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公司焙烧车间阳极焙烧炉整体大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工程概述与特点 (3)二、施工组织措施 (6)三、质量保证措施 (11)四、工期保证措施 (13)五、安全措施 (14)六、技术措施 (20)七、材料管理措施 (31)八、文明施工措施 (32)九、工期进度图 (33)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33)一、工程概述与特点1、编制依据1.1 **铝镁设计研究院34室焙烧炉施工图纸。
1.1 **铝镁设计研究院砌筑规程1.1《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1.1《工业炉砌筑工程检验评定标准》1.1《炉窑砌筑工程施工工艺手册》1.1《筑炉工手册》1.1炭素分公司编组系统、解组系统设备图纸2、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炭素分公司(简称**桥电炭素分公司)焙烧一车间34室阳极焙烧炉整体大修工程。
**桥电炭素分公司焙烧一车间34室阳极焙烧炉是阳极生产的核心生产设备,于2003年10月建成投产,至今持续运行超过11年,已经超过炉室设计寿命。
该焙烧炉的投运时间过长,炉墙破损严重,焙烧炉炉况极差,严重影响了阳极产品质量和能耗,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为提高阳极产品质量,节能减排,需对焙烧炉进行大修大修,本着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生产调度的原则,现在准备进行整体大修。
原34室焙烧炉设计时的焙烧生阳极尺寸为:1570x665x575mm,料箱尺寸为5246x703x5360mm(L×W×H)。
随着电解槽强化的需要,焙烧生阳极尺寸改为:1570x665x615mm。
和原设计阳极尺寸相比加高了40mm,而焙烧炉料箱尺寸无法改变,这就导致了炭块装炉后原料箱间隙减小,多功能天车在装、出炉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刮坏炉墙、挂弯多功能天车吸料管及布料管的现象。
因此,现设计料箱尺寸定为5246(长)x753(宽)x5360(深)。
由于料箱尺寸宽度每个料箱加宽50毫米,每个炉室有八个料箱,车间南北方向一共有16个料箱,总共加宽800毫米。
原有的34室焙烧炉南北方向平行排列的两排炉室,每17个炉室耐火砖外,有土建专业的混凝土壳体。
平行排列的17个炉室混凝土壳体中间间距2400毫米,环形烟道设置于焙烧炉两侧,上面布置有车间内部钢平台及各种炉面设施的控制装置。
为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周期,经过设计院土建专业计算,在新焙烧炉加宽后,只需要将17个炉室混凝土壳体,靠中间的框架撤除,将原来的间距2400毫米缩小至所需尺寸,重新砌筑焙烧炉中间两道炉壁及护壁柱。
本次大修将利用其它原有的炉壳及环形烟道和钢平台。
原炭块编组机组,板式输送机在碳块库接收由堆垛天车夹来的一组生阳极(横向,碳碗朝上),将生阳极输送出碳块库,经过中间输送设备到达编组机组主机处,经过拨块、输送、推移、水平回转、推移、翻转、推移、定位、编组,编成7块/组的竖向排列且炭碗正反交错的阳极组,一次编成两组生阳极碳块组,由焙烧多功能天车夹取运送至焙烧炉焙烧。
由于炭块的高度增加了40毫米,相应各种中间操作动作的设备,以及编组集合架等,相应要进行整改。
原炭块解组机组,由多功能天车将碳块组(竖装,两组,2×7块/组)送入碳块解组、清理机组,完成碳块解组、表面清理及重新编组(卧放,碳碗朝上)工作,并对解组、清理过程中散落的填充料进行集中收集。
机组主要完成对碳块的接收、移动、倾翻、推移、推移、回转、推移、刮削清理、推移、翻转、推移、人工辅助清理、推移、翻转落料、推移、输送,经过人工判断是否为废块并将废块推移至废块辊道上。
最终将碳块输送到碳块库,由于炭块的高度增加了40毫米,相应各种中间操作动作的设备,以及炭块解组接收架、清理机构的刮刀等,相应要进行整改。
3、工程特点3.1本工程为34室阳极焙烧炉整体大修项目,主要为焙烧炉内衬砌筑、编组机系统改造、解组机系统改造,砌筑质量直接影响到阳极焙烧的运行和寿命,编组机和解组机改造的尺寸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炭块的生产,所以砌筑质量和编组机、解组机改造的尺寸是本工程的重点控制目标。
3.2生产工艺先进,结构复杂,专业性较强3.3内衬耐火材料品种、规格多,砌筑工程量大。
3.4质量要求高,工期短,投入劳动力、机械设备多。
3.5施工场地狭小,需合理做好布置安排。
4、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二、施工组织措施根据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场地狭小的特点,进行周密施工组织,组建完整、高效的组织机构是项目施工的切实保障。
1、人员组织机构图2、项目经理岗位责任2.1贯彻执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
2.2经公司授权组建项目部,确定项目部的组织机构,根据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确定人员职责,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2.3负责在本项目内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总体目标,主持制定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2.4负责对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组织制定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2.5严格履行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进行阶段性目标控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2.6负责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办理工程设计变更等有关基础工作,配合公司做好相关工作。
2.7负责对施工项目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8严格财务制度,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加强成本管理,搞好经济分析与核算。
2.9强化现场文明施工,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
2.10根据业主和监理单位要求参加其组织的项目管理活动;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向监理方汇报工程管理情况。
3、技术负责岗位责任3.1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3.2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图纸会审,汇集相关信息;编制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连续指导、监控。
3.3组织项目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制定措施计划并实施。
3.4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的技术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3.5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检验、试验、交工整个过程质量活动的开展。
3.6负责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技术问题、负责与监理(建设)方、设计院衔接、洽商,并将结果及时下发给施工人员。
3.7负责督促各专业人员和职能人员做好施工过程中各种原始资料和记录的收集、整理、汇总保管,确保各项资料的真实、准确、齐全和可追溯。
3.8负责收集、传递、处理施工过程中的业主或者是监理公司的意见,同时应把业主的要求及时向公司内部传递。
3.9协助项目经理建立和完善项目质量、环境安全体系。
建立健全项目各级人员质量、安全责任制,进行质量、环境、安全职责分工,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3.10协助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每周进行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自检,进行内部沟通,负责项目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与跟踪验证。
3.11协助项目经理对现场重大安全事故的紧急响应,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3.12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有效证据。
4、安全负责岗位责任4.1根据项目安全目标的要求,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监督实施,参与项目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对本项目的安全目标进行分解。
4.2深入施工现场,巡视施工环境,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复查。
发现较大隐患时,立即向项目经理。
4.3协助项目经理部做好“三级安全教育”。
4.4对项目各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验收;对各施工队组做好安全日检查工作;参加安全大检查活动,做到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4.5查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状况,制止各种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发现紧急险情时,有权指挥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4.6积极配合监理方完成相关工作。
4.7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审核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资料,并负责日常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监督安全技术交底执行情况,指导、落实业务实施。
4.8参与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讨论并监督执行,对存在的现场安全通病进行分析改进。
4.9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操作证从事作业。
4.10负责组织安全例会,总结、纠正施工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4.11协助公司或上级部门调查处理重大安全事故;主持一般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4.12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5、材料负责岗位职责5.1具体负责项目物资管理工作,保障项目工程各项物资管理到位,并对项目工程物资管理各项工作结果负责。
5.2负责组织进场物资的数量验收和质量验证。
5.3负责各类物资的出入库管理,单据、签字齐全,并完善台账。
5.4负责现场仓库的日常管理,监督物资使用过程,避免浪费。
5.6负责对进场物资的标识及材质证明文件的收集管理。
5.7负责现场物资的安全堆放、日常管理工作。
5.8对现场物资存储点定期进行检查、盘点、标识。
5.9负责项目租赁物资及周转物资的退场,监督其日常维护。
5.10负责协调现场各分包方的物资存放工作。
5.11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6、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三、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管理的质量保证措施1.1完成施工组织计划,经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实施。
1.2坚持施工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既要使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确保按图施工。
图纸会审必须按程序进行,先专业会审,再系统会审,努力做到图纸不会审不开工。
1.3坚持施工方案的编审制度。
单项工程作业前,必须有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中要规定对人、机、料、法、环的控制要求,以使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做到有章可循。
1.4坚持技术交底制度。
要使施工人员对作业任务、作业准备和条件、施工进度、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要求、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做到心中有数,未经技术交底的项目不开工,并按程序做好交底记录。
2、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2.1保证机械设备无隐患,性能良好。
2.2保证量具、仪表、仪器正常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2.3保证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
3、质量检查和验收的保证措施3.1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3.2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或部、国家颁发的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3.3严格遵守各级检查验收程序。
3.4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质量事故。
4、施工队伍素质的保证措施4.1新工人进场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4.2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不得上岗。
4.3组织行政领导、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学习质量管理、技术业务等理论知识。
检验、试验和测量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
4.4组织工人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岗位练兵。
4.5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专业考试或技术考核。
5、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5.1加强施工工艺的管理,按规定要求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控制施工工艺。
5.2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控制,对关键的部位和环节,要加强中间检查和技术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