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第章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第章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
14
结论:
轮轨接触面不是纯粹的静摩擦状态,而是 “静中有微动”或“滚中有微滑”的状态。 轮轨间的这种接触状态称为粘着状态。在分 析轮轨间切向作用力的问题时,不用静摩擦 这个名词,而以粘着来代替它。只要轮轨间 静摩擦不被破坏,制动力将随闸瓦压力的增 大而增大。
15
• 粘着力
– 粘着状态下轮轨间切向摩擦力最大值。 – 比物理学上的最大静摩擦力要小,而且与
33
– 特点:
• 大大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机械磨耗。 • 可按制动要求选择最佳摩擦材料 。 • 制动平稳,几乎没有噪声。 • 制动盘使簧下重量及其引起的冲击振动增大,运行
中还要消耗牵引功率。
34
– 盘形制动的制动力计算公式:
BK
r R
– 发展历史:起初主要在欧洲动车组上用,与闸瓦制 动相比,盘形制动更适用于高速列车。我国铁路从 1958年开始,试用盘形制动,真正开始使用是在广 深线准高速客车上。
27
• 制动率的取值:
我国现行制动设计中是以车辆为空车状态时 来确定制动率的。在车辆设计中,通常希望采 取较大的制动率,但决不能忽略对车辆不发生 滑行条件的校核。即:
0
K
一般客车制动率取70%~90%,货车取65%~75%。
28
三、闸瓦摩擦系数 • 影响闸瓦摩擦系数的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闸瓦材质、列车运行 速度、闸瓦压强和制动初速。
第九章 空气管路和制动系统
1
空气管路系统为机车车辆制动系统及全列 车气动辅助装置提供洁净、干燥、气压稳定的 压缩空气。
制动系统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制 动力,保证机车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2
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
风源系统
制动控制系统
基础制动
辅助功能
空气压缩机 空气干燥器
总风缸
制动控制器 制动机
制动轮盘 闸片
• 运行速度超过160km/h~200km/h的旅客列 车为2000m.
9
第二节 闸瓦制动与粘着
一、闸瓦制动 • 制动的实质:
– (能量的观点)将列车的动能变成别的能量或 转移走。
– (作用力的观点)制动装置产生与列车运行方 向相反的力,是列车尽快减速或停车。
10
• 闸瓦制动:
– 用铸铁或其他材 料制成的瓦状制 动块(闸瓦)紧压 滚动着的车轮踏 面,通过闸瓦与 车轮踏面的机械 摩擦将列车的动 能转变为热能, 消散于大气,并 产生制动力。
轴制动率是制动设计中校验有无滑行危险的重要数据。
25
• 车辆制动率:
一辆车总闸瓦压力与该车总重的比值。
K
Qg 车辆制动率表示设计新车在构造速度的 情况下紧急制动时在规定距离内停车所具 备的制动能力。
26
• 列车制动率:
全列车总闸瓦压力与列车总重量之比值。
K
GP
g
列车制动率一般是计算列车制动距离的依据。
55
• 结论: • 直通式空气制动机的特点是制动管充风,
产生制动作用;制动管排风,实现缓解作 用。 • 优点是构造简单,并且既有阶段制动,又 有阶段缓解,操作非常灵活方便。
56
• 当列车发生分离事故、制动管被拉断时, 列车将彻底丧失制动能力。
• 不适用编组较长的列车。
57
自动空气制动机组成
58
51
• 手制动机
– 是以人力为原动力,以手轮的转动方向和手力 的大小来操纵控制。
52
• 空气制动机 是以压力空气与大气的压差为原动力,
通过改变空气压强来操纵控制。
– 直通式空气制动机 – 自动控制制动机 – 电空制动机
53
直通式空气制动机原理
•
54
直通式空气制动机原理
列车管直通向制动管,制动管充气增压时制动 ,制动管排气减压时缓解。
旋转,盘的表面被感应出涡流,产生电磁吸 力。
41
• 旋转涡流制动
– 通过轮轨粘着才能产生制动力,受粘着限制。 – 消耗的电能多。
42
• 电阻制动
– 电阻制动广泛用于电力机车、电动车组和电传 动内燃机车。
– 在制动时,牵引电机进入制动工况,由轮对带 动它发电,并将电流通往专门设置的电阻器, 采用强迫通风,使电阻发生的热量消散于大 气。
撒砂 停放制动 升弓控制
3
第一节 列车制动的几个基本概念
• 制动:人为的制止物体的运动,包括使其 减速、阻止其运动或加速运动。
• 缓解:对已经实行制动的物体,解除或减 弱其制动作用。
4
• 列车制动装置:为了使列车能够施行制动或缓解而安 装于列车上的一整套设备 。
– 制动机是产生制动原动力并进行操纵和控制的部分 。 – 基础制动装置是指传送制动原动力并产生制动力的部
6
制动初速度:司机施行制动的瞬间的列车速度。
• 制动距离:从司机施行制动的瞬间起,到列车速度降为零的 瞬间止,列车所驶过的距离。是一个综合反映列车制动装置 的性能和实际制动效果的主要技术指标。
• 计算制动距离: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铁路情况制定的紧急制
动的最大允许值。
7
• 我国对制动距离的规定
• 列车在任何线路坡道上的紧急制动距离限 值: 运行速度不超过90km/h的货物列车为 800m;
19
二、 粘着系数的计算公式
• 干燥轨面: 0.0624 45.6
V260
• 潮湿轨面:
0.0405 13.5
V120
20
21
第四节 粘着限制、制动率和闸瓦摩擦系数
一、粘着限制 • 滑行的产生机理:
– 粘着状态下,制动力近似的等于闸瓦与车轮的 摩擦力,摩擦力越大,制动力就越大。
– 当闸瓦与车轮的摩擦力矩大于粘着力对于车轮 中心力矩时,车轮就会被闸瓦抱死,使车轮在 钢轨上滑行,粘着状态被破坏,而此时的制动 力就变成了车轮与钢轨的滑动摩擦力。
运行速度超过90km/h~100km/h货物列车 为1100m;
运行速度超过100km/h~120km/h货物列 车为1400m.
8
• 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的旅客列车为 800m;
• 运行速度超过120km/h~140km/h的旅客列 车为1100m;
• 运行速度超过140km/h~160km/h的旅客列 车为1400m;
列车运动状态有关,随列车速度的升高而降低。
• 粘着系数
粘着力与车轮与钢轨间 的垂直载荷之比称为“粘着 系数”。
16
第三节 粘着系数的影响因素和计算公式
一、粘着系数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两个:列车运行速度和车轮、钢
轨的表面状况。 • 轮轨间表面状态包括:干湿情况、脏污程
度、是否有锈、是否撒砂以及砂的数量和 品质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不可能用公式来表达。
63
电空制动机
–电空制动机 电空制动机是在空气制动机的基础上加装电磁阀等
电气控制部件而形成的,制动作用的操纵控制用电信号, 但制动作用的原动力还是压力空气,在制动机的电控信 号因故失灵时,它仍可以实行空气控制。
17
• 列车运行速度 :
列车运行速度 粘着系数
随着制动过程中列车速度的降低,冲击振 动以及伴随而来的纵向和横向的少量滑动都逐渐 减弱,因而粘着力和粘着系数也逐渐增大,其增 大的程度与机车车辆动力性能、轨道的情况等有 关。
18
制动粘着系数是制动装置设计中首先需要 选定的最基本的参数之一。粘着系数影响 因素复杂多变,故粘着系数的变化范围很 大,通常给出两条曲线,即给出一个范围。
0
制
0
动 -50
力
(k N制) -100
动 力 -150
[k
N] -200
50
100
-250
-300
-350 速 度 [公 里 /小 时 ]
150
200
速度(km/h)
45
• 液力制动
– 广泛应用于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 原理:在液力传动装置内安装液力制动器,
制动时向它充入液体,车轮带动它旋转时 液体和液体之间、液体与藕合器之间摩擦 生热,再经由散热器消散于大气。
•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铸铁闸瓦压强越大则摩擦 系数越小。
• 对于需要增大制动力的机车车辆,不能一味 地增大闸瓦压力。
– 制动初速对闸瓦摩擦系数也有一定的负影 响。
31
第五节 其他制动方式
• 主要内容:铁道车辆常见的制动方式分类 及其作用原理、各自的特点和具体应用中 应注意的问题。
32
• 盘形制动 – 结构: 在车轴上或 在车轮辐板侧面 装上制动盘,用 制动夹钳使合成 材料制成的两个 闸片紧压制动盘 侧面,通过摩擦 产生制动力,把 列车动能转变成 热能。
粘着制动
车 辆 制 动
摩擦制动 (利用摩擦力)
闸瓦制动 盘形制动 液力制动
电制动 利用磁力
电阻制动 再生制动 旋转涡流制动
非粘着制动
利用磁力 利用摩擦力 利用空气阻力
轨道涡流制动 磁轨制动 翼板制动
50
第六节 制动机种类
• 主要内容:按制动原动力和操纵控制方法 的不同。机车车辆制动机可分类为手制动 机、空气制动机、真空制动机、电空制动 机和电(磁)制动机。
22
• 滑行的危害:
– 车轮与钢轨的滑动摩擦力远远小于粘着力, 制动力降低。
– 滑行会擦伤车轮。
23
• 如何避免滑行:
制动力(闸瓦与车轮的摩擦力)应小 于粘着力。
轴制 动率
K N K
24
二、制动率 制动率用来表示车辆制动能力的大小。
• 轴制动率:一个制动轴上的全部闸瓦压力
与该轴轴重的比值,用 0 表示。
35
制动盘结构 带散热肋片结构—带圆形、椭圆形肋柱结 构—整体不通风实体锻钢结构
36
• 磁轨制动