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第二学期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二)姓名:班别评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Mg-24 Na-23 O-16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行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汽油中加入乙醇 B.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D.垃圾分类回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C.所有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一定会失效D. 盐和碱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3.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B.浓硫酸使白纸变黑C.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D.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4. 厨房中有下列食物,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A.米饭B.白菜C.花生油D.鸡蛋5.下列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星四射B.产生大量白烟C.生成黑色固体D.放出大量的热6. 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②③④属于离子B.①④属于同种元素C.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7.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8. 下列实验一定不需要玻璃棒的是A. 过滤含泥沙的水 B. 用pH试纸测定土壤的pHC. 将品红加入水中证明分子运动D. 稀释浓硫酸9.草莓、香蕉等水果有芳香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C.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1︰4A.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0g. B.2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是25%C.40℃时,150g氯化铵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为50g. D.80℃时,84g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5g氯化铵析出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17分)11.(3分)用正确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2个钾原子 ; (2)3个二氧化氮分子 ;(3)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 。
12. (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1)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铝比铁活泼,但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好,是因为表面有一层 ,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氮化铝(AlN )因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被广泛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工业上是用氧化铝、氮气、单质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lN 和C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6分)右图表示纯净物中不同物质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A 与B 代表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它们的溶液都能与铁反应。
⑴ 写出A 、B 的溶液分别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⑵写出属于“ M ” 、 。
三、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23分)14.(7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
现有以下四种物质:①熟石灰 ②氢氧化钠 ③聚乙烯④硝酸钾 ⑤氮气 ⑥生石灰 ⑦钛合金 ,请选择合适物质填空(填序号):(1)制肥皂,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2)常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物质是 ;(3)合成材料是 ; (4)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5)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物质是 ; (6)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物质是 ; (7)常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 ;15.(7(1)目前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后的大气。
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你认为他们能否生存下去?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原始大气中O 2缓慢地增加,CH 4、NH 3、CO 等气体逐渐被氧化而缓慢地减少,使大气的成分气体逐渐演化成现代大气。
原始大气中NH 3可转化为现代大气的______。
写出氧气分别与CO 、CH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9分)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借助网络图回答:(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②。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
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①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Ⅲ:。
步骤V:。
②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共19分)。
17、(10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⑴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的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若需要回收反应后试管中的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的方法是:将试管中的固体倒入烧杯、加足量的水溶解、_________、洗涤、干燥。
⑶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药品通常采用“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反应容器中”,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若氧气由b端通入,须将装置D______________ 。
18、(9分)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
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决定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 、Na 2CO 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 、NaOH 、Na 2CO 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 、NaOH 、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 、NaOH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理由一是 ; 理由二是 。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NaOH 、Na 2CO 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 2CO 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 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
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五、计算题(本题有1小题,共11分) 19、现有HCl 和MgCl 2的混合溶液共61.3克,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的NaOH 如图所示。
若C 点对应坐标为(120,y 1)。
求:(1)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2分)(2)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3分)(3)反应至C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分)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第二学期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二、11、(1)2K (2)3NO2(3)OH12、(1)C2H5OH+3O2点燃2CO2+3H2O(2)致密的氧化铝薄膜、2Al+6HCl=2AlCl3+3H2↑、置换、Al2O3+N2+3C 一定条件2AlN+3CO 13、(1)Fe+2HCl=FeCl2+H2↑、Fe+CuSO4=FeSO4+Cu(答案合理即可)(2)C(或He等)、O2(或H2等)三、14、(1)②(2)④(3)③(4)①(5)⑦(6)⑤(7)⑥15、(1)不能、得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反而有有毒的CO、NH3等物质(2)N2、H2O 2CO+O2点燃2CO2CH4+2O2点燃CO2+2H2O16、(1)H2SO4+Cu(OH)2=CuSO4+2H2O(2)①酸+盐②金属+盐(3)①CuSO4+2NaOH=Na2SO4+Cu(OH)2↓ CO+CuOCu+CO2②步骤Ⅰ和步骤Ⅴ四、17、(1)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2)A、移导管、熄灭酒精灯、过滤(3)2H2O2MnO22H2O+O2↑能获得平缓的氧气流(或便于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控制反应进程或防止反应过快)(4)装满水或倒置18、Ca(OH)2+Na2CO3=CaCO3↓+2NaOH[交流与评价]理由一: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共存理由二: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NaOH[活动与探究]Na2CO3+2HCl=2NaCl+CO2↑+H2O白色沉淀[解释与结论]因为存在氢氧化钠,因此一开始滴加少量稀盐酸时不会产生气体五、19、(1)40 (2)5.8g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