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1心理学心理学一.单项选择1.(A 认知)是指人民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2.(B 教育心理学)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属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的。
3.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叫(B 心理测试法)4.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1879年)。
5.(A 冯特、铁钦纳)用研究化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意识的状态(C 创作)。
7.上课时,大家都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一个突然走进来的人身上,这种注意属于(A 无意注意)。
8.在同时进行几项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这是(A 注意的分配好)。
9.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B β波)。
10.梦境出现在个体哪一个睡眠阶段(C 快速眼动阶段)。
11.解释梦的代表性观点不包括(B 生物学观点)。
12.催眠最早在18世纪由(A 麦斯麦尔)。
13.个体觉察到刺激存在的最低强度是(A 绝对阈限)。
14.我们对光的感觉体验取决于它的三个物理特征,它们是(C 波长、强度和纯度)。
15.(A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周期性振动的次数,它决定了高音这一听觉维度。
16.(C 邻近原则)是指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17.有两张图,第一张图上是一个妙龄少女,第二张图是在第一张图基础上的可以看作老妇也可以看作少女的两可图。
但我们盯着第一张图看很久之后,再看第二张图,我们很大程度上会将第二幅图也知觉为少女。
这种现象称作(B 知觉定势)。
18.单眼线索又称为(B 图形深度线索)。
19.随着视野向远处延伸,物体的分布密度会呈现逐渐增加的现象。
这线索是(C 纹理梯度)。
20.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 对时间的计算)。
21.将一根木棒斜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这是(B 错觉)。
22.保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是(A 感觉记忆)。
23.根据(B 记忆的内容)分类,记忆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4.记忆过程分为编码、储存和(C 提取)三个阶段。
25.采用“部分报告法”研究图像记忆的心理学家是(B 斯伯林)。
26.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包括语义编码和(A 表象编码)。
27.短时记忆的广度为(B 5-9)个项目。
28.记忆过的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一部分,有一部分不能回忆或再认,属于(A 部分遗忘)。
29.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供遵循的复习策略不包括(B 机械重复)。
30.(B 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31.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间接性、目的性与问题性和(A 概括性)。
32.根据思维运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C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3.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熟悉的逻辑规则去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称(B 聚合思维)。
34.(C 综合)是在思想中把组织成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组合为整体的过程。
35.(A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36.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区分为(B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37.问题解决的情景由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B 操作)组成。
38.(A 算法)是指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出解题的步骤。
39.“钥匙是开锁用的,手机是打电话用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做(B 功能固定)。
40.美国心理学家(A 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41.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重要特征: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和(B 精致性)。
42.语言的特征包括结构性、(C 产生性)、意义性和社会性。
43.语言的基本语言单元被称为(A 音位)。
44.(B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义构成单元,是词的构成要素,因此也称词素。
45.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词汇识别时最常用到的方法是(C 词汇判断任务)。
46.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主要包括句子类型、(A 词序)、语境和语义。
47.语言的产生包括构成、转换和(B 执行)三个阶段。
48.将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属于( C 执行)阶段。
49.情绪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B 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50.情绪具有(A 适应)、动机、组织和交流功能。
5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与(B 复合情绪)。
52.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做(B 应激)。
53.姿态表情可以分为身体表情和(B 手势)两种。
54.美国心理学家(A 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55.(B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
56.根据情绪的不同特点可将情绪调节分为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B 情绪调节)。
57.心理学家(B 格罗斯)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将情绪调节过程分为两阶段。
58.动机具有动力性、(A 指向性)、隐蔽性、活动性和维持性等特点。
59.(A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60.提出需要层次论额心理学家是(C 马斯洛)。
61.不属于社会性动机的是(A 饥饿)。
62.实验发现,“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在(C 下丘脑)。
63.(B 驱力)是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减少驱力,恢复机体平衡。
64.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分为(B 原始驱力)和获得性驱力。
65.(A 韦钠)提出两维的因隐模式。
66.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B 班杜拉)。
67.(C 内部动机)是在没有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
68.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是( B 自我强化)。
69.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属于人的(A 一般能力)。
70.(C 创造能力)不属于按能力功能划分的。
71.英国心理学家(C 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72.(B 自然探索智力)是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的第八种智力。
73.(A 流体智力)是指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74.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类型、发展水平和(C 表现早晚)三方面。
75.(A 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7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对人格(A 独特性)的描述。
77.77.“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A 稳定性)。
78.从气质类型来说,“活泼可爱”是(B 多血性)类型的表现。
79.(B 性格)是经常出现的、习惯化的、从本质上最能代表一个人人格特征的态度和行为。
80.乐于助人、勤劳节俭、严于律己等说明的性格的(C 态度)。
81.自我调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B 自我监控)构成。
82.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是(A 本我)。
83.(B 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人格特质。
84.“亲其师而行其道”说明教师(C 人格表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85.(A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知觉、储存、推测与判断。
86.个体对自己未来的想象和预期就是(C 假定的自我)。
87.社会态度表现在人们的(B 信念)、情感和有目的的行为中。
88.分享。
合作、助人等属于(B 亲社会行为)。
89.习性学的代表人物是(A 洛伦兹)。
90.(A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9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了影响人际吸引的(C 相似性)因素。
92.在(A 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93.根据斯腾伯格的爱情三成分理论,只有亲密成分,缺乏激情和承诺的是(B 喜欢)。
94.在学术研究中使用统计标准,将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个人口的分布看作(A 正态)分布。
95.以下哪一项属于幸福的评估方法(C 自我报告法)。
96.以下哪项活动不容易产生沉浸体验(B 闲逛)。
97.以下哪一项属于常见的心境障碍(C 抑郁发作)。
98.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的人格障碍是(A 偏执型人格)。
99.建立辅导关系的前提是(C 温暖)。
10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会谈技巧(C 讲理)。
二、判断题1.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
(×)2.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3.实验者操作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4.自我具有执行功能,协调本我、超我与现实需要。
(√)5.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6.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因此,注意等同于意识。
(×)7.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分散。
(×)8.任何难以成眠的想象都是失眠。
(×)9.催眠是比较浅的睡眠。
(×)10.一切更为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11.视网膜上分布着感光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是锥细胞。
(√)12.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13.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14.物体远时,辐合角度变小,物体近时,辐合角度变大。
(√)15.在判断时间上的准确性上,视觉最好,触觉次之,听觉最差。
(×)16.在某种意义上,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
(√)17.人们关于家庭住址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
(×)18.复述是使短时记忆信息保存下来的有效方法。
(√)19.回忆是指人们对感知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20.在愉快情绪下识记的词,在心境好时回忆成绩最好。
(√)21.遗忘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22.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记忆完成后的最初时刻。
(√)23.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基础的思维活动。
(√)24.产生创造思维的关键是多看多思。
(×)25.如果不能抽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无法对这类事物进行概括。
(√)26.表象的特征包括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27.想象具有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28.在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的步骤进行。
(×)29.启发式策略也可以称为经验规则,它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
(√)30.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31.创造性思维是多重思维的结晶。
(√)32.准备、酝酿、顿悟、验证是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
(√)33.顿悟是指问题解决者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问题解决的灵感。
(√)34.思维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
(√)35.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36.字是语言中科院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37.词的使用频率低,对词的觉察阈限就高,识别的时间就长,体现了单词识别的词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