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教材总体介绍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教材总体介绍

2016年4月6日
主要内容
教材创编工作方案中的“534” 教材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材前言第一句话引发的话题 关于教材使用的总体建议
教材创编工作方案中的“534”
覆盖五方面内容 承载三方面功能 体现四方面创新
教材创编工作方案中的“534”
创业规律
从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结合的角度,总结归纳新技术革命和商业模式创新背景下青年创 业的规律。
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转型。把握国家推动高 等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以教材为载体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改 革与大学转型的融合。
服务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转型和人才汇聚。通过体现创业规 律的龙江案例的挖掘,通过对龙江各优势领域创业机会的分 析,通过对龙江创业支持政策的分析,呈现教材的龙江特色, 并为实现留下更多大学生在龙江创业的目标提供可能。
系统性的工作机会:
教材修订
鉴于创业环境、条件与政策等处于不断变化的趋势之中,建议每年对教材进行一 次修订,将最新的政策动态信息和龙江案例增列其中,不适宜的内容及时剔除, 保证教材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教师培训
授课教师决定着教材的使用效果,建议设立轮训制度,组织高校相关授课教师分 批分期、全员参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培训,使教师切实领会这一本具有龙江特色 的创新创业教材的精神内涵并有效传授给学生。
创业平台
教材和师资只是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的手段,还需要有完备的实践平台才能进行 创业实操,建议整合省内优质资源,开发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开放共享的创业 空间与平台,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慕课资源。
创业实践
编写教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建议省教育厅统筹协调,定期组 织开展创业知识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并与企业家协会、商会、股权 投资协会等专业性社会组织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创业案例
挖掘一批龙江大学生创业的案例,并融合进前四部分内容之中,形成贴近创业实践的教 材表达风格,并展示龙江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初步成果。
教材创编工作方案中的“534”
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创新素质与能力准备。调查分析龙江大学 生的创业需求,并面向需求提供他们有主动获取意愿的规律 分析、机会分析、政策分析和方法指导。
教材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3. 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在于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培育
地方特色--机会、环境(自然、市场、政策、文化)、案例 专业特色--技术进步路径、商业模式创新、人才专业素养
教材前言中的第一句话--
我们是把创编一本“有黑龙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 育教材”作为一个创业项目去谋划和实施的。
教材创编工作方案中的“534”
在教材中体现创新创业普遍规律、一般方法与地方特 色的深度融合。 在教材中体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规律认识的逐步提升。 在教材中体现对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的重新挖掘。 在教材中体现编写地方特色创新创业教材的模式创新。
教材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1.创新创业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需求
创业机会
在既有国际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龙江竞争优势的领域,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机会, 指导把握机会的方法。
创业政策
结合启发创新创业意愿、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创造创新创业条件这三个关键环节,梳理 解读创新创业政策。
创业方法
从资源开发、团队组建、计划制订以及企业的设立与经营管理等方面,为台
黑龙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视频资源开发
创业者故事采集 创业导师点拨 创业项目展示 创业影视欣赏
关于教材使用的总体建议
1. 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学校特色 专业特色 教师特色
关于教材使用的总体建议
2. 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全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基地、导师)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 课程活动--寻访教材中的龙江大学生创业者
关于教材使用的总体建议
3. 处理好多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课堂讲授 观看视频 课堂讨论 课外作业 实践活动
我们也是创业者
丰富人才培养体系内涵 创新大学课程讲授方式 促进大学与社会的融合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的需求是动态的、多样的;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的需求急需培养和引领。
教材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2. 创新创业教育应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不仅是“如何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核心 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通过产生新想 法和组合必需资源来寻找机遇的能力;创业和管理新企业的能 力;富有远见和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李家华/卢旭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