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打造职业化团队》观后感近日,学习了余世维博士的《如何打造职业化的员工与团队》视频,现对职业化工作态度一节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
什么叫做用心呢?我对余博士讲述的这个案例印象颇深:有一次章子怡拍戏,为了拍摄她站在雪地里等男朋友的情景,眼睫毛上面需要有非常非常小的雪粒。
这个镜头其实非常难拍,人的呼吸是有温度的,所以眼睫毛上的雪粒不容易凝结,结果怎么拍都拍不好。
后来导演就决定放弃这个近距离的放大镜头,但是章子怡死活不肯。
章子怡为了拍好这个镜头,屏住自己的呼吸,慢慢地等眼睫毛上的雪凝结,终于她的眼睫毛上面有一排一排的雪粒了,镜头也顺利地拍完了,导演非常高兴。
当所有人都收工的时候,章子怡却站在那里没动,因为她的两只脚在雪地里站得太久都已经僵住了。
这个案例使我对章子怡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章子怡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因为她的侥幸或机遇,是因为她在用心拍戏。
每一个成功的演员都是用心血在演戏,别人是把戏演完了,而她是用心把戏演好。
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用心做事”并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执行的过程中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责任心。
首先要加强自我管理,每个人可以借鉴书中经验:每天自问:
1)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强项是什么?我如何发挥我的优点和强项去弥补不足?
2)我平时做事情用的是什么方法?
3)我帮助过谁?我与谁主动沟通过?我主动关心过谁?(在日本,当小孩子放学回家,家长都会问一句:你今天帮助过谁?你帮助同学做了什么事?你帮老师做了什么事?)这样有一天,你让人家帮忙的时候,你要明白你之前有帮过人家么?
4)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价值观什么?我对公司可以做什么?
如果每个人真的能够每天坚持审视自我,这样坚持一个月,相信工作态度会有绝对的改变。
另外,需要增强责任心,强化团队意识。
我们的部门中,存在这样的现状:只专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涉及部门间的配合,则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并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愿付出行动,归根结底还是工作不用心。
余博士书中讲述了做事情不用心的四个表现
1)同样的错误要犯好几次;
2)什么事情都不主动的沟通和关切;
3)满足现状,缺乏创新;
4)没有危机感;
其实这四种表现在我们部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孔子
说“颜回不二过”,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听说同样的错误一辈子不犯两次,颜回是圣贤,做得到。
可是我们是凡人,做不到,余博士管人规定:最多只能犯三次错误,第一次犯错叫做不知道,第二次犯错叫不小心,第三次犯错叫不可原谅。
那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一个错误却要重复犯四次、五次乃至更多的呢?余博士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当你的员工犯错误时,你应该叫他把笔记本拿出来记下来,你也在你的笔记本上写下,下次再犯的时候就叫他把本子拿出来看一下,告诉他这是第二次了,第三次很难原谅。
大概他从今以后就会注意这个错已经犯两次了。
今后,我们部门工作可以借鉴余博士的这一规定,相信对部门、对个人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每个人都想安逸地生活,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职业化的内涵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挑战自身,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提升的过程需要一个职业化的氛围,包括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探索,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拓展。
良好的、职业化的工作习惯,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具体到我们财务部,在工作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难免可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因此很难再做进一步的思考,这就需要职业化精神的支撑——对自己要求更高一点,把自己定位再高一点点,因为路还很长,需要做的事决不止是眼前的。
招商部
石海铭
2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