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教学内容(1)唇腭裂的病因学研究(2)唇腭裂的分类命名(3)唇腭裂的序列治疗概念(4)唇裂整复术(5)唇裂二期整复术(6)腭裂整复术(7)腭裂的语音治疗(8)牙槽突裂整复术(9)面横裂和面斜裂的整复2、目的要求(1)掌握唇腭裂的分类命名(2)掌握单侧唇裂整复的旋转推进瓣法和双侧唇裂原长法修复术(3)掌握腭裂整复术的手术设计和基本操作步骤(4)建立唇腭裂序列治疗概念,熟悉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和治疗计划(5)熟悉腭裂术后语音治疗的适应证(6)熟悉增强腭咽闭合功能的训练方法和常用的语音训练方法(7)了解唇腭裂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发病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因素作用下引起胚胎早期胚突融合障碍的先天性疾病。
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唇腭裂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8)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突融合障碍与唇、腭裂形成的关系9)了解常用的唇裂术后畸形的二期整复方法(10)了解牙槽突裂整复的软组织修复同期植骨术在多曰__ 是一(11)了解面横裂及面斜裂的整复方法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1)对唇腭裂复合畸形的理解。
唇裂不是单纯的唇部软组织开裂、缺损,它还伴有软组织的移位,大多数还伴有鼻翼软骨畸形和上颌前牙槽突畸形,单纯腭裂也不仅仅是软腭肌肉连续性中断和缺损、腭骨水平板的开裂和缺损,部分还伴颌骨甚至颅面诸骨的畸形;不仅有先天畸形,还有手术瘢痕,骨膜掀起造成上颌骨生长抑制的继发畸形。
唇裂伴有腭裂的患者,尤为如此。
(2)唇腭裂患者功能障碍的多重性。
唇腭裂不仅有容貌畸形,还有语言、中耳、咬合甚至心理方面的障碍。
因此,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3)树立唇腭裂治疗的现代概念。
外科手术整复是治疗唇腭裂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唇腭裂常伴鼻、唇、颌骨,甚至颅面畸形,决非单一的手术能达到形态和功能均满意的效果。
需要多学科的协同,进行一系列的“序列治疗”,以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为主,与正畸科、口腔修复科、耳鼻喉科、语言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共同拟定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从出生到成人,针对不同时期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特点,进行相关治疗。
(4)单侧唇裂整复术。
介绍各种手术方法,并重点讲解旋转推进法及下三角瓣法,强调唇裂整复术的目的是使移位的组织复位,尽可能重建唇部外形、恢复口轮匝肌的连续性,恢复唇的外形和功能。
(5)双侧唇裂前唇原长法整复术,前唇加长法整复术(6)单侧完全性腭裂整复术的基本步骤。
通过上述操作,达到封闭裂隙,后退软腭,以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为发音创造一个接近正常解剖学结构的器官。
2、难点(1)唇裂修补的旋转推进术中的定点比较灵活,术者需参照多个位点来定点,甚至需根据术中切开后组织复位的情况进行调整,初学者难以掌握。
(2)唇裂修补术中各点切开、组织瓣换位后的位置变化以及相应的效果也较难理解,动画和录像有助于对整复效果的理解。
(3)唇裂的二期整复的灵活性也是初学者难以掌握的内容。
三、试题及参考答案【A型题】1、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 3周B. 5周C. 8 周D. 10 周E. 12 周2、腭的形成大约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 3-5 周B. 5-8 周C. 8-12 周D. 12-16 周E. 16-18 周3、面部发育初步完成,是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 第3周B•第5周C•第8周D. 第12周E. 第14周4、胎儿唇、腭发育完成,口、鼻腔具备了成人的形态和结构,是在胚胎发育的第几周A. 第8周B. 第10周C.第12周D.第16周E.第18周5、唇、面、腭裂的发病原因A. 与遗传无关B. 单一基因遗传性疾病C•多基因遗传性疾病D. 与环境无关E. 与环境密切相关6、近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约有A. 0.6:1000B. 1.82:1000C. 2.6:1000D. 1.0:1000E. 2.0:10007、单侧唇裂整复术的较合适的年龄在A. 1-2 月龄B. 3-6 月龄C. 1-2 岁D. 3-6 岁E. 6-8 岁8、婴幼儿唇腭裂整复术的麻醉最好选用A. 基础麻醉加眶下神经阻滞麻醉B. 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C. 经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D. 经鼻腔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E. 基础麻醉9、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唇裂时,鼻小柱根部定点的要求A. 该点在鼻小柱根部的健侧,较恒定B. 该点较灵活,当裂隙健侧的唇峰点明显上移时,该点也应随之上移。
C•该点较灵活,当裂隙健侧的唇峰点明显上移时,该点也应随之向健侧,向下移动D. 该点不能越过面中线E. 该点越低,裂隙健侧的唇峰点下降得越少。
10、唇裂手术患儿在全麻清醒后几小时可进流汁A. 清醒后即可B. 1 小时C. 2 小时D. 3 小时E. 4 小时11、在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中,较多见的是A. 声门爆破音B. 咽喉爆破音C•咽喉磨擦音D. 腭化构音E. 鼻腔构音12、唇裂术后拆线的时间A. 3 天B. 4 天C. 7天D. 10 天E. 14 天13 、发音时,软腭肌群收缩,使软腭上抬,形成腭咽闭合,此时,是软腭的哪个部位与咽壁贴合?A. 软腭后缘B. 软腭后1/ 3C. 软腭中、后1/3交界区D. 软腭前1/3E. 以上都不对14、腭裂患儿的正畸治疗是在A. 新生儿无牙期B. 乳恒牙交替期C. 恒牙列期早期D. 贯穿以上三个时期E. 成人期15、目前,多主张在什么年龄行腭裂整复术A. 6 月龄B. 18 个月左右C. 3 岁左右D. 5-6 岁E. 8-12 岁16、腭裂术后几周可进普食A. 1 周后B.2 周后C.3 周后D.4 周后E.5 周后17、腭裂的术前正畸治疗最好在A. 生后3个月内B.4-6 个月C. 6-8 个月D. 8-10 个月E. 10-12 个月18、腭裂术后穿孔的修补时机至少在A. 术后1月B. 术后3月C•术后6月D. 术后8月E. 术后12月19、牙槽突裂的手术治疗A. 与唇裂修补术同期完成B. 与腭裂修补术同期完成C•在9- 11岁行自体骨移植D. 在恒牙全部萌出后即可植骨修复E. 在18岁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后行自体移植【B型题】A. 上颌突与内侧鼻突融合障碍B. 上颌突与外侧鼻突融合障碍C•上颌突与下颌突融合障碍D. 原发腭突与继发突融合障碍E. 两侧内侧鼻突融合障碍20、唇裂21、腭裂22、面横裂23、面斜裂24、上唇正中裂A. 单侧完全性唇裂B. 双侧完全性唇裂,唇短小C•双侧不完全性唇裂D.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E. 隐性唇裂25、前唇原长法整复术26、前唇加长法整复术A. 单瓣后推术(push-back operation )B. 两瓣后推术C. 梨骨粘骨瓣手术D. 咽成形术E. 旋转推进瓣术27、软腭裂28、完全性腭裂的硬腭关闭29、腭裂术后仍有腭咽闭合不全30、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C型题】A. 旋转推进瓣法B. 下三角瓣法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唇裂整复术中较有代表性的整复方法是由谁发明的?31、Tennison32、Milllard33、Von Langenbeck34、DorranceA. 腭粘骨膜单瓣后推术B. 腭粘骨膜松解缝合术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术式的发明者为:35、Tennison36、Milllard37、Von Langenbeck38、DorranceA. 患者人中嵴形态接近自然B. 完全性唇裂患侧唇高不足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9、Milllard I 式40、Tennison 法A. 人中下1/3形态破坏B. 定点明确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1 、Milllard I 式42、Tennison 法A. 婴幼儿期过多地剥离鼻翼软骨,将损伤软骨膜,从而影响软骨的生长发育B. 广泛暴露鼻翼软骨,并不影响其生长发育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43、唇裂鼻畸形的初期整复,目前的观点是44、唇裂鼻畸形的初期整复时,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A. V—丫成形术B. Z成形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45、唇裂术后的口哨畸形46、唇裂术后唇峰不齐47、唇裂术后患侧唇峰过高48、唇裂术后患侧白唇过长49、唇裂术后患侧鼻底过宽50、唇裂术后患侧鼻底过窄51、唇裂术后,双鼻孔虽等大,但鼻小柱偏斜A. V—丫成形术B. Abbe瓣转移术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52、双侧唇裂术后的口哨畸形53、双侧唇裂术后前唇过短54、双侧唇裂术后上唇过紧55、双侧唇裂术后鼻小柱过短A. 以口腔气管内插管B•经鼻腔气管内插管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56、完全笥唇裂修补术57、完全性腭裂修补术58、腭裂二期的咽后壁瓣转移术【X型题】59、唇、腭裂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 遗传因素B. 孕妇缺维生素A、B2、叶酸等C. 黄曲霉素D. 妊娠初期的病毒感染E. 母体内异常增高的肾上腺皮质激素60、不完全性唇裂是指A. I度唇裂B. U度唇裂C. 川度唇腭裂D. 隐性唇裂E. 只有唇裂不伴腭裂及牙槽突裂61、完全性川度唇裂是指A. 红唇完全裂开B. 红唇及白唇完全裂开,但鼻底未裂C•红唇、白唇及鼻底全部裂开D. 红、白唇、鼻底、牙槽突全部裂开E. 红、白唇皮肤、粘膜虽完整,但肌肉层连续中断62、正常的上唇形态是指A. 红唇缘明显,两侧对称,构成唇弓B. 上唇下1/3微向前翘C. 红唇中部稍厚呈珠状,微向前下突起D. 上、下唇等长E. 两侧人中嵴等高63、对“序列治疗”正确的提法是A. 是多学科的“协同治疗”B. 由颌面外科、正畸科、耳鼻喉科组成治疗小组来治疗C. 在患儿不同发育阶段,按计划实施不同的治疗D. 按一定序列,逐步完成多个方面的治疗E. 只有按“序列治疗”,才有较理想的疗效64、“序列治疗”需多学科医师的紧密协作,一般包括A. 如产科医师B. 儿科医师C. 正畸科医师D. 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医师E. 心理医师65、唇腭裂患儿要达到较满意的形态和功能效果,需进行“序列治疗”,般包括A. 术前正畸矫正复位牙槽突B. 唇裂整复术C•腭裂整复术D. 语音治疗E. 唇、腭裂二期整复术66、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内容包括A. 唇、腭裂整复术B. 中耳功能障碍的治疗C•咬合紊乱的矫正D. 语言障碍治疗E. 心理障碍治疗67、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内容包括A. 唇、腭裂早期的一期整复术B. 腭咽闭合不全的咽瓣手术C•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整复D.继发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E.评议训练、心理咨询等非手术治疗68、唇腭裂整复术术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应包括A. 全身发育,营养状况B. 上呼吸道感染C. 有无先天性心脏病D. 凝血系统E. 局部皮肤状况69、唇裂一期整复术,术前胸片检查的目的是A. 无特殊目的,术前常规检查B. 筛查有无肺部急、慢性感染C•筛查有无先天性心脏病D. 有无胸腺肥大E. 有无气管炎症70、下三角瓣法修补唇裂的特点是A. 定点明确,易于掌握B. 瘢痕线与患侧人中嵴相似C. 人中下1/3形态破坏D. 切除唇组织较多,上唇下份较紧E. 定点灵活,初学者不易掌握71、旋转推进瓣修补唇裂的特点是A. 定点明确,易于掌握B. 定点灵活,初学者不易掌握C•瘢痕线与患侧人工嵴相似D. 人中下1/3形态破坏E. 鼻小柱歪斜易于矫正72、用下三角瓣修复唇裂时,为了使裂隙健侧的唇峰点下降,需经此点将人中切开,对切口的要求是A. 切口线与裂隙健侧唇峰点上方的红唇缘大约呈90—120°B. 切口线与裂隙健侧唇峰点上方的红唇缘大约呈60°C. 切口线经过裂隙健侧的唇峰点D. 切口长度约等于健侧唇峰与患侧唇峰的高度差E. 切口长度不超过健侧人中嵴73、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唇裂时,鼻小柱根部定点的要求是A. 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也越低B. 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也越高C•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越偏健侧D. 裂隙健侧唇峰点需下降越多时,该点越偏患侧E. 该点不能越过健侧人中嵴74、旋转推进瓣法修复唇裂时,患侧鼻翼基部点的位置较为灵活,可参照A. 将鼻小柱基部小瓣旋转,并将歪斜鼻小柱矫正时该小瓣瓣尖的位置即为该点的位置B. 将裂隙健侧的唇峰点下降到正常高度时,唇峰点到鼻小柱矫正时的小三角瓣尖的距离即为该点至裂隙患侧唇峰点的距离C•该点到裂隙患侧鼻底点之距约等于鼻小柱小三角瓣的边长D. 鼻小柱偏斜到健侧的程度越大,该点越偏向外E. 鼻小柱偏斜到健侧的程度越大,该点越靠近裂隙缘75、双侧完全性唇裂常伴有前颌突明显突起,应对的措施包括A. 术前正畸,使前颌突后退B. 术中切开梨骨下缘C. 术中切除部分骨组织D. 术中充分解剖游离口轮匝肌及其在鼻翼基部的附丽E. 在口内前庭沟作松驰切口76、下列哪些对“前唇原长法”的描述正确的A. 适用于前唇较长的成人及幼儿B. 术后短期内上唇仍显短C. 前唇随生长发育会逐渐变长D. 前唇的宽度会随生长发育逐渐增宽E. 术中是将前唇的长度和宽度作为修复的前唇长度和宽度77、下列哪些对“前唇加长整复术”的描述是正确的A. 适用于前唇短小的成人和前唇特小的幼儿B. 以缩减上唇宽度来增加上唇高度C. 术后易出现上部突出,下部过紧D. 术后易出现上唇过长E. 术后易出现严重的反牙合78、对双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的“叉形瓣储备法”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由Me Dowell首先提出B. 由Millard 首先提出C•手术分两阶段完成D. 将鼻小柱侧缘为蒂的小三角瓣切开后原位置放,第二阶段再转移到鼻小柱E. 将鼻小柱侧缘为蒂的小三角瓣插入侧唇切口内,第二阶段再切开,转移到鼻小柱79、唇裂的术后护理哪些是正确的A. 全麻未醒前,患儿仰卧B.全麻清醒后4-6小时,方可进少量流汁C. 唇部伤口暴露,不覆盖敷料D. 唇部伤口应用敷料覆盖,可减少衣物污染和感染机会E. 伤口用0.9 %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洗80、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对伴发鼻畸形的矫治原则包括A. 不予矫正,鼻畸形应推迟到13岁以后矫治B. 尽可能地对患侧鼻小柱软组织予以松解和延长C. 应妥善修复鼻底裂隙D. 调整鼻翼基脚位置,使健、患侧鼻孔接近一致E. 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鼻翼软骨广泛剥离重塑鼻翼外形81 、面裂的治疗原则A. 软、硬组织畸形同期整复B. 先整复软组织畸形,再整复骨畸形C. 先整复骨性畸形,再整复表面的软组织畸形D. 先整复对患儿有严重功能影响的畸形,如:下眼睑缺失E. 上颌骨畸形整复一般应在生长发育高峰期之后82、以下关于面横裂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面横裂是由于胚胎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B. 常伴第一鳃弓的发育畸形C. 整复时,单侧面横裂口角的位置应与健侧口角对称D. 双侧面横裂口角的正常位置应与瞳孔平齐E. 面横裂宜尽早整复83、以下关于面斜裂的整复原则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裂隙需用颊部皮瓣旋转修补裂隙B.伴下眼睑部分缺损时,用V—Y缝合形成下眼睑C. 伴内眦下移时,用Z字成形术交叉换位即可矫正D. 伴上颌骨、眶底骨缺损时,应用植骨修复E. Z成形术也是关闭面斜裂常用的方法之一84、对腭咽闭合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软腭的中、后1/3部分与咽壁相贴合B. 咽上缩肌收缩使咽后壁、咽侧壁向软腭靠拢C•腭咽闭合时,口腔与鼻腔的通道部分或全部暂时隔绝D. 所有发音,均必须先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完全阻断进入鼻腔的气流E. 正常发音时,依靠软腭和咽上缩肌,协调运动,使气流有控制地进入口腔, 再通过舌、唇、齿的配合,才有正确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