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差异分析.ppt
新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差异分析.ppt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按照账面价值处理
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应该采用账面价 值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处理。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换入 资产的入账价值; ➢涉及补价时,支付补价计入换入资产的入账 价值;收到补价冲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多项资产,以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比 例对换入资产总价值进行分摊,作为各项换 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账面价值计量举例
A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B公司设备,假设不具有商业实质;
A公司换入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B公司换入专利权作为无 形资产核算。
A公司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7000元,初始成本为15000元,累 计摊销为5000元(假设符合规定),已经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 备3000元,公允价值10000元,适用的营业税率为5%;
考虑相关税费如何处理?
A公司的相关税费: 按照会计准则,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库存商品的公允价 值和相关税费。 实际上,相关税费应该区分是出售库存商品发生的,还是购买 固定资产发生的。 出售存货发生的相关税费应该冲减存货处置损益;购买固定资 产的相关税费应该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在所得税方面,也应该认同上述处理方法。 存货的处置损益应该扣除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包括固定资产的运费、安装费等。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区分 ➢ 货币性资产:未来金额固定(不考虑信用风险) ➢ 非货币性资产。未来金额不固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 如果涉及补价。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例不超 过25% ➢ 考虑计算方法?公平交易,换入资产和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等价。 ➢ 收到补价和支付补价时的计算方法。
以前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
B公司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 1700 累计折旧 2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 贷:固定资产 12000
营业外收入 3700 会计固定资产处置损益:3700 税法转让财产所得:1700 纳税调整减2000 以前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分类
公允价值处理 ➢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什么是商业实质?关联方关系对商业实质的影响? 公允价值和企业个体价值的区别; 商业实质就是互惠交易。也就是双方都认为自己获 益。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个体价值不同。 个体价值体现为:未来现金流以及现值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按照账面价值处理和税法的差异
会计上不确认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形 成的处置损益;
税法上应该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作 为财产转让所得。
会计上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税法上换入资产的计税基 础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假设等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假设等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公允价值计量举例
A公司以库存商品换入B公司设备,具有商业实质;
A公司换入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B公司换入商品作为原材 料核算。
A公司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7000元,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 率为17%;
B公司设备的账面价值为8000,其中原价12000,累计折旧2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1700(一般而言, 设备的公允价值为含增税税价格);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 分析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分析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债务重组 三、收入 四、职工薪酬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税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及差异分 析 企业重组的税收问题
理论上应该区分属于换入资产的相关税费和换出 资产的相关税费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按照公允价值处理
如果涉及补价 ➢收到补价,减少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支付补价,增加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多项资产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按照换入 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分配; ➢如果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 照原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比例分配。
按照账面价值处理。不满足上述条件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按照公允价值处理
先卖后买 ➢ 优先采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没有换出资产 的公允价值,或者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为可靠, 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 换出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损益。
问题:相关税费如何处理?
按照会计准则,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按照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算。
假设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相关税费。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公允价值计量举例
A公司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 1700
借:主营业:库存商品
8000
会计存货处置损益:3000
税法转让财产所得:2000
纳税调整减1000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按照公允价值处理和税法的差异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等 ➢不产生差异。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相同 ➢换出资产在换出时,由于以前计提过减值准 备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不同。 ➢会计上按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 差额确认资产处置损益;税法上按照资产公 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计税基础的差额作为应税 所得。进行纳税调整。
新会计和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
非货币性资产的所得税处理
视同销售行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条,和实施条例第 七十五条。
➢换出资产相当于出售,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 税所得;
➢换入资产的计税基础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加相关税费确定。 其中,出售换出资产形成的损益,按照出售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税法允许扣除的账面价 值为基础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