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课堂基础巩固练(叶间15分钟满分:30分)1.给带点字注音(6分)煨.银耳()敷衍..()..()秽.气()窟窿2.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分)3.课文通过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场对话描绘了三个有典型意义的人物。
(6分)4.对文章第一句"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
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你是怎么理解?请用原文中内容来说明。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这三种各是什么人吗?(6分)聪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奴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强化提升练(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25分)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
我住的简直比猪窝还不如。
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
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
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这怎么行?……”“那么,你带我去看去!”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
”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
”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
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
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1.奴才与穷人、奴隶有什么不同,此文中的“聪明人”与通常说的耳聪目明的人又有什么不同?(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选段分层,并写出层意。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中人物很有个性,请以奴才为例,找出具体的神态和语言描写来说明奴才的特征。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各有什么性格特征?(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目的是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三种人中你喜欢哪种人?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wēi fūyǎn huì kū long2.鲁迅、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3.奴才与聪明人、奴才与傻子、奴才与聪明人4.寻人诉苦、只要这样——奴才和聪明人、只能这样——奴才和傻子5.奴才:甘受奴役,甘受压迫,把灵魂和头脑都卖给主人;聪明人:维护旧体制,欺骗下人的伪君子,他们只会像征性地问候、安慰受害者,然而却不想改变现状的人;傻子:敢于向恶势力做斗争的勇士。
课后强化提升练一、1.奴才甘受奴役不敢反抗的人。
穷人指贫穷的人,奴隶是被压迫的人;文中的聪明人是指那些维护旧体制,欺骗下人的伪君子。
2.第一层从开头到“将傻子赶走”,其余是第二层;第一层写了奴才和傻瓜子的对话,第二层是奴才和聪明人的对话。
3.奴才是对社会有不满但又不思反抗也不敢反抗的典型(高兴、天理未绝、强盗等细节)4.聪明人:故作姿态,敷衍,不负责任;奴才:不思反抗,不敢反抗,反对反抗,卑躬屈膝,奴颜媚骨;傻子:实干,正直,义愤填膺,热情勇敢,英勇战斗,具有毁坏铁屋子的精神。
5.对维护旧社会的奴才、聪明人揭露,讽刺,对毁坏旧社会的傻子既赞扬,又指出不足,激励人们更好的战斗。
6.略《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课文同步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煨.( )银耳伺.()候猪窠.()秽.()气窟窿.()舒坦.()镶.()嵌2.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画线的部分。
(1)“先生!我着牙膏内是应付,勉强维持部下去的。
”()(2)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事先看青事物发展发展的能力……。
()3.以下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
B.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
C.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有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但是只有一下碗……D.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
4.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5.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原名,浙江省绍兴市人,我们伟大的家、家、家。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有等,这些作品都收集在中。
【品读与感悟】6.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谁是文章的中心人物?7.本文写了奴才的哪两件事?8.文中的奴才和聪明人各象征社会上的哪些人?9.作者对文中的傻子、奴才、聪明人三种人的态度相同吗?请简要地说说。
10.结合全文,说说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精段阅读】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1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
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
”()(2)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3)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12.文中傻子在听了奴才的倾诉后,有怎样的言语及动作?表现了傻子怎样的性格特点?13.你认为“奴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为什么?14.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除了这三个人物具有象征意义外,想想,还有什么事物具有象征意义?是怎样的象征意义?15.有人称赞文中的“傻子”是真正的智者,你同意吗?参考答案1.wēi cì kē huì long tǎn xiāng2.(1)敷衍(2)先见之明3.C.把“但是”改成“尚且”。
4.“似乎”表现出聪明人听了奴才的诉说后,并没有真动情,写出了他虚伪的丑态。
5.鲁迅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鲁迅全集》6.小说;奴才。
7.一是奴才向聪明人诉苦;二是奴才向傻子诉苦。
8.聪明人指那些旁观的小资产阶级,他们并不企求革命;奴才指甘愿为统治者服务的走狗。
9.不相同;作者赞美了文中的傻子;讽刺批评了文中的奴才以及聪明人。
10.通过发生在奴才、聪明人、傻子间的故事,嘲讽、鞭挞了奴才虽然地位卑微却甘心为主子作恶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某些人的态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1.(1)语言描写(2)动作描写(3)神态描写12.他说了声“混帐”;他跟奴才到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表现了傻子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13.不能,因为他不能改变自己被奴役的地位,所以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4.奴才住的黑屋子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黑暗旧社会,旧制度的象征。
15.我同意;表面上傻子有些粗野,但他动手开窗的举动是勇敢而智慧的,傻子不圆滑、不虚伪,不看权势的脸色行事,是一个敢说又敢干的人,所以说他是真正的智者。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课文同步训练二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1、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的,请选出下列正确的项()A、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B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C、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D、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奴才向聪明人诉苦时,聪明人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聪明人象征着社会中什么样的人?3、当奴才向傻子诉苦时,傻子又有什么的表现?由此可见傻子象征着社会中什么样的人?4、作者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5、文章中人物很有个性,请以奴才为例,找出具体的细节来分析奴才的特征。
6、“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一句中的“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7、本文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请你运用本文写法,选择你身边最熟悉的有特点的同学仿写一段。
8、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参考答案】1、D 2、“聪明人也惨然说”“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指那些没有实际行动、假惺惺、虚假的人3、“大叫起来……他吃惊”“动手就砸那泥墙”指那种嫉恶如仇、敢于抗争、说干就干的勇士4、白描手法,对比手法5、细节:高兴、天理未决、强盗,特征:对社会不满但又不思反抗也不敢反抗。
6、不能删,因为聪明人听了奴才的诉说后,并没有真正动情,更没有流泪的可能,这是虚情假意的表现,“似乎”这个词写出了聪明人虚伪的丑态。
7、要有富有特征的语言。
8、感想:我厌恶奴才两面派的性格,为了讨好主人而不惜出卖真诚帮助他的人,我也不喜欢聪明人的“聪明”相,一副假惺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人感到虚伪。
我很欣赏傻子的“傻”,因为他诚实、热心、敢作敢为,会为了帮助一个陌生人而奋斗。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用热情的心帮助每一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