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采高技术管理规定(天池修改)

大采高技术管理规定(天池修改)

大采高综采开采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为加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采技术管理,提高采煤工作面管理水平,特制定《大采高综采开采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各单位要结合本矿地质条件、装备配套等实际情况加强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省内矿井,省外矿井参照执行。

一、工艺选择和设计原则
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是指采煤机截割高度为4-6m的采煤工作面。

2.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具有煤炭回采率高、工序组织简单、高效开采等优势。

煤层厚度稳定、地质条件简单、煤层和顶板较完整的以及近水平缓倾斜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应优先选用大采高综采开采技术。

3.矿井改变开采工艺,首次选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必须充分调研论证,编制可行性报告,集团公司批准后方可实施。

4.矿井在选用大采高综采工艺时,加强采煤工作面设计管理,全面分析采煤工作面开采条件,发挥大采高综采装备优势,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5.大采高工作面面长应在180-350m之间,推进长度不应低于1000m,开采期不应低于6个月。

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优先选用顺槽支架,顺槽支架长度符合设计规定,控制液压单体支柱投入(建议删除此句)。

6.矿井开拓巷道、采区准备巷道及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断面应满足设备运输要求,巷道层位布置根据顶板条件决定,沿空巷道应沿顶板掘进。

矿压显现较大、沿空布置变形严重的巷道,与采空区之间的煤柱尺寸原则上不低于巷道高度,巷道两帮应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道高度较大时,帮部应施工锚索补强支护,防止巷帮失稳整体垮落。

巷道遇断层、顶板破碎等位置必须采取上网护顶等加强支护措施。

7.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原则上仰俯采角度应小于12°,工作面倾角应小于12°。

否则,必须有权威部门进行安全论证。

8.工作面倾角超过15°,液压支架及相关设备必须设置防倒防滑装置,采煤机配置四象限交流变频器。

9.大采高工作面应选用额定工作阻力较大的支架,工作阻力一般不低于12000kN(根据实际回采地质条件进行设备选型,设计支架工作阻力)。

采煤机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煤机行走部、滚筒应加强处理。

10.大采高支架选型应对软岩或遇水易膨胀底板(如铝质泥岩等)钻底的适应性有足够的论证,防止恶化作业环境,造成架子歪斜等事故发生。

11.大采高工作面设备选型配套应与外围煤流运输能力匹配。

12.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备尺寸、重量大,运输、安装、回撤时间长,对断层、破碎顶板的适应性差,处理冒顶事故难度大。

因此,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和顶板松软破碎、可采储量小的采煤工作面原则上不得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开采,否则必须有权威部门进行安全论证,确认安全生产上有保障、经济上可行。

二、工程质量控制
13.采煤工作面应跟顶跟底回采,煤厚超过支架高度时跟顶留底回采,两端头三角煤留设按设计要求执行,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设计要求。

14.加强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控制,采煤机割煤要控制好截割质
量,顶底板保持平整。

正常生产期间严禁急提急刹,遇地质构造需快速调整截割层位时,采煤区队必须制定提刹刀幅度方案。

15.开采期间应严格控制支架架间隙,架间隙≯200mm,及时伸出侧护板,防止架间掉矸。

支架应垂直顶底板,严格控制支架倾斜度,按≤±2°标准执行,工作面倾角较大时,严禁向下倾斜。

16.加强顶板管理,控制端头破碎度,严格支架前立柱初撑力考核管理,支架液压系统保持完好,架架达到初撑力规定要求。

17.大采高液压支架伸缩梁、护帮板齐全完好,正常使用,采煤机割煤时提前3~5架收回护帮板,割煤后立即伸出复位。

18.工作面末采时应严格控制采高,采高应为(支架最低高度+1)m。

停采造条件时应选用柔性整体纤维网,面前顶板和煤壁采用锚杆(索)支护。

19.对于工作面顶板裸露后极易风化离层冒落时,割煤时可留煤皮护顶,但要及时探煤皮厚度,既要满足护顶要求,又要少丢煤炭资源。

20.对于工作面软岩或遇水易膨胀底板(如铝质泥岩等)沿底易钻底回采时,要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动态飘溜子(先飘刀垫溜子后再推起溜子),以减少割底板或不割底板提高煤质,当垫溜子效果不满足要求时,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果断措施,先动态飘刀吊溜子后再推起溜子,确保沿底不割底要求。

21.大采高支架设计的组件、构件和固定件等应充分考虑井下现场和人工安装、拆卸操作以及更换起吊作业的困难条件,留出必须的拆装吊点以及安全更换空间和间隙,特别是液压多通块接口易损、易锈蚀更换特别困难,必须接口之家留出手工插拔管件的安全间隙,提
高更换效率。

三、安全管理
22.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行人必须在支架设计的通道内行走,前立柱必须有防片帮挡矸装置。

23.进入支架立柱前方时,应提前观察好顶板和煤壁支护情况,正常情况护帮板下方煤壁无防护高度不得大于 1.5m。

进入刮板输送机作业时,必须有防止架间掉顶和煤壁片帮伤人的安全措施。

24.采煤机割煤时,所有人员必须进入支架行人通道,采煤机司机要靠近或在滚筒外侧的位置,防止片帮掉顶时大块煤顺机身滑向架间。

25.大采高工作面液压支架手动操作时必须(此处“必须”是否教条,邻家操作架间管路太多不简洁而且立柱前有防护网安全有保障,建议“一般”)采用邻架操作方式,推广电液控系统,实现自动移架。

26.支架检修时应使用专用(建议不用“专用”,用“安全可靠”)检修平台,登高作业超过2m配置安全带。

27.采煤工作面备用支护材料准备充足。

遇断层、顶板破碎时应采取提前上网,控制好采高等措施。

支架接顶不实时,应尽量降低采高,与相邻支架顺平。

工作面处理冒顶事故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般采取超前移架、降采高、上网等方式处理,由区队跟班人员和工班长现场指挥。

28.单体辅助调架时,支柱两端必须有可靠的防滑措施,单体预紧、采取防崩措施后,远距离(5m)缓慢供液。

安全负责人检查后方可再进行其它作业,支柱较多时,要逐根检查并留出足够的安全退路。

29.矿井首次采用大采高回采工艺,应加强矿压观测,掌握顶板活动和矿压显现规律(包括工作面见方期间)。

重点监测来压步距、来压强度、显现程度、巷道超前压力及影响范围、巷道收敛变形规律等。

30.大采高装备由于重量大、支架宽长,推进时设备转向慢,极易引起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和支架歪斜事故。

矿井首次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时,要加强刮板输送机、支架动态调控管理,必要时强制调整(建议此句不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1.采空区采用自然垮落法处理顶板时,在工作面机头、机尾巷道顶帮条件好的情况下,必须将机头、机尾支架顶梁前锚索退掉,确保机尾端头老塘悬顶面积(从支架切顶线算起)不超过10m2。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应在45天内回撤完毕。

侧护板15度推不动。

支架前倾是提刀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