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规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本科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题目: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2.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
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
4.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
三、其他注意事项1.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
2.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________学院:________专业: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年月日文献综述题目(小二号黑体)作者(小四号宋体)摘要:××××××××××××××××××(标题用小三号黑体,200—300字,小四宋体)×××××××××××××××××………关键词:×××,××××,×××××,×××(标题用小三号黑体,3-5个,小四宋体)前言:×××××(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正文:×××××(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结论:××××××(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参考文献:[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期数).[2]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1)[3]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期数).[4]×××(五号宋体,单倍行距,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五号TimesNewRoman)××××××××××………文献范文如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残疾人教育研究学院专业:_xxxxxx ____班级:_xxxxxx ___学号:学生姓名__xxx ____指导教师:xx _____2012年x 月x 日XXX (作者:小四宋体,居中)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育问题的解决不是某个群体和政府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动员社会的力量200—300字) 残疾人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实践(3-5个,小四宋体) (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倍行距)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一)国内外关于残疾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概况(四号黑体)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残疾人教育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在残疾人教育方面的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关于残疾人教育在国外的研究和实践。
查阅历史,笔者发现,中外历史上有不少因先天或后天致残并对社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名人。
但以学校安置形式产生的残疾人教育是二百多年前才开始的,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机构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近代才开始产生,距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残疾人教育实践上,笔者以美国为例进行说明。
经过多年的奋斗,2005年美国招收的大学新生中有%是残疾人,与残疾人在同龄人中的比例接近,实现了进入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可以在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巨大成绩。
根据美国国家学习障碍中心2004年的相关资料,在二年和四年制中学后教育机构学习的残疾人有428000人,其中196000人是学习障碍。
所有残疾大学生中有6%在读本科,读本科的残疾学生中有29%是学习障碍。
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有%申请进入美国各高校研究生院继续学习。
关于残疾人教育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
近十几年来,在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残疾人教育战线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和可喜的发展。
据教育部门统计,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在校学生(包括普通学校特教班和跟班就读学生)达到376360人,比1990年增加了四倍多。
同时,学前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在普通学校特教班和跟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已占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在校残疾学生的63%,跟班就读已经成为在残疾儿童少年老成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
国内学者丁启文在《新残疾人观与残疾人社会保障》一文[2]中提出了建立平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残疾人观念,采用残、健融合,实现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理念,倡导健扶残的新残疾人观,并要求切实从农村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和观念上来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更新社会观念来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二)国内外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概况(四号黑体)国外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1981年英国将特殊教育定义为“对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使特殊教育对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特殊教育对象已不仅仅只是残疾儿童,还包括大量有学习困难的儿童。
1994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强调“学校应适合于所有的儿童,而无论这些儿童处于何种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及其它状况。
这些儿童应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与童工,边远地区及游牧民族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及其他处境不利的儿童。
”[3]这一变化对隔离式教育提出了挑战。
1967年丹麦人提出“正常化”思想,,次年通过了一体化教育的条例,特殊儿童得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1975年美国学者全纳提出了“回归主流”的思想,其基本原则就是要实行多样化的教育安置形式,为特殊儿童提供最少受限制环境的教育,1982年后人们逐渐接受了全纳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