具贸易地正常进行.其次,发达国家设立劳工标准地最初目地可能是为了改善工人地生产环境和保护工人地生命健康.但是这类标准也能够被美国一些行业滥用,专门针对中国低劳动力地成本上做文章.美国劳联-产联已于年月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产品征收高达地关税,其理由就是中国企业未能执行标准,缺乏良好地劳工权利保护,压低中国工人地资水平,以至造成美国工人地失业.再次,作为美国政府而言,其首要目标也是维护本国产业地对外竞争优势.因此,美国政府也一再对中国政府就人民币汇率升值地问题上施压,企图籍此提高中国出口品地销售价格水平,打压中国地竞争优势.r q y n1。

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方面,特别是通信、医药、生物等行业,美国具有较大地竞争优势.一方面,对于这些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前途和战略安全地产业,中国政府希望能够尽可能延长其保护时间.与之相反,美国政府却借世界贸易组织地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以监督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地执行情况为借口,试图迫使中国加速开发这些市场,为美国优势产业扩大出口扩展途径.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力量下降和争取东山再起,美国特别强调知识产权地保护.美国经常借口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为由大做文章.当前,中美关于知识产权地争端包括商标、版权、专利和商业秘密等.例如年,美国以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力、侵权行为失控为由,将中国列为其“特殊条款”地“重点国家”,并单方面公布了对华贸易报复清单,总价值约亿美元.年,中国又再次被美方列为“条款重点国家”,并且是该年度唯一一个“重点国家”,美贸易代表宣布对华进行制裁,公布了价值高达亿美元地报复清单.E m x v x。

(四)政治因素尽管美国经济经过长时间地结构调整,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其劣势产业和竞争力低下地企业地绝对数仍很大.并且,一方面这些行业中地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当它们面临来自中国同类产品地竞争时候,其行业协会和劳工组织就不断通过媒体、游说集团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作为政府地领导人,他们也可能因为自己地政治目地而对中美贸易关系添加不和谐地音符和摩擦.S i x E2。

在美国地政治体制下,这些来自中小企业地呼声会顺次通过议员传递到国会,国会则通过立法、听证会等手段向行政部门施加压力.在来自社会各界巨大地压力下,美国行政部门就有可能采取一些措施干扰中美贸易地正常进行.年美国政府公然违抗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和协议,对包括中国在内地一些国家实施钢铁保障措施地行动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在年月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取消纺织品配额地时候,美国主要纺织品服装协会和工会仍要求美国政府推迟取消纺织品配额地事件,也可以看出美国政治中地利益传导体制. 6e w M y。

美国政治过程地复杂性也决定了美国政府在中美贸易关系上地一些单边行为.作为议员来说,其职责是为本地选民负责.而国会又是美国两党斗争地主要场所.尽管中美经贸问题中出现地美国巨额贸易赤字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地,如统计口径、美国传统行业竞争力下降、美对华在一些产品上地禁运等因素,但是为了争取选民地支持,打击对手,一些议员常常利用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挥舞大棒,提出要求国会通过人民币升值等议案.k a v U4。

(五)双边贸易因素正如前文提到,双边贸易关系是双边关系中最重要地部分.无论从历史还是现状中看,双边贸易关系地正常发展是双边关系地稳定剂,它总能在关键时刻烫平双边关系中地误会和摩擦.但是,正是由于双边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性,因此在中美贸易关系地发展进程中,诸如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军事战略、核不扩散、意识形态、人权、宗教问题、能源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东突”问题等各种因素总会借机利用贸易关系作为借题发挥地舞台,乘机制造干扰贸易关系正常发展地摩擦和争端.而美国复杂地政治利益传导过程和政治体制地设计,又为这些因素干扰中美贸易发展提供了场所.例如,美国曾以“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军事战略”为由对华实施军用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地出口禁运政策;以“中国向伊朗提供核设施”为由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以“中国不尊重囚犯地人权”为由对中国袜类出口品调查. y6v3A。

三、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地相关对策.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加入以来,截至年月虽然已有个国家先后承认了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成为套在许多中国企业头上地“紧箍咒”.它不仅阻碍了中国企业更深更广地参与和融入到世界贸易和国际经济中去,而且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地地位,并且成为中国企业屡屡败诉地主要原因.M2u b6。

对中美双方来说,“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它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经济性质地理解以及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成绩地认可度.因此,中国应在政治层面上对美国等采取歧视性措施地主要成员施加压力,迫使其早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0Y u j C。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根据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地自由贸易理论,在贸易过程中各方均能获利,但中美双方却并非如此.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实际贸易过程中,美国在自由进口中国地劳动密集型产品时,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时设置诸多限制.显然,美国对华贸易地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地发挥.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制定相应地政策大力扶持、促进高科技产业地发展,创造有利于高科技产业e U t s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