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酶学性质

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酶学性质

萌发小麦种子中淀粉酶酶学性质XXX A091100XX生学1101Enzymatic properties of amylases from germinant wheat摘要:在小麦种子中提取淀粉酶,研究相关酶学性质,了解温度、PH值以及激活剂和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且对酶的活力进行测定。

不同的温度、PH条件下和加激活剂或抑制剂情况下淀粉酶将淀粉水解的程度不同,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由此可知道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也可知道激活剂能使酶的性增加,抑制剂能使酶的活性降低。

对酶的活力进行测定时,是测定产物麦芽糖的量,来表示酶的活力。

麦芽糖能将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52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颜色深浅与麦芽糖浓度成正比,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吸光值,从而得到产物麦芽糖的量,来表示酶的活力[1]。

关键词:淀粉酶、温度、PH值、激活剂、抑制剂、分光度计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信息时代,各种生物学领域研究层出不穷 ,对酶的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对酶的研究已转入了后期,各种酶的生化性质也相继被研究出,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由氨基酸通过肽链连接而成,只有在适当的温度、pH和离子强度下才具有生物活性,有些酶还需要辅酶或者辅因子[2]。

通过此次实验研究,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淀粉酶的认识和学习,同时培养我们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学会科学的实验组合,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为以后研究其他种类的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也为我们以后更多的设计型实验作好铺垫。

原理:淀粉是植物最主要的储藏多糖,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食物和发酵工业的基本原料。

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两种。

两种淀粉酶特性不同,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

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C 15min钝化。

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在测定活力时钝化其中的之一,就可测出另一种淀粉酶的活力。

本实验采用加热的方法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淀粉酶的活力。

在非钝化条件下测定淀粉酶总活力(α-淀粉酶活力+β-淀粉酶活力),再减去α-淀粉酶的活力,就可求出β-淀粉酶的活力。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萌发的小麦种子(Triticum aestivum L.)由东北农业大学生命学院生化教研室提供。

1.2方法1.2.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6支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1.2.2淀粉酶粗酶液的提取称取2g萌发3d的小麦种子,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2ml蒸馏水,研磨匀浆。

倒入25ml具塞刻度的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处,混匀后在室温下静置,每隔数分钟震荡一次,放置20分钟后,开始离心(4000r/min)10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1.2.3定性法分析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取8支试管分别编号A、a、B、b、C、c、D、d;分别在A、B、C、D管中加入PH=5.6的缓冲液柠檬酸1ml,淀粉溶液2.5ml;分别在a、b、c、d管中加入淀粉酶提取液1ml;分别把A、a管放在4℃冷冻箱中,把B、b管放在室温下,把C、c管放在40℃水浴中,把D、d管放在沸水浴中,10min钟后把A管中的溶液倒入a管,把B管中的溶液倒入b管,,把C管中的溶液倒入c管,把D管中的溶液倒入d管,再把a管放在4℃冷冻箱中,把b管放在室温下,把c管放在40℃水浴中,把d管放在沸水浴中,进行酶促反应10min;最后在a、b、c、d管中加入碘液各3滴,并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1.2.4定性法分析PH值对酶活性影响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1、2、3, 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3.0、PH=5.6、PH=9.6的缓冲液柠檬酸2ml;再在各管中加入淀粉溶液2.5ml,淀粉酶提取液1ml;混匀;放在40℃水浴中进行酶促反应10min,各加入碘液3滴,并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1.2.5定性法分析激活剂或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1、2、3,,各管中分别加入PH=5.6的缓冲液柠檬酸2ml;在1管中加入0.3%的NaCl溶液1m,在2管中加入0.3%的CuSO4溶液1ml,在3管中加入蒸馏水1ml;再向各管中加入淀粉溶液2.5ml,淀粉酶提取液1m;混匀;放在40℃水浴中进行酶促反应10min,各加入碘液3滴,并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1.2.6测定小麦种子不同部位α-淀粉酶的活力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1、2、3,向各管中加入淀粉原液1ml,置于70℃水浴15min,冷却至室温。

在1号试管中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2ml,将各试管和淀粉溶液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在各试管中加入1%淀粉酶1ml,在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在2、3号试管中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2ml;摇匀;显色后进行比色测定光密度,记录测定结果。

1.2.7测定小麦种子不同部位总淀粉酶的活力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1、2、3,向各试管中加入淀粉酶溶液1ml,在1号试管中加3,5-二硝基水杨酸2ml,将各试管和淀粉溶液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在各试管中加入1%淀粉酶1ml,在40℃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在2、3号试管中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2ml ;摇匀;显色后进行比色测定光密度,记录测定结果。

2、结果2.1标准曲线 -0.0500.050.10.150.20.2500.51 1.52麦芽糖含量/mg O D 2.2定性法分析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从左到右依次是酶在4℃、常温、40℃、90℃条件下碘显色,4℃:酶的活性几乎完全被抑制,淀粉未被水解,加入碘液后呈蓝色;室温:酶的活性受到一定的抑制,淀粉被部分水解,加入碘液后呈浅蓝色; 40℃:酶的活性达到相对最大,淀粉完全被水解,加入碘液后接近无色;沸水浴:酶完全失活,淀粉未被水解,加入碘液后呈蓝色;由此可以看出40℃是小麦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温度偏高偏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甚至导致酶失活。

2.3定性法分析PH值对酶活性影响从右到左依次PH为3.0、5.6、9.6PH=3.0:淀粉酶完全失活,淀粉未被水解,加入碘液后呈深蓝色PH=5.6:淀粉酶活性达到相对最大,淀粉被完全水解,加入碘液后呈无色PH=9.6:酶活性受抑制,淀粉被少量水解,加入碘液后呈浅蓝色由此可以看出pH=5.6是小麦淀粉酶的最适PH,PH值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表现出活性。

2.4定性法分析激活剂或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空白对照组:加入碘液后几乎呈无色加NaCl的溶液:淀粉酶活性增加,使淀粉完全水解,加入碘液后呈无色加CuSO4的溶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被部分水解,加入碘液后呈深蓝色由此可以看出NaCl是小麦淀粉酶的激活剂;CuSO4小麦淀粉酶的抑制剂2.5 萌发小麦种子不同位置α-淀粉酶和总酶活力的测定(1)小麦种子的芽:OD(0)=0.000 OD(1)=0.058 OD(2)= 0.080 OD(3)=0.069根据公式:α-淀粉酶活性(麦芽糖/g鲜重/min)=得小麦种子芽淀粉酶活性=3.520mg/g min (2)小麦种子的麦粒OD(0)=0.000 OD(1)=0.009 OD(2)=0.044 OD(3)=0.062根据公式:淀粉酶活性(麦芽糖/g鲜重/min)=得小麦种子的麦粒淀粉酶活性=72.59mg/g min(3)小麦种子的根OD(0)=0.000 OD(1)=0.017 OD(2)=0.033 OD(3)=0.034根据公式:-淀粉酶活性(麦芽糖/g鲜重/min)=得小麦种子的根淀粉酶活性=1.200mg/g min(4)小麦种子的芽OD(0)=0.000 OD(1)=0.030 OD(2)=0.010 OD(3)=0.021根据公式:总淀粉酶活性(麦芽糖/g鲜重/min)=得小麦种子芽总淀粉酶活性=6.5mg/g min(5)小麦种子的麦粒OD(0)=0.000 OD(1)=0.006 OD(2)=0.099 OD(3)=0.076根据公式:总淀粉酶活性(麦芽糖/g鲜重/min)=得小麦种子的麦粒总淀粉酶活性=152.720mg/g min(6)小麦种子的根OD(0)=0.000 OD(1)=0.020 OD(2)=0.040 OD(3)=0.039根据公式:总淀粉酶活性(麦芽糖/g鲜重/min)=得小麦种子的根总淀粉酶活性=0.728mg/g min3、讨论3.1 意义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变化都是由酶驱动的,酶有两种功能:其一,催化各种生化反应,是生物催化剂;其二,调节和控制代谢的速度、方向和途径,是新陈代谢的调节元件。

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激活或抑制以改变细胞内已有酶分子的催化活性;另一种是通过影响酶分子的合成和降解,以改变酶分子的含量。

这种酶水平的调节机制是代谢的最关键的调节[3]。

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淀粉酶的活性高低可以衡量种子萌发的速率,淀粉酶活性高低可以作为水稻抗逆性的生化指标。

现代酶学正向着两个方向发展:酶的分子生物学和酶工程学,它们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包括医药,食品,化学工业,诊断分析和生物传感器,涉及的品种不少,如淀粉酶,其市场需求生产规模和产值均很乐观,并已产生巨大经济效益[4]。

3.2 方法对比对于酶活力测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测定酶活性的凝胶扩散法和组织印渍法[2],该法建立了改良凝胶扩散法和组织印渍法检测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此法的实验条件容易控制,重复性好。

组织印渍法在玉米种子吸水约5h后即可检测到α-淀粉酶活性;再如2-氯-4-硝基苯-α-半乳糖-麦芽糖苷作底物直接测定α-淀粉酶法,该法用新底物2-氯-4-硝基苯-α-半乳糖-麦芽糖苷(Gal-G2-α-CNP)直接测定α-淀粉酶,不需要辅助酶,延滞时间短(<15s),线性范围宽(可达2200U/L),试剂稳定性好,不使用KSCN、NaN3等激活剂,不受内源性葡萄糖苷酶的干扰,与EPS法对比相关良好[4]。

3.3 研究展望各种α- 淀粉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 已经广泛应用于淀粉及淀粉基工业中, 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对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得率和原料的利用率, 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粮食资源,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不同来源α- 淀粉酶的性质上的差异, 导致了其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如耐高温α-淀粉酶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活力, 在低温和中温时其利用效率很低, 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另外,不同α- 淀粉酶应用于食品中, 其安全性有的尚未完全肯定。

因此, 在以后的研究中, 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对α- 淀粉酶进行改性, 扩展其使用的范围, 提高使用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