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与突破
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就是“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的内容。
”例如某知识点是某知识单元的核心或是后继学习的基础或有着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
什么是教学的难点,就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键点”,例如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高效地学习教材。
下面就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谈谈我自己的见解以飨读者:
一、突出重点
1.亲自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来突出重点。
学生对自己动手做的各种活动印象就格外深刻,动手有利于加深对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记忆。
例如,填表、收集资料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
2.板书突出法。
一般来说,写在黑板上的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板书,能让人一目了然。
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掌握记笔记的技巧,或者利用板书小结教学的重点,都可以让学生更加
深刻的记忆。
3.练习训练法。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非常重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选题很重要,应带着目的去找习题、编写习题。
只要从每一道练习题中得到一点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进步,一个鼓舞,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打好基础有很重要的作用。
有时候几道训练题就能全面反映某一个知识点,我们要经常地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各个知识点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题目训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题训练。
选题不要综合性太强,运算太复杂,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针对性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重点。
二、突破难点
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内容的难度大;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结合教学难点,借助生活实例,善于创设情景。
先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
再采用阶梯设疑法,也就是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逐步地解决问题。
或者分解整合,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解决,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
得更加清楚透彻。
2.借助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学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自主参与、乐于实践,大胆尝试,才能获得认知上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两方面出发,充分利用学生模仿力、求知欲、记忆力、表现欲和创造力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竞赛性活动也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更加有趣。
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会更广。
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计算机等多媒体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从而轻松地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积极作用,这也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途径。
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从而促进认识的不断飞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优势,借此突破教学难点。
4.有效的指导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
教材中的难点很多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造成的。
教师主导作用发
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
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充分:备学生、备问题、备错误等。
将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有效地调控和指导学生,才能突破教学难点。
5.针对难点,预设错误,设计练习。
教材的难点,往往是学生在学完知识后的针对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在备课时,经常要预设学生将要出现的问题而进行重点准备。
仅仅靠反复强调、分析讲解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将可能出现的错误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补尝性训练”。
来引导他们比较、辨析。
这样就能在“错误”中找道真理。
所以,若能将以上各种方法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就会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