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详细的教师职称评审材料
1、对填报与整理材料的建议
1.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材料的填写一定要实事求是,且要依照职称评定的要求及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填写与整理。
教师特别要注意“_____ 市晋升____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一览表”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简明表”的填写,因为表所涵盖的内容基本可以体现出评审者的基本情况,评委们最终投票的依据主要来自于表的内容。
2.编排有序、方便检索
①封面、目录;
②专业资格、学历水平、业务进修等相关证明;
③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材料;
④教育教学科研的相关材料;
⑤其他能反映工作成绩的有关材料等。
具体编排顺序在后面的“附件”部分有介绍。
那些无效材料,不但会增加评委的劳动量,也有可能会降低自己的标准。
因此,无
效的材料尽量不要放进来。
3.论文材料真实完整
发表文章或参编大型书籍的复印件应包括杂志或书籍的封面、封底、版权页、目录及本人的文章或编写部分等内容。
2、材料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据材料
材料的生命在于真实可信。
说话有根有据是取信于他人的首要条件,职称的评审材料也是如此。
因此,所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有可信的旁证材料来做佐证。
如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下称《评审条件》)第十九条“教学工作要求”第三点“教学成绩显著”中“现任职以来,开过校级以上的观摩课、示范课,并获得优秀等次”的,要求提供“教案、课堂教学评价表等原始材料”。
再如,第二十一条“指导在职青年教师”中“任职以来,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过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被指导对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明显成绩”,要求“能提供反映指导在职青年教师过程的原始材料”。
2.无效材料
无据材料当然是无效材料。
在以往教师上报评审的材料中,提供了大量的过时的或无关紧要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让评委眼花缭乱,也浪费了大量的纸张。
职称评定要求提供的材料大部分是要在“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如教育工作,应提供任现职以来在班主任或其他教育辅导工作方面的材料,及相关的荣誉称号;教学工作方面要求提供任现职以来的教学成绩或学生的成绩。
无效材料,还包括“下级”不能证明“上级”。
在老师上交的材料中,老师在上一级部门获得的荣誉或参与的活动,因原始材料丢失而只开具学校的证明,这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3.无序材料
材料除做到精要、准确以外,还要有序,以方便评委能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材料。
虽然每个评委都是认真负责的,一本材料要反反复复地翻阅多次,生怕遗漏有价值的材料,但职称评审是一项十分紧张与繁重的工作,评委的精力不会永远旺盛,精神与视觉的疲软遇上无序的材料,出错的可能也是会有的。
无序的材料表现在:材料整理没有秩序,分类不清;同一材料反复多次使用;材料标识不清,无法检索等等。
3、对职称评审工作的一些看法
1.标准的客观性问题
职称评定是以一定的标准为准绳的,评委们是依照评分标准逐条给分的,从形式上讲评审工作可以工序流程化,“工序流程”可以让评审工作达到最大限度的公正客观。
2.职称评审工作的导向性
职称评审工作会有一定的导向性,引导其他教师的发展方向。
教师职称评定中特别鼓励班主任工作,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也实行加分制,职称评定的天平会偏向一线教师及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师。
3.备好材料与做好工作
评委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评审的,材料提供的质量越高通过的可能就越大,备好材料是参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
4、附件:教师申报材料目录
1.专业资格、学历水平、业务进修等相关证明:
★原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书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任命)证书
★学历证书或其他有效学籍和考绩证明
★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或计算机免试材料
★普通话测试证明
★业务进修、继续教育有关证明材料
2.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材料:
①教育工作方面。
任现职以来在个人,以及自己所带的班级、团队、处室,或学校管理中所获得的各级(校内、校外)荣誉证书或材料。
②教学工作方面——
★在校内外公开课教学情况的材料(附开课表、评课表、简案等)
★参加教学业务比赛的相关材料证明
★个人获得各级学科荣誉的证明(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
★在学科教学、指导学科小组方面获得的显著成绩的材料证明
★反映学科业务成就的其他方面的相关材料
3.教育教学科研的相关材料:
★个人获得的教科研方面的荣誉证明
★鉴定论文、发表及获奖论文、出版的专著、参与编写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等科研成果★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证明材料(附课题立项或结题证书、能证明参与课题的有效材料等)4.指导青年教师的材料:
“师徒合同”、指导青年教师获得的各级荣誉及在教学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等。
5.其他能反映工作实绩的有关材料:
★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人员任期综合考评表及有关材料
★学生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