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以求实精神破解党建工作“四个化”难题
发表时间:2019-06-05T15:27:55.90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6期作者:王键[导读] 党的建设工作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在保障企业科学发展、平稳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着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也成为党务工作者需要持续研究破解的重大政治课题。
华亭煤业集团公司陈家沟煤矿党建工作部一、企业党建"四个化"问题的表现及成因(一)能力素质欠缺,作用发挥不够
当前,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的能力素质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些党务工作者不求上进,消极懈怠,习惯于按部就班,不加思考创新,不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仅限于上级安排的规定动作,依赖思想严重,工作难见成效;一些党务工作者是半路出家,自身理论知识、工作能力与现从事的政工岗位不相匹配,而自身又不努力提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能力素质的不足,局限了思维眼界,严重制约着党建工作的谋划推进。
一些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前仅考虑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并没有站在如何通过开展党建工作,保障推进企业中心任务顺利完成的出发点去思考问题,产生了就党建抓党建的问题,执行时发现不能操作,只好草草收场。
加则部分党务工作者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了解不深,在部署工作、制定方案时难以做到与中心任务高度融合,出现了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二)压力传导不足,"一岗双责"缺位"一岗双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履行本岗位具体业务工作职责,还要履行与本岗位对应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
但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一些党员干部还不能做到同等重视、同等对待,思想上存在党建工作没有生产经营工作重要的错误认识,党建工作让位于生产经营工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基层党支部班子中,一些人只当挂名委员,不干具体工作,对党建工作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一岗双责"严重缺位,加则部分党支部书记对自身定位不准,甘当配角,对班子成员不愿管、不敢管,最终出现了支部工作只见书记、不见委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
(三)党内教育偏弱,"四个意识"不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导致行动偏差所产生的,必须通过思想教育手段从根本上进行纠治。
但实际上一些党组织思想教育工作并没有跟上发展形势和党员思想的变化,陈旧呆板、流于形式的思想教育不仅没有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反而是加重了病情恶化,使"四个化"问题积重难返。
其主要表现:一是"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严,党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规范、不严肃。
一些党员干部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躲避组织生活,党支部书记碍于情面听之任之,不发声、不批评,长此以往,党内活动难开展、组织生活难召集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党员在接受不到党组织教育管理的情况下,思想上堆积了灰尘,逐渐淡化了党员身份,弱化了党的领导。
二是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教育、鼓舞、引导作用发挥迟缓。
不论是支部大会、支委会还是党小组会,其组织策划化都习惯沿用老办法,其形式大多数是一人讲、众人听,照本宣科的读文件、讲要求,没有贴近党员工作、生活实际,没有党员关注的热点内容,更缺少党员的共同参与,因而失去了生机活力,使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三是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在民主评议党员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活动中,"自我批评谈情况,批评别人谈希望"的现象依然存在,无非是学习、作风、工作方面的细枝末节问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身上的问题,党内同志不敢提、不愿提,导致问题被深藏雪埋,使"四个化"问题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演变为"慢性病"。
二、解决党建"四个化"问题的对策方法
解决党建工作"四个化"问题,必须对症下药,综合施策,以求实精神推进问题逐步、逐项整改。
(一)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强化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只有从思想上认同、重视党建工作,才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因此,必须从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抓起,建立、执行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按期召开"三会一课",不断改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努力推进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为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传达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的工作任务、保障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提供有力的载体和依托。
同时,对开展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严肃、不认真的党组织,不愿意、不主动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以硬手段扭转党的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庸俗化问题,促使各级党员干部主动自愿投身于组织生活的"大熔炉",锤炼党性、为党工作。
针对社会发展趋势、企业发展形势和党员思想变化着力改进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注重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党员需求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聚焦党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教育,着力在理论与实践、灌输与互动上下功夫,积极开展"接地气"的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注重载体新颖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广泛利用新媒介平台开展党员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网络教育、视频电教、微信平台、办公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扩大教育覆盖面,把党的理论知识转换为身边可触及可感知的事物,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学习成效,促使党员自觉自愿地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党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从思想上铲除"四个化"问题的滋生土壤。
(二)锻造可靠政工队伍,增强工作实效坚持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坚持对政工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注重党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经营知识的同步并重,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补足自身短板,促使政工人员成为理论知识牢固,生产经营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强带弱、老带新、领导带部下的传帮带形式加速政工人员业务能力提升。
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不偏离,抓好"四个同步",实现"四个对接",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围绕生产经营创新工作载体、搭建工作平台,使各项方案计划具有可操作性,根据企业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调整党建工作的侧重点,杜绝走过场、搞形式的鸡肋工作,实实在在地开展能够推动生产经营工作的党员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三)坚持全面从严方针,加强监管问责
要着力于健全完善日常监督考核机制,通过经常性的监督考核,全面掌握各级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具体情况,工作重点从事后问责转向事前监管,将日常考核与干部个人奖惩、选拔任用有效挂钩,全力推进"一岗双责"落地。
各级党组织书记要站出来履行"第一责任",抓班子、抓落实,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坚决克服"好人主义思想",强化压力传导,落实约谈制度,对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苗头早提醒、早告诫、早纠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促使各级班子成员牢固树立"一岗双责"意识,做到业务工作拓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从思想上去重视"四个化"问题,行动上去解决"四个化"问题,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以求实精神推动党的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