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环学习总结通过这段的学习,我对锁相环的一些基本概念、结构构成、工作 原理、主要参数以及 simulink 搭建仿真模型有了较清晰的把握与理 解,同时,在仿真中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对这段学习中 对锁相环的认识和理解、设计思路以及中间所遇到的问题作一下总 结:1. 概述锁相环(PLL )是实现两个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锁相环的基本部件有检相器(PD )、环路滤波器(LF )、压控振荡器 (VCO ),其结构图如下所示:2. 锁相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参数指标锁相是相位锁定的简称,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相位同步。
若两正弦 信号如下所示:q(t) U j Sin( it i) U isin (t)u °(t) U o Sin( °t o ) U o Sin '(t)相位同步是指两个信号频率相等,相差为一固定值 当i = o ,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t) '(t) i o 为一固定值,不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称两信号相位同步。
当i 「,两个信号的相位差(t) '(t) ( i o )t i o ,不论i是否等于 o ,只要时间有变化, 那么相位差就会随时间变化而 变化,称此时两信号不同步。
若这两个信号分别为锁相环的输入 和输出,则此时环路出于 失锁状态 。
当环路工作时,且输入与输出信号频差在捕获带范围之oi(t)ud(t) -- ue(t)PDLF ----------- ► VCO内,通过环路的反馈控制,输出信号的瞬时角频率v(t)便由。
向i方向变化,总会有一个时刻使得i= o,相位差等于0或一个非常小的常数,那么此时称为相位锁定,环路处于锁定状态。
若达到锁定状态后,输入信号频率变化,通过环路控制,输出信号也继续变化并向输入信号频率靠近,相位差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常数之内,则称环路此时为跟踪状态。
锁定状态可以认为是静态的相位同步,而跟踪状态则为动态的相位同步。
环路从失锁进入到锁定状态称为捕获状态。
其他几个环路工作时的重要概念:快捕带:能使环路快捕入锁的最大频差称为环路的快捕带,记为L,两倍的快捕带为快捕范围。
捕获带:能使环路进入锁定的最大固有频差,用P表示,两倍的捕获带为捕获范围。
同步带:环路在所定条件下,可缓慢增加固有频差,直到环路失锁,把能够维持环路锁定的最大固有频差成为同步带,用2 H 为同步范围三者关系为:LPH在理想二阶环的情况下,在捕获状态下,评价捕获性能的主要指标为P、L和捕获时间T p。
计算式如下:L2nPT P 02/2 n3其中,n为自然谐振角频率,后面将介绍n在设计环路滤波器时,将与(阻尼系数,由于考虑到不同对多种输入信号的误差响应和输出响应的影响,选取使响应曲线最平稳的最佳值0.707)决定滤波器两个参数的大小,仿真中可通过设定快捕带得到n 。
从这可以看到,T P不仅与环路参数有关,而且与初始频差有关,固有频差越大,则需捕获时间就越长。
在同步状态下,重要的指标有稳态相位误差e( )和H ,环路锁定后,频差等于0,但稳态相差通常会存在,它反映了环路的跟踪精度,稳态相差越小,跟踪精度越高。
理想二阶环条件下,3 锁相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从锁相环结构图看到,其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3.1. 鉴相器正弦型鉴相器即一乘法器(有些资料后接LPF ),用于检测环路输 入信号相位与输出信号相位间的相位误差 e (t) ,设输入输出信号分别为:作如下变换:u d (t) U d e (t)K m 为相乘系数,这里为 1/2。
3.2. 环路滤波器由通过检相器式子看出, 检相器输出包含了和频分量和差频分量, 通过环路滤波器,由于其具有低通特性,和频分量将被滤除,输 出为振荡器的控制信号%(t)。
记F(p)为环路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则 U c (t) F(p)U d (t)u i (t) U i sin( i t i ) U i sin (t)u o (t) U o cos( o to (t)) U o cos '(t) (t)iti ot o(t)'(t)通过鉴相器后得到,oto 1(t)2(t) ot (1(t)i o)t i o t iK m u i (t)u o (t) (1/2)* K m *U i U o * {sin[ 1(t) 2(t)] sin[2 o t 1(t) 2(t)]33压控振荡器压控振荡器为电压频率变换器,其瞬时频率为v(t) f[U c(t)] o K°U c(t)当U c(t) =0时,v(t)= 0。
瞬时相位可以表示为'(t) 0 v(t)dt o K o0u c(t)dt2(t) ( K o/p)*U c(t)通过以上分析,得到模拟锁相环的相位模型为:则PLL的动态方程为p e(t) p l(t) KF(p)sin e(t)4.数字锁相环的设计及simulink仿真数字锁相环的设计主要在于环路滤波器和NCO的设计,而鉴相器则为一简单的数字乘法器。
下面将主要介绍数字环路滤波器和NCO 的设计4.1.数字环路滤波器设计在清楚数字环路滤波器的结构后,数字环路滤波器的系数是设计的主要部分,其结构如下图所示(simulink 仿真图):由PLL 的线性化数字模型得到的传递函数,将N(z)和F(z)代入得K K.(C CJz 1K K.Cz 2_______ 0 d 12> 0 d 11 [K K(C C ) 2]z 1(1 K K 」C 」z0 d 12o d 1由PLL 的线性化模拟模型得到传递函数并代入N(s)及F(s),然后进行双线性变换(s (2/T s )(1 z 1)/(1 z 1))得到[4 T ( T)2] 2( T)2z 1 [( T)2 4 T|z 2H ⑵ n n n n n[4 4 T ( T)2](1 z 2) [2( T)2 8]z 1 n n n比较两式得到C1、C2,分别为C (1/K o K d )*8 n T/(4 4 n T ( n T)2) C 2 (1/K o K d )*4( n T)2/(4 4 n T ( n T)2)通常K K o K d 取1,取0.707, n可由自己设定的快捕带得到,T 为抽样间隔,经计算然后可以求得两参数。
NU n il: Q 总 I传输函数为:F(z) %(k)/U d (k) C i C 2 /(1 z 1)42 NCO在介绍NCO的设计之前先介绍一下DDS算法4.2.1. DDS 算法NCO 一般采用数字相位综合技术(DDS),该技术主要是由时钟驱动读取三角函数表,基于DDS的NCO结构如下图所示:*siisita2(k)一个N位字长相位累加器的DDS的基本结构图如下所示:以单频信号说明DDS的工作原理,信号为s(t) U°COS(2 f o t ) U o COS (t)为初始相位(即前述信号的相位初始值o t)以采样频率f s对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离散相位序列(k) 2 f o kT s k2 f o T s 2 f o/f s即连续两次采样间的相位增量,控制可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
现将正弦函数一周期的相位2进行等分,当用N位字长的相位累加器时,最小等分量为 2 / 2 N,若每次相位增量取,得到的最低频率增量为f omin /2 T s f s / 2 N,若频率控制字为M,则可得到输出信号频率增量为M /2 T s Mf s/2N。
可以预见,若M 越大,则相位累加幅度就越大,输出频率也就向目标频率变化越快,落到锁相环范围内捕获时间也就越小。
4.2.2. 设计原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得到NCO 的数学模型。
设NCO 的自由振荡频率为f o , 2(0) 0,在相位累加器的字长为N、采样频率为f s确定的情况下,可确定所用DDS 频率控制字的初始值和初始相位分别为M。
2 f o / f s和 2 M°/2N 2 f o / f s,根据环路工作原理,数字环路滤波器输出的控制电压加到NCO 的控制端,来调整输出频率,即当数字环路滤波器输出的数字控制电压为U c(k)时,相应的频率控制字变化量就为M u c(k),NCO 输出频率和输出相位为:f out f s M o /2N f s M /2N(k) (k)(k) K o'M K o'u c(k)式中,(k) 2 M /2N,定义K o 2 f s/2N为NCO的频率控制增益,单位为rad/(sV)。
NCO 相当于一相位累加器,即一差分方程,转换到Z 域,其传递方程即为2(k) u c(k)K o'z 1/(1 z 1)。
由此,便可以构造其仿真模型,仿真图如下所示。
1 II. Dh«r1-i»bl>= r u n rb a KdietT ll ■叩h -te ipf-b |$!5.仿真模型及所遇到的问题5.1.无噪声模型锁相环simulink仿真图如下所示输入信号频率110e3HZ米样频率300e3HZn 2*pi*10e3KO2C1 8.8844e+004 C21.3159e+004 Simulatio n time0.002s运行模型后得到输入与输出频谱图比较如下:-15J■10D10QFrequence fkH?)Frame: 4 20o■150-100 -5D50 100 Frame JFreouencv (l<Hz)oQ o lofl4 B 8 o 2■- - 1 1- -ra p .IlJprn-LIHEW150动态看,NCO输出信号品率将从100e3HZ快速牵引到110e3HZ, 但是有杂波存在,而输出与输入有20dB的差别,所以也可接受U d(k)和u c(k)分别的波形波如下:这样可以较清楚看到捕获时间为0.0001S左右,理论计算值为1.1256e-005,还是存在差别,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
总体而言,此仿真已起到了数字锁相环仿真的效果,输出信号跟上了输入信号的相位,并有较好的稳定性,入锁之后能够保持同步。
为了更好的看到U d(k)和U c(k)的入锁稳定过程图,和更好的达到入锁效果,我们必须修改参数来达到预想效果,新参数设置如下:U d(k)和U c(k)的波形如下:我们这时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在 0.122s 时达到稳定,此时锁相环 快捕入锁。
NCO 输出频谱图为:杂波较之前的仿真要轻,所以猜测因为 K0的影响。
当完全稳定 后NC0的输出频谱为:-60半 n -IODFrame' 40-son 弓口inn15Q2010UO opII-40502D-150JUD ^0 050 100 160Frame: 371Frequency (kHz)20■nuoo oo_uO4 6 8 0 2 4 6- J『1d l1 1■ ■ ■■O P 3UUS*左问题:频偏改变与入锁时间是否有关系52加入噪声的仿真及其结果其模型图为:分别在信噪比-10dB 、OdB 、1OdB 、1OOdB 的情况下进行仿真(四 种情况采用改进后的参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