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站优秀护林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男,汉族,34岁,党员,现任万盛区黑山镇林业站护林员。
在百年不遇的旱灾面前,**同志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为防火抗旱作出了突出贡献,确保了黑山平安,被群众誉为“黑山的守护神”。
志愿护林坚持不懈黑山镇是万盛区的林业大镇,与贵州桐梓县羊墩镇、狮溪镇,南川市金山镇等接壤,交界线长达60公里,林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是万盛区的主要绿色屏障,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黑山谷和国家森林公园黑山森林公园所在地,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托。
1988年,刚满16岁的**初中毕业回到家里待业,看着年迈的父母,看着乡亲们还过着艰苦的生活,**感到一阵阵心酸,当即打消了进城打工的念头,决心以实际行动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但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
父亲对他说“儿啊,我们家乡这么穷,人们都渴望跳出农门,你现在长大了,应该出去闯一闯,在外干好了再回来建设家乡也不迟嘛”。
但**拒绝了父亲的要求,他对父亲说“您是村支书,也是一名护林员,我们山里人都是靠山吃山,这山是我们的生命线呀,这山要是保护不好,我们以后怎么办呢,您现在年纪大了,我子承父业来继续守护山林不是正好吗,只要我们把山林守护好了,我们这里就会有发展的”。
就这样,**拒绝了父亲和亲戚朋友的劝阻,义无返顾的干起了护林员。
**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硬是把山林当成了自己的心肝宝贝,每天都坚持3次巡山,遇到盗木或者乱砍乱伐的人,他总是毫不留情的予以处罚。
一次,他的一个亲戚未经批准乱砍木材被他发现了,**义正严辞的说:“砍伐木材是犯法的,我必须依法处理,亲戚也不能例外”,当即没收了木材并处以了50元罚款。
就这样,**先后处理了大大小小的盗林事件80多件,有效的保护了黑山的森林资源。
工夫不负有心人,**的努力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由于森林保护得好,资源优势明显,黑山成了旅游开发商竞相进入的宝地,成了游客趋之若骛的旅游胜地,**也随之建立了起了古树度假村,办起了旅游接待业务并逐渐富裕起来。
这时妻子对他说:“以前家里穷,当护林员挣点钱是可以的,现在咱们家不缺这几个钱了,再说生意这么红火,忙不过来,你还是辞职算了”,但妻子的请求被**拒绝了,他告诉妻子:“我们现在富裕了,是因为森林保护的好,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别说咱们这个度假村,就是整个黑山的旅游都要受影响,这林子还要继续护下去”。
于是**决定继续做护林员,这一干就是18年,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年轻的“老”护林员。
巡山防火不留死角北门村是黑山镇此次防火重中之重,护林员每天都要到全村各个合作社去巡山宣传防火,为更好的落实责任,工作队实行了分片包干负责制,即每人负责一个或几个合作社的巡山防火任务。
石笋、石门是是北门村最为偏远、人口最为分散,旱情最为严重、防火任务最为艰巨的合作社,**就主动承担了该社的巡山防火任务。
每天清晨,**就拿上喇叭,骑上摩托车,沿着山路一边啃干粮一边用喇叭喊话宣传,等太阳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走遍了整个石笋、石门。
顾不上休息,他又拿着喇叭到家家户户去宣传,耐心的给村民讲防火形势、讲防火知识,引导村民科学用火。
有一次,村民何某正在自家开办的农家乐旁边焚烧垃圾,由于农家乐都是依山而建,距离森林很近,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听说后,就头顶烈日走了10多公里山路到其家门口劝说他停止焚烧,以免引起火灾,及时制止了何某的用火行为,杜绝了火灾隐患。
农村办丧事都有烧纸钱、放鞭炮的习俗,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由于习俗的原因,办丧事用火一直不好管理。
8月18日,石门一个老人不幸去世,家里正在办丧事,要焚烧大量的纸钱,**巡山正好遇到了,这下可把他给难住了,这不管吧,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这管吧,村民又不理解,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坚决管住。
由于人手不够,管不过来,他就动员妻子把度假村关了一起来协助值勤,他和村民协商好,专门研究划定了一个离森林远的地方作为焚烧纸钱和放鞭炮的地方,他自己也一直守侯在那里,直到丧事办完为止。
另外,**还重点对狮子槽、黑山谷北门等重点林区进行了蹲点守护,制止野外用火10多次,妥善处理了棘手的野外用火事件,确保了任务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一去一来至少需要13个小时,这下人们可犯愁,怎么办?危急时刻,**站出来了,他对在场的领导说:“火灾就是命令,行动刻不容缓,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当地人,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还是让我上吧”,区、镇领导思量再三,同意了**的请求,并派了几名公安干警陪同前往。
**带上照明工具和干粮,义无返顾的向大山深处走去,经过长达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克服了千辛万苦才达到了事故现场,顾不上休息,他又组织人员制止了野外用火,并查明了事情真相。
原来,这一带笋山密布,贵州的群众常来这里间伐竹笋并烧火加工,具有极大的火灾隐患。
**及时向领导汇报了事情经过,并建议联合贵州羊墩镇一起防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参加了万东镇、石林镇、南桐镇的救火行动,每一次他都冲锋在前,休息在后,为防火抗旱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赢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奖牌背后的故事——xx县地税局xx分局创建巾帼文明岗侧记2008年7月25日,全市妇联代表在xx县地税局召开妇女工作现场会,见证xx分局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授牌仪式。
捧着这沉甸甸的奖牌,本应该是高兴的时刻,姑娘们却个个红了眼睛,泪流满面,因为这奖牌背后,蕴涵着她们的太多太多的汗水和一串串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对“不打不相识”的朋友一位叫xxx的饭店女老板,逾期申报受到处罚,在缴纳罚款时和税干xxx发生争执,她怒不可遏地在意见簿上写下了一段满腹牢骚的话,xxx也因此而受到领导的批评。
第二个月的申报期,当xxx忐忑不安的走进办税大厅时,正在大厅外围值班的xxx却主动帮她抱起怀中的孩子,没想到那一岁多的孩子却在xxx崭新的税服上拉了一身屎尿。
xxx顿时傻了眼,略微迟疑之后,她上前拉着xxx的手,愧疚地说:“妹子啊,上次是我的不对,因为家中有事耽搁了时间没赶上及时缴税,缴罚款时心里有气全撒在你身上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你看,孩子把你的衣服给弄的,咱们出去买一件新的赔你吧!”xxx却笑着说:“大姐,不必了,洗一洗不是照样穿吗,再说了,就是想买,外面也买不到啊。
”此事过后,两个人成了莫逆之交,姐妹相称,关系十分要好。
这个小插曲也成为xx地税局和纳税人中间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一支“未点燃”的生日蜡烛2005年6月7日,正是报缴高峰期,这天是征收员xxx公公的生日。
近段时间,公公一直重病在身卧床不起,早上出门的时候,她特意叮嘱丈夫早点回家,咱们也给老人好好的过一个象样的生日。
中午十一点,丈夫打来电话,说老人脑溢血犯了,已送往医院。
放下电话,xx 心急如焚,丈夫家中没有女孩,公公婆婆是把自己当女儿一样的疼爱,现在老人住院了,自己应该赶快到病房去照顾他。
可是看着大厅里熙熙攘攘的人流,看着征收窗口前纳税人排成的长队,她怀着侥幸的心理,公公估计马上不会有什么事,开完这几张票再去也不迟。
她继续开始工作,等纳税人陆续离开了大厅,她忙提着蛋糕就往医院跑,但推开病房的门时,她惊呆了,看着蒙着白布的公公,她扑通一声在跪倒在公公的床头,泣不成声:“爸,原谅儿媳不孝,未能见你最后一面,未能给你过一个象样的生日。
请你不要责怪,穿上这身税服我就不仅仅只属于这个家庭,身不由己啊!”一个“惊喜”电话2008年5月16日5:50,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税务登记岗税干xx有条不紊的整理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早一点去接读幼儿园的女儿,千万不能让孩子再在学校门口眼巴巴地等自己了。
当她收拾完东西正准备走时,来了一家企业会计办理税务登记,一进门就着急的喊:“你们还没下班吧,急死我了,赶快给我办个证吧,跑了一天了,同事在银行等着我拿证开户呢,资金打不过来,没法开展业务呀。
”看着焦急的纳税人,xx重新坐下来,打开电脑进入综合软件系统税务登记模块,录入登记信息、资料审核、登记底册、开具收据,等她将税务登记证办理完毕交付纳税人手中,赶到学校门口时,校门口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了。
她赶紧向门卫打听,回答说未看见孩子,给丈夫打电话,丈夫说他还在下乡,没有去接孩子,她心怀侥幸,想着孩子是不是等不到人接,被老师领去食堂吃饭了,于是她又跑去食堂,可孩子也不在,顿时吓的她六神无主,孩子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啊?!正在焦急的时候,女儿的老师打来电话,说自己已将孩子安全送到家中,xx这才长舒一口气,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一顿“团圆饭”2007年大年初一的清早,税干xxx一家正在欢欢喜喜的煮饺子,门铃响了,“这么早,会是谁呢?”xx的母亲有点纳闷,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去开门,她打开门,迎面进来的一个残疾人,让她大吃一惊,门口站着的竟然是xxx。
不,准确的说,她应该是“坐”着,不是“站”着,因为xxx下肢瘫痪,只能借助轮椅和双拐行走。
她劈头就说,“妈,我来给您拜年了”。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地税110说起,xxx经营着一家刻字修表店,她是地税110服务的众多受益者之一,因为行动不便,每月大厅的姑娘们都要去她店里,上门办理纳税申报和发票领购事宜,8年来,风雨无阻。
而发票组的xxx更是她店里的常客,因为经常打交道,她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姐妹,两家人之间经常走动,关系十分融洽。
年前,xxx 对xx的母亲说,“感谢您养育了这么好的女儿,让我也想有个这样伟大的母亲,你愿意收我这个干女儿吗?”xx的母亲因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就回答说:“愿意,当然愿意。
这样我就又多了一个女儿。
”她没有想到的是,xxx却当真了,她说到做到,真的把她当作了母亲。
这时候,xx闻声也出来了,把xxx让进门来,煮好了饺子,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在新年的鞭炮声中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一份“500元”的捐款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灾情牵动着每名税干的心,x分局的女税干们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先后三次捐款6350元,帮助灾民共渡难关,重建家园。
在这项活动中,税干xxx同志累计捐款500元。
熟悉xxx的人都知道,她家境十分困难,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母亲身体不好,常年服药,弟弟在太原读大学,女儿未满一岁,每月的奶粉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她柔弱的肩膀上,条件十分艰苦,结婚时拉下的饥荒还没有还上,为此,平日里她生活极为节俭,连买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
500元,是母亲一个月的药钱,是弟弟一个半月的生活费,是女儿两个月的奶粉钱,可以还一个月的银行贷款和利息。
可她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来。
因为在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她的母亲打来电话:“xx,你要替妈妈向灾区的孩子们献点爱心,家里条件不好,咱尽力而为,能拿多少是多少,不行就把我这个月的药钱拿出来,我少吃几副药没关系,可以给他们买点文具书包学习用品什么的,可以让他们早点进学校读书,早点搬进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