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材料的简单分析和提问

案例材料的简单分析和提问

案例二:地方债务问题
原因:1、政绩考核(GDP);2、分税制导致地方没钱,地方卖地拆迁也缺钱;3、中央对地方举债约束不大,也缺少法律监管;4、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便利。

解决方法:1、合理规划地方政府投资,减少乱负债投资;2、引进民间资本解决地方没钱问题,出售部分国有资产(解决燃眉之急,杜绝与民争利,斩断债务源头),改革完善分税制,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5、坚持法治化,通过对违反法纪行为强化问责,来加强纪律约束;6、规范银行和金融机构向地方政府借钱。

可提问的内容:
1、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会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
2、目前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土拍遇冷,除了举债,还有什么途径能让地方财政问题?
3、几年前就可以提出的地方债务问题,为何到今年越来越严重?
案例三:湖南省浏阳市“以资代劳”绿化费问题
论点:这个“以资代劳”绿化费不合理。

(一般来说)
论据:1、“以资代劳”是不是于法有据,且《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对公民财产的强制征收只能由法律规定;2、“以资代劳”费用的算法不科学,10元的标准不合理;3、“以资代劳”难以保证专款专用,有违义务植树政策的初衷。

4、没有法律依据的乱摊派,反而会挫伤民众参与绿化的积极性、主动性
可提问的内容:
1、应该如何杜绝地方政府制定违法的决策?
2、应该如何避免此类政绩工程的发生?
3、如何将全民绿化落实到实处,有何建议?
4、浏阳市“以资代劳”绿化费有没有正面的意义?
案例四:税负痛苦指数问题
《福布斯》的问题:1、简单地把税率等同于税负(比如个税使用45%,大部分人不需要缴纳);2、算法简单粗暴,不结合实际(直接将主要税率简单相加,不考虑权重);3、税种选择标准不确定;4、没有考虑减免问题;
人民日报指出的问题:1、指数选取的名义税率不等于实际税率,实际税率往往比名义税率低。

2、最高的边际税率只适用很小比例的纳税人,不能反映一国居民的总体税负状况。

3、简单相加的假设前提是对每个税种赋予同等的权重,而这一假设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4、税负高低不决定“痛苦”程度。

可提问的内容:
1、中国的税收制度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哪方面?
2、这两年都说实体企业难做,是不是国内企业的税负的确很重?
3、《福布斯》发布这个税负痛苦指数的目的是什么?
4、人民日报反驳《福布斯》,有何深意?
5、中国的实际税负水平如何?应该加税还是减税?
案例五:义务教育卡问题(2010年失败)
方案:第四组的方案
可提问的内容:
1、针对第四组的可行性提问题
2、方案是否有不足之处?
3、实施该方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4、支教、希望小学、捐款等各种方式为何都解决不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根本原因在哪?
案例六:网约车监管问题
方案:第六组的方案
一般方案:1、加强立法;2、加强政府监管,对平台和驾驶员,价格,建立执法部门紧急救援途径;3、加强平台自身管理,平台内部制度的完善,驾驶人员素质的提升和许可条件,加强平台客服的处理事务水平,加强平台后处理方式的有效性,加强平台与政府联合监管;4、避免网约车垄断经营,鼓励网约车市场竞争;5、完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可提问的内容:
1、网约车监管的难点主要是什么?
2、驾驶员出现问题,政府是否应该处理相关平台?
3、你们给出的方案会不会限制了市民出行?
4、你们给出的方案,能否有效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5、你们给出的方案,是否会增加基层执法单位的压力?
案例七:西安人口落户政策问题
论点:合理或不合理
论据:1;2;3
可提问的内容:
1、若不合理,问该政策是否有一定的合理之处,是否全盘否定?(合理,就问不合理之处)
2、若不合理,为何国家不制止各地的人才落户政策?
3、若合理,是否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
4、该政策有没有和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冲突?
案例八:仇和现象
“仇和现象”,一方面是其独断专行给社会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带来的恶性冲击;而另一面,则是其依靠铁腕、强权带来的高效率。

最后因为贪腐问题下台。

论点:一般来说是辩证的看待
论据:1、2、3
可提问的内容:
1、仇和这类官员的存在是积极意义大,还是消极意义大?
2、符合新时代形式的官员应该是什么样的?
3、反对仇和这类官员,是否会导致官员们不作为,少做少错的心理?
4、为何还有很多媒体和群众推崇仇和,折射出什么社会现象?
案例九:垃圾分类问题
方案:第九组的方案
一般来说会借鉴杭州目前在用的垃圾分类方案。

可提问的内容:
1、目前杭州在用的垃圾分类方案是否还有缺陷?
2、你们组提出的方案实施的难点在哪?
3、你们提出的方案会不会降低垃圾处理的效率,从而增大
财政负担?
4、你们的方案和各个城市现行的垃圾分类方案相比,优势
在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