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设计模式》教学设计2018(模板)

《软件设计模式》教学设计2018(模板)

教学设计(理论版)课程名称:软件设计模式开课单位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师:韩丞(讲师)授课班级:16计科1班授课学年学期: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填表说明1.该教学设计模板为理论课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教学设计总概”是对该门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主题(章、节)教学设计”指具体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根据首页的“教学安排”整体情况,并视一次授课内容量,选择以主题或章或节作为设计单元;“课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本人在该门课程教学实施结束后的整体评价和反思。

总概页、教学反思页内容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只需填写1次。

所有表格均可添加页面。

2.封面内容(1)“授课教师”内容包括授课教师的姓名和职称,以“张三(教授)”形式填写。

(2)“授课班级”内容分两种情况填写,“授课班级”是行政班的教学班应填写“年级、专业、班”信息,非行政班的教学班填写“混合教学班”。

3.总概内容(1)“课程性质”参照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性质分类。

(2)“课程目标”指该门课程“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

(3)“学情分析”指对学生的性别构成、原有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习惯、时间投入、资源获取方式等有效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4)“课程资源”指纸质资源(如教材、参考资料、习题集、辅助资料等)、电子资源(如网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PPT、电子学术论文、专著、会议报告等)、硬件资源(场馆、器材、设备、实验室等)、社会资源(如基地、平台、厂、所等)。

(5)“学时安排”采用“X学时”格式填写。

4.主题(章、节)教学设计内容(1)“学习目标”描述学生完成学习后的行为表现,应用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学习行为表现要有成果物。

采用“学生能够……”的方式进行表述。

如:“学生能够根据案例给出的背景,综合分析案例中的外汇风险类型,并选择正确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能撰写分析报告并上交。

”上述学习目标中的“分析”“选择”“撰写”“上交”等行为动词均可检测,忌用“知道”“掌握”“了解”等在“学习目标评价”中不能检测的行为动词,否则学习目标无法评价是否达到。

(2)“教学分析”中,“教学内容分析”指教师对讲解内容的分析,鼓励教师把教学内容系统化,用结构化图表或思维导图呈现;“教学重点”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核心的内容;“教学难点”指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技能。

(3)“学习效果评价”指为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价的设计活动。

如上述“学习目标”中,教师组织学生“分析”“选择”“撰写”等活动。

评价设计活动实施时,根据不同学习目标要求,可在课中评价,如“说出……”“分析……”“选择……”;也可在课后完成,比如“撰写……”“课后作业”等。

5.课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内容”指教师完成该门课程所有教学设计后,对“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资源”的时代性、“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各“主题(章、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等内容进行再认识、再思考。

课程教学设计总概课程性质□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7种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

2.使学生理解GoF的23种软件设计模式的定义与特点、结构与实现,以及模式的应用场景、应用实例与扩展方向。

3.使学生掌握应用5种常见的创建型模式的使用方法。

4.使学生掌握应用7种常见的结构型模式的使用方法。

5.使学生掌握应用11种常见的行为型模式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学会应用7种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进行面向对象的编程。

2.使学生掌握代码编制的工程化技术,为今后项目开发打下基础。

3.使学生掌握综合应用GoF的23种软件设计模式进行IT项目的综合设计与实践。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软件设计模式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忠诚度。

2.培养学生对代码的重用性、可读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重视,提升程序设计质量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素养、服务社会意识,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在前几个学期已经学习了《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这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从对该班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知,学生还没有形成模式设计的思想,在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健壮性、安全性和可读性等方面做得不够,本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其掌握代码编制的工程化。

由于本门课是IT业的主干课程,传统观点认为男生学习相对占优势,但本人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女生中也不乏优秀的程序员,且本班男生人数占主导,可以带动女生学习的兴趣。

至于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分析,本班有活泼冲动型、内敛沉思型和综合型的学生,上课时可以分别对待。

如:对内敛沉思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激励方式,采用多样化教学,以提高其表达能力和活跃程度。

对于活泼冲动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则保护其积极性,并在其发言和回答问题过程中循循善诱,给予点拔和开导,培养其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该门课程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如果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认真完成上机实践任务的话,在课堂时间内可以较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不过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需要在课后补充其学习时间。

课程资源一、纸质资源:1)教材:程细柱,《软件设计模式(Java版)》,2018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2)参考书目: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模式(Java版)》,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翔,《设计模式Java版-模式工程化实现及扩展》,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刘伟,《设计模式》,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电子资源:1)电子课件PPT、程序源代码、习题与答案、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大纲2)资源网站:/book/details/8402教学安排教学主题(章、节)学时安排授课时间(年月日或周次星期)第1章设计模式基础§1.1软件设计模式概述§1.2UML中的类图2节第1周星期一§1.3面向对象设计原则12节第1周星期三§1.3面向对象设计原则22节第2周星期一第2章创建型模式(上)§2.1创建型模式概述§2.2单例模式2节第2周星期三§2.3原型模式2节第3周星期一第3章创建型模式(下)§3.1工厂方法模式2节第3周星期三§3.2抽象工厂模式2节第4周星期一§3.3建造者模式2节第4周星期三第4章结构型模式(上)§4.1结构型模式概述§4.2代理模式2节第5周星期一§4.3适配器模式2节第5周星期三§4.4桥接模式2节第6周星期一第5章结构型模式(下)§5.1装饰模式2节第6周星期三§5.2外观模式§5.3享元模式2节第7周星期一§5.4组合模式2节第7周星期三第6章行为型模式(上)§6.1行为型模式概述§6.2模板方法模式2节第8周星期一§6.3策略模式2节第8周星期三§6.4命令模式2节第9周星期一教学安排第7章行为型模式(中)§7.1职责链模式2节第9周星期三§7.2状态模式2节第10周星期一§7.3观察者模式2节第10周星期三§7.4中介者模式2节第11周星期一第8章行为型模式(下)§8.1迭代器模式2节第11周星期三§8.2访问者模式2节第12周星期一§8.3备忘录模式§8.4解释器模式2节第12周星期三复习总结2节第13周星期一教学主题(章、节):第一章设计模式基础(6学时)与主题(章、节)相关的教学资源名称:一、教材1、程细柱,《软件设计模式(Java版)》,2018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二、参考教材1、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模式(Java版)》,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2、王翔,《设计模式Java版-模式工程化实现及扩展》,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3、刘伟,《设计模式》,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三、电子资源1、电子课件PPT、习题与答案、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大纲。

2、程序源代码和软件开发平台。

3、教学资源网站:/book/details/8402。

学习目标1、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软件设计模式的概念、意义和基本要素归纳相关模式。

2)学生能够根据GoF的23种设计模式的特点正确区分它们。

3)学生能够根据UML类之间的关系为应用实例正确画出类图。

4)学生能够正确应用面向对象的七种设计原则为软件设计建模。

2、动机目标1)通过引导,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从现实问题出发,引入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目标1)通过提问与交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人沟通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主要内容分析本章节是本门课的基础部分,包括软件设计模式概述、UML中的类图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等3个部分,是否掌握对后续章节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创设情境,引出本节内容,然后进入重点知识的讲解,最后归纳总结,随堂练习,并布置作业,具体方法看“过程设计”部分。

本章节计划用6学时讲解,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第一章设计模式基础1.1软件设计模式概述1.1.1软件设计模式的产生背景1.1.2软件设计模式的概念与意义1.1.3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要素1.1.4GoF的23种设计模式简介1.2UML中的类图1.2.1统一建模语言简介1.2.2类、接口和类图1.2.3类之间的关系//以上部分2学时1.3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1.3.1开闭原则1.3.2里氏替换原则1.3.3依赖倒置原则1.3.4单一职责原则//以上部分2学时1.3.5接口隔离原则1.3.6迪米特法则1.3.7合成复用原则1.3.8七种设计原则的要点1.4本章小结//以上部分2学时二、教学重点1、GoF的23种设计模式的分类与特点。

2、UML中的类之间的关系。

3、UML中的类图的画法。

4、面向对象的七种设计原则。

三、教学难点1、GoF的23种设计模式的分类。

2、UML中的类图的画法。

3、面向对象的七种设计原则。

教学主题(章、节):第二章创建型模式(上)(4学时)与主题(章、节)相关的教学资源名称:三、教材1、程细柱,《软件设计模式(Java版)》,2018年,人民邮电出版社。

四、参考教材1、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模式(Java版)》,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2、王翔,《设计模式Java版-模式工程化实现及扩展》,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